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莉娜
【摘要】目的 分析腸外營養制劑的發展和臨床應用情況。方法 對當前我國使用腸外營養制劑的情況進行分析,找出當前腸外營養制劑的臨床發展和應用情況。結果 當前我國在使用腸外營養制劑治療時,主要制劑類型為碳水化合物、脂肪乳以及氨基酸制劑。在適應癥上,主要可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短腸綜合征、手術治療后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結論 當前我國腸外營養制劑已經有著較長時間的發展,在臨床上也可對諸多疾病患者起到較好治療效果。
【關鍵詞】腸外營養制劑;發展;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45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 in China and finds out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urrent par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Results At present,in our country,the main preparation type is carbohydrate,fat milk and amino acid preparation.In the indications,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hort bowel syndrome and surgical treatment can be treated clinically.Conclusions At present,there has been a long development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 in China,and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many diseases in clinic.
【Key words】Par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Development;Clinical research
在臨床營養上,當前主要使用的臨床營養提供方式為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而腸外營養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法。通過腸外營養的手段,能夠為危急重癥患者和胃腸道功能不佳的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營養支持,并可促進其身體狀況得到恢復,這對圍術期的營養支持以及提升治療效果方面均有著重要意義[1]。本文中即分析了腸外營養制劑的發展和臨床應用。
1 腸外營養制劑類型分析
1.1 碳水化合物制劑
當前臨床上常見的腸外營養制劑主要類型為碳水化合物制劑,也是最為有效的腸外營養制劑,能夠提供患者身體所需能量的一半左右,而其中最常見的能量來源為葡萄糖,在實際的使用中可將其配置成為5%、10%和50%的注射液治療,也有對腎衰竭患者使用的70%葡萄糖溶液。而在當前的研究中顯示,對嚴重感染和燒傷患者使用葡萄糖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臨床上已經開始將葡萄糖、木糖醇和果糖進行混合,通過這種方式可在保證營養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對患者身體的危害,可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1.2 脂肪乳制劑
脂肪乳制劑最初是使用大豆油為基礎制成的,有著能量密度大等諸多優勢,并且也能夠提供脂肪酸和能量,對細胞結構和脂肪組織的穩定也能夠起到較好效果[2]。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單一的使用脂肪乳制劑也可能導致高血糖等異常狀態,尤其是可能導致肝脂肪變形等不良后果,因而在實際的使用中可將脂肪乳制劑聯合葡萄糖制成脂肪乳制劑使用。
1.3 氨基酸制劑
當前最為常見的腸外營養制劑氮源即為結晶氨基酸,氨基酸有著利用率100%、可直接參與蛋白質合成以及調節配比量等特點,因此在實際的腸外營養治療中取得了較廣泛的使用[3]。而在近些年來的研究中,也可在氨基酸制劑加入精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抑制住腫瘤細胞的生長,對腫瘤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能夠起到明顯更好的效果。
2 腸外營養制劑的應用進展
2.1 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應用
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在實際的發病過程中,有著病情嚴重、病程長和營養不良等特點,因此將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改善,讓患者能夠較好的依從和耐受治療非常重要。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在實際的治療中最好是使用空腸營養,空腸營養能避免腦相、胃相和十二指腸相的胰腺外分泌刺激[4]。因此可以為患者提供腸外營養制劑的治療。通過使用腸外營養制劑的方式能夠維持患者腸道功能,并保證其身體的營養狀況,讓患者可以取得較好的身體恢復的效果。
2.2 對短腸綜合征患者的應用
短腸綜合征是臨床較常見的情況,主要指的是小腸在廣泛性切除后出現的一類吸收消化功能障礙和營養不良的臨床綜合征。在對短腸綜合征患者實施臨床治療中,使用營養支持是最為常見和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使用腸外營養制劑的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通過使用腸外營養制劑治療不會導致患者出現腸黏膜的萎縮,其安全性明顯優于腸內營養制劑的治療,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2.3 對術后患者的治療
手術是較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在手術后會因為諸多因素導致患者無法通過腸內營養的方式補充身體必須的能量和營養元素,導致患者在手術后無法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腸外營養制劑對于手術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當前有諸多研究顯示在手術后為患者提供腸外營養制劑能夠取得較好效果,例如在肝移植手術后、胃部惡性腫瘤手術后以及食管癌手術后,通過腸外營養制劑均可較好的促進患者胃腸道吸收功能和黏膜功能的恢復,同時也可改善患者身體狀況,取得較好治療效果[5]。
3 結 論
對于腸外營養制劑而言,是當前臨床上較常見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方法。通過本文分析顯示,使用腸外營養制劑能夠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短腸綜合征、手術治療后患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青青.含魚油脂肪乳劑在兒童腸外營養相關性肝病的臨床應用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3):185-188.
[2] 楊 杰.化療期間腸外營養對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12,39(1):32-34,40.
[3] 李瑞中,陳蘇娟,徐曉梅等.化療期間腸外營養對結腸癌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3,11(1):82-84,88.
[4] 成 彧.防治早產兒腸外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5,22(1):53-56.
[5] 段萬石.腫瘤病人腸外營養導致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的研究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2):116-119.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