本報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丁雪真 本報記者 李司坤
巴基斯坦《黎明報》10日報道稱,巴基斯坦和中國已同意邀請“第三國”投資者參與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在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沒有談及這一問題。他表示,中巴雙方決定要根據巴方下一步經濟社會的發展重點和民眾需求,協商確定中巴經濟走廊未來發展路徑和合作方向。
《黎明報》說,這項共識是在巴中經過長時間會談后達成的,參會雙方為巴基斯坦計劃、發展與改革部以及中國發改委的代表團。沒有哪個國家被特別提及,但一名官員說,來自中亞、歐洲的國家以及包括土耳其、俄羅斯及沙特在內的一些國家都有可能在涉及的9個特別經濟區投資。其中,瓜達爾港將被重新優化成為出口市場的工業中心,上述國家可單獨進行投資,也可選擇與巴基斯坦或中國合資,以利用這座城市的轉運潛力、區位優勢以及自貿區優勢。《黎明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北京方面希望能有對中巴都友好的國家參與到特別經濟區的建設中,以反駁那些批評之聲,特別是美印對相關項目不透明的指責。
此前一天,英國《金融時報》以《巴基斯坦重新考慮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為題報道稱,巴政府負責商業、紡織、工業以及投資的官員拉扎克·達烏德說,“中國企業獲得了稅收等多重優惠,在巴基斯坦享有過度的特權,這是我們正在關注的事情之一,因為巴基斯坦公司認為這樣做是不公平的”。
針對這一報道,巴基斯坦政府10日發表聲明駁斥此文說,《金融時報》援引的有關拉扎克·達烏德的表態是脫離語境且歪曲的,巴基斯坦方面拒絕承認這篇報道,尤其是其標題。聲明表示,在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的訪問過程中,巴中兩國重申“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兩國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承諾。巴方對中方保證,中巴經濟走廊對于巴政府而言是一個國家優先項目,雙方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未來指向上有著完全的一致性。▲
環球時報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