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職業道德是每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都應當自覺遵守的。財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在財務工作及活動中首要遵循的,職業道德體現財務職業特征,職業道德同時也是調整其職業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它關系到單位財經活動的順利開展,也關系到整個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這種修養的高低決定了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的成敗。
關鍵詞 財務人員 職業道德修養 廉潔自律
一、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目標要求
從增強財務人員的自控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出發,從提高財務工作質量的角度出發,從國家大的經濟戰略出發,結合相關的財務規定和制度要求,現將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總體目標要求,具體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服務優良
財務人員的基本目標和必然要求,財務人員要有高度的思想覺悟,高度的工作熱情,擺正自身的位置,了解自身工作的特點及性質,認識到本職工作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對財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其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嚴肅認真的態度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每一項工作,恪盡職守,真正能從內心深處做到“愛”財務崗位,“敬”財務專業,時刻警醒,悉心體悟。
(二)實事求是、誠實守信
“實”就是實實在在,“事”就是客觀事實,“求”就是工作目標,“是”就是明辨是非。作為一名財務工作者,每一筆經濟業務都要做到實事求是、誠實守信,將最真實的經濟面貌展現出來。不夸大、不縮小、不隱瞞、不虛報,堅持真理、主持正義,敢于同虛假現象作斗爭。
(三)廉潔自律、克己奉公
廉潔自律是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基礎和靈魂,是對財務人員最起碼的要求,也是財務人員必備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質。財務工作處在各個單位后勤工作的最前沿,掌管財經大權的“錢管家”們首先要做到嚴格約束自己,經得住各種燈紅酒綠的誘惑。只有自身清正廉潔,才能要求別人廉潔,才有資格掌管好單位的錢財。
(四)堅持準則、依法辦事
財務關系是各方關系的集合體,涉及面廣,財務人員還肩負著處理各方利益關系的重要責任。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必須熟悉財經方面的政策和會計法規制度,堅持原則,《會計法》《會計人員職責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一系列的法規制度為我們提供了工作準則和標準。只有依法理財才能確保財務工作的正確性和合法性,這是財務人員干好工作的前提。
二、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狀況
(一)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基本問題
財務工作者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銳意改革、不斷進取,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建設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我們在充分肯定財務人員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取得成績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存在的和已經表現出來的問題。
1.財務人員業務不熟練、技能不過硬,不思進取。有些財務人員工作上降低了標準,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敷衍塞責、馬虎了事,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工作熱情和勁頭。有的糊弄了事,根本不管對錯;有的更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都是嚴重的本職技能缺失的表現。
2.損公肥私,謀求私利。當今社會上流行這么幾種說法“看人辦事,看利辦事”;“大官快辦,小官慢辦,沒官靠邊站”;“利多馬上辦,利少慢慢辦,沒利事不辦”。這種利己怪象,這種錯誤的工作姿態和方法嚴重破壞了我們財務人員樹立的良好形象,也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們必須引起高度警覺和重視。
3.小金庫、賬外賬,挪用公款。現實社會中,還有部分負責人為了達到一些目的,利用掌管著單位或部門的財務大權,擁有調撥和審批資金的特殊權利,私設“小金庫”,私建賬外賬、濫發獎金等。看似是為本部門人員謀福利,而實際上則是用國家的糧食喂自己家的人,給下一步的違法犯罪鋪好了溫床。
4.虛造開支,弄虛作假。假憑證、假證明、假業務、假發票,造就了假賬簿、假報表、假審計報告和假評估,這些也都是現實存在的,更是不能容忍的。這是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所不允許的,更是觸犯到法律的。
5.法紀觀念淡薄,喪失工作責任感。在財務工作中,個別的財務人員為了某一種目的,有的是對一些違規違紀現象視而不見、明哲保身;有的甚至“積極配合”,也成了“一只手”;有的甚至以身試法、知法犯法,嚴重喪失了一名財務工作者應有的底線。
(二)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主觀原因。第一,個人主觀的主動作為。主動作為即個人自身的利益驅使。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受到西方價值觀的沖擊,一些貪圖安逸、追求時尚消費、追求奢華享受的心態和做法在財務人員的隊伍中也逐漸顯露。在金錢和物質面前,在燈紅酒綠面前,在奢靡享樂面前,個別的財務人員經不起誘惑,置法律法規、準則于不顧,變相侵吞國家財產,揮霍公款,又以假賬亂真,干起了移花接木、瞞天過海、亂列成本等虛增開支、隱匿收入的勾當,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第二,個人主觀的被動作為。這里講的個人主觀的被動作為是指財務人員個人在主觀上沒有積極學習財經業務知識,導致財務人員工作技能欠缺,最終在工作中出現了因技能欠缺而發生的錯誤。財務人員隊伍龐大,相關工作者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有的財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尤其是機關事業部門和小單位普遍存在財務人員流動較快、業務知識斷層老化、財務法規制度掌握不準的問題。也有單位,財務人員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沒有掌握財務法規與技能,難以適應財務改革之需,從而導致錯誤百出。
2.客觀原因。客觀來講,目前我國的相應財經法規和機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是部分條款談及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缺乏全面、系統、詳細的職業道德規范來引導和約束財務人員的職業行為。職業道德規范的權威性還不夠,還沒有形成防范財務造假的有效約束機制和震懾力。另外,有的單位財務部門內部職責規章模糊,職權分立不明確,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格或者不落實,監督檢查機制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夠;有法不循,執法不嚴,地方的“土政策”“老規矩”影響較大,在實際的監管和查處過程中,重查輕處,相互牽制和制約機制弱化,監督機制形同虛設。
3.主客觀原因。主觀與客觀相綜合,關系錯綜復雜,當熱衷謀取私利的領導遇到了毫無立場的下屬時,這種綜合關系就更為突出。工作地位的從屬性是一個顯著特征,財務部門主管領導人員對單位負責人地位上具有從屬性;財務部門的具體下屬工作人員對部門主管領導職務上具有從屬性,財務部門主管領導人員的工作完全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管理下進行;財務部門的具體下屬工作人員又在財務部門主管領導人員的領導、管理下開展具體工作。單位負責人擁有充分的用人權。財務主管領導人員只有通過單位任命才能上任;財務部門的具體工作人員的選拔、任用又直接取決于財務主管領導人員。這種從屬性關系往往使財務人員難以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單位利益和全局利益發生沖突時,財務人員處在兩難境地。在這種現狀下,就出現了“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在財務工作中,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領導的個體意圖與財經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規定相抵觸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財務人員基于工作職責提出合理建議,但單位負責人因個體意圖仍堅持其做法。這時財務行為主體已不再是財務人員,而轉變為單位負責人,最終導致財務行為偏離正確的軌道,重則觸犯國家法律。
三、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有效途徑
(一)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1.抓好在校教育。相關的設有財務專業的院校應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考核標準,抬高門檻,卡住通過率。真正培養出職業道德修養合格的財務人員,完成優秀財務人員的戰略儲備。
2.抓好人員任用。財務人員的具體使用單位,在選人、用人階段嚴把入口關,將品德和成績優異的學員作為財務崗位的首要人選。在財務人員上崗前進行專門的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考核。
3.抓好在職培訓。財務人員在上崗后,要有針對性地、系統地、有計劃地學習理論知識,正確掌握財務職業道德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對自己所從事的財務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行動有譜,充分利用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抓好忠誠于黨、國家和人民這條主線,從思想上打牢基礎,解決為誰理財、為誰“管家”的問題。
(二)有效營造積極向上的從業環境
單位建設發展離不開經濟,單位經濟建設發展又是通過具體的財務人員來完成的。整體的文化氛圍和精神氛圍決定了單位的整體發展高度。在文化氛圍和精神氛圍的營造中,應將財經法規也納入其中,通過對財經法規進行宣傳教育,努力在單位中形成重視、關心、支持財務工作的良好氛圍,增強財務人員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系統地闡述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在有效地宣傳、教育、引導的作用下,深化財務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和行為影響,將這種正確的觀念和行為影響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人的思想深處,讓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對構建從業環境和氛圍有兩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求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主管領導以身作則,踐行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做好全體人員的表率;第二,形成“比、學、趕、幫”的大氣候,并在不同單位、不同崗位評選先進典型進行總體示范,組織學習交流,把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標準化、具體化、人格化,切實打造“匡正祛邪,抑惡揚善”的輿論環境和健康、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三)有效運用法律法規約束和規范財務工作
我國當前財務領域的根本大法是《會計法》,《會計法》為我們開展財務工作發揮了根本性的作用,法制建設和法規的建立有效地約束、制約財務人員的職業行為,使得單位的財務管理也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把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法》的執行緊密結合起來,既運用《會計法》等對財務人員的行為進行強制制約,又運用職業道德規范對財務人員進行思想啟迪和行為引導。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事故案例及反面典型進行公開曝光和警示,以此推動財務工作者的思想覺醒,從事故案例和反面典型中深刻吸取教訓,時時自省、自警、自重、自勵,使財務人員隊伍保持高度自律和高度自覺。
經濟在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和文明也在不斷進步,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體財務人員的努力奮斗。
四、結語
保持高度警惕,嚴守法規,嚴格制度,堵塞漏洞,加強防范,做好政策法規宣講,敢于同危害國家財產安全、危害國家利益的人和事進行堅持到底的堅決斗爭,是對財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
(作者單位為72900部隊)
[作者簡介:周聰(1984—),男,山東泰安人,本科,四期士官,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 勞倫斯·A·波尼蒙.會計職業道德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楊良超.試論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M].南京出版社,2006.
[3] 齊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及解決途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9):73-74.
[4] 鄭丹.有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深入探討[J].人力資源,2012(0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