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盧戈
日本共同社10日報道稱,日本內閣府當日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4-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修正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的實際GDP比上季度增長0.7%,換算成年率增長3.0%,大幅高出此前速報值的1.9%,以及經濟學家預測的2.1%。這一數據也創下2016年第一季度(增長3.4%)以來新高。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已經重返經濟增長軌道。今年第一季度時日本經濟曾下滑0.9%,結束了28年以來時間最長的經濟連續增長,但第二季度很快強勢反彈。宏觀經濟數據轉好也引發金融市場的積極情緒。10日,日經指數一掃近期弱勢,報收22373.09點,小幅上漲0.30%,結束六連跌。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從GDP增長結構看,固定資產和企業投資的增長成為推動GDP的主要動力。不過,內需疲軟的問題仍困擾日本經濟。根據此前日本財務省的統計,2017年度日本企業留存收益達到446億日元,創歷史新高。但企業收益用于人工費比例的“勞動分配率”持續下滑,僅為66.2%,為近43年以來新低,甚至不及泡沫經濟時期,這表明企業在員工加薪方面態度極為消極,收入難以提升導致居民消費缺乏活力。
另外根據10日的統計,今年8月,日本企業(負債1000萬日元以上)破產案件達到694起,較上月增加8.6%,近5個月以來首增,負債總額達到1212億日元。日本央行官員稱,考慮到通縮狀況難以擺脫,仍應堅持金融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活力。▲
環球時報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