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
【摘要】高血壓病是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是我國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在社區門診接收治療時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導致高血壓控制率偏低,而設法避免這一系列誤區,能促使患者獲得較多的益處。
【關鍵詞】社區門診;認知誤區;高血壓;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5..01
高血壓會引起腦卒中、冠心病等嚴重性疾病,對患者的健康會造成很大影響。臨床治療高血壓,一般以控制患者血壓為主,臨床多選擇降壓藥進行血壓控制,但高血壓臨床治療周期比較長、患者發病率比較高,臨床治療周期比較長。由于患者對于高血壓防治知識知之甚少,治療環節存在一系列的誤區,而有效避免這些誤區,能有效提升血壓控制率,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率。
1 社區門診高血壓患者的認知誤區
1.1 頻繁更換治療藥物
部分人患有高血壓之后,并未遵循醫囑用藥,而是根據病友或者藥店的推薦使用藥物,或者偏信廣告內的“好藥”,這種情況下必然需要頻繁更換藥物,治療并不規范。高血壓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時,必須綜合考慮年齡、有無糖尿病、尿酸等代謝異常,以此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穩定,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1.2 以感覺判定血壓高低
通過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日常并不重視測量血壓,單純根據自我感覺使用要求,日常服藥并未出現不舒服,如果發現頭暈、手指麻木的癥狀,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藥量[1]。在現實情況下,并無癥狀并不表示血壓不高,臨床癥狀較多的,血壓也不一定比較高。換言之,血壓高低與臨床癥狀并不呈正比例。沒有癥狀并不表明血壓不高;而臨床癥狀比較多,血壓也不一定非常高。高血壓在剛剛出現之時,對血壓進行測量后會發現血壓升高。雖然并未出現任何癥狀,但心臟合血壓負荷一直存在,長此以往引起心肌肥厚、冠心病、腦出血等癥狀。
1.3 擔心用藥副作用
如果并未有效控制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而藥物治療副作用發病率會明顯降低,與高血壓患者產生的危害相比較,則明顯不足。部分患者由于擔心長時間服藥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不敢長時間服用藥物。現階段,臨床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主要依據患者是否存在并發癥或合并癥,通過不同的降壓機制藥物聯合使用,盡可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部分高血壓患者服用相應的降壓藥物后,并未定期監測血壓,以為主要進行治療,許多患者服用降壓藥后,不定期復測血壓。而不論血壓降低效果如何,只要缺少自覺癥狀,或者以為血壓降低就放手不管,忽略血壓監測的重要性,導致多數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2 有效防治高血壓治療誤區的建議
2.1 普及高血壓的防治知識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作為一種身心疾病,治療逐漸從簡單的治療模式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方面轉變。而高血壓治療要以綜合性康復醫療活動為主,醫生必須承擔起患者健康生活教育者,向患者及其家屬展開宣教,促使患者積極參與治療整個過程,督促患者嚴格改變治療性生活方法及藥物治療。倡導患者食用清淡、富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每日限定鹽的攝入量不可超過6 g。此外,鉀作為促進人體排鈉和擴展血管的功能,日常生活中必須補充大量的含鉀食物,例如:乳制品、素食等。所用降壓方案及藥物必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展開,必須長時間用藥,定期做好隨訪工作。
2.2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之所以存在治療誤區,關鍵因素在于不具有對高血壓治療正確、全面的認識。社區門診可通過講座、發宣傳單、宣傳欄等方法展開宣傳活動。其中,健康講座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醫患雙方可利用面對面討論、問答的方法,并介紹自己的治療體會。而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也要注意多種多樣,例如:高血壓危險因素、臨床表現等,做好正規、全面的治療和預防,并闡述不正規治療帶來的危害等。告知高血壓患者必須定期監測并詳細記錄血壓水平,對于初期服藥者,可以每隔2 d監測一次。待患者的血壓處于穩定水平之后,每隔1~2 d進行1次監測,必要情況下,實施24 h動態的血壓監測,便于真正掌握用藥合血壓改變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醫生更準確的指導用藥[2]。
2.3 建立高血壓俱樂部
高血壓患者具有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情容易反復、采用藥物治療見效慢等特點,導致患者情緒容易出現波動,直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情況。此外,高血壓患者比較多,且多數人是老年人。社區門診可與社區居委會等單位,聯合組成高血壓患者俱樂部。利用高血壓聯誼座談等方法,監測患者的血壓、為患者解答疑難問題等,以此增加患者防治知識。同時,社區門診可安排一些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談論其親身體會情況,消除患者的緊張、及早等不良心理。此外,可安排曾出現治療誤區的患者,講解自己的誤區治療感受,讓更多的患者引以為戒。
3 結 論
綜上所述,社區門診高血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存在認知誤區,通過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提升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和積極性,具有在臨床上推廣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洪良.基層社區高血壓防治中需認清的幾個誤區[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1):184-186.
[2] 徐秋艷,徐彩艷.高血壓健康教育在社區慢性病防治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0):383-384.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