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征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39-02
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等方法,以“和諧校園”為背景,全面了解高校體育社團發展基本情況,指出“和諧校園”為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機遇,“和諧校園”為高校社團的發展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 和諧校園 體育社團 體育文化發展
一、前言
2016年,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印發了《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該文件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深化高校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積極促進高校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早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就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全黨執政能力方面的—個重要的要求,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布局,又重新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樣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新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理念就此誕生。構建和諧校園,是黨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目標在高校的具體實施,所以,對于構建和諧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補充與發展的過程。高校體育社團是學校開展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高校體育社團不僅僅是豐富大學生體育生活和開展體育活動,更重要的是體育社團的發展是引領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促進和諧校園構建的重要途徑,因此,健康而全面發展高校體育社團顯得尤為突出。
二、和諧校園與高校體育社團建設的關系
高校體育社團是活動范圍在高校校園內,并且由學生以個人的興趣愛好為基礎,自發組織、自主參與,以相對穩定的體育活動為組織載體的群眾性體育組織。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各高校也對體育社團的建設與發展不斷重視。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營造了良好的體育氛圍,讓更多的高校越來越重視對體育社團的建設,不斷規范社團發展的關鍵,創新社團活動形式,推動校園體育的發展。
體育活動作為體育社團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高校舉辦的體育活動,學生的參與度極高,這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養成終身體鍛煉的意識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并且在吃奶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現的團隊合作精神、優良的行為規范等精神品質都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加強體育社團建設,不僅僅是推動校園體育發展的需要,更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選擇。
三、體育社團的發展對和諧校園建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高校體育社團活動最大的優勢是打破年級、院系、專業的限制,更加豐富不容專業、不同年級、不同學院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并且高校體育社團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舉辦活動的方式,這對培養學生進行管理、組織、策劃等方面的能力顯得尤為突出,在這樣的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組織安排等方面的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充分發揮主人翁的精神,利用自己的特長與優勢,為學生活動奉獻自己力量的同時,極大的提高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另外,學生通過自我組織、自我參與的方式舉辦社團活動,提高的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了學生的體育興趣、強化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養成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讓社團活動成為學生在學校生涯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讓社團活動成為生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二)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不斷成長,他們對于體育活動形勢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傳統意義上體育活動已經無法夠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需求。學生對于體育活動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體育社團立足學生的基本需求,把握新形式,不斷創造出全新的符合學生基本需求的體育活動形式,借此滿足不同學生的體育需求,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通過體育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滿足了學生的體育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校園體育活動朝著深層次方面發展,鑄造校園體育文化精神,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情感,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加強國內外高校間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目前高校舉辦的體育社團活動已經跨越學校、城市共同舉辦體育活動,甚至有的體育社團與國外高校共同舉辦體育活動,譬如蘇南輪滑比賽節等,各個學校間的體育社團共同交流、學習,將自己學校的體育文化活動傳播出去,并且在其他學生體育社團學習更多的優秀成果,促進高校之間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學習,并推動本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另外與國外體育社團交流學習中,吸收借鑒國外體育社團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學習別人優秀的體育文化活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不斷完善我國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與發展。
(四)推動對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學術成果
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對于構建和諧校園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現階段,對于高校體育社團的學術交流非常頻繁,通過學術交流,將最新國內外關于體育社團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現給學者,了解最新的體育社團發展新動態,啟發有關學者加大對高校體育社團的科學研究,這對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邁向堅實的一步,并且這對于我國體育科學的研究也是一大貢獻。
四、和諧校園建設對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的指導意義
(一)更加完善體育社團管理體制的建設
在建設和諧校園中,高等學校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育人理念。管理育人是高校適時施教的一個體現,它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特殊作用。加強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設,是和諧校園運行的關鍵一步。學生體育社團作為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制,高校相關部門要切實維護好、發展好學生社團管理工作。黨委要加強對學生體育社團的領導,學校團委要承擔起對學生體育社團的指導和日常管理工作。學生各部門之間要配合好學生體育社團活動的運行,尤其是活動舉辦過程中,保障場地、器材、經費等方面的物質基礎。領導要貫徹黨中央精神,為學生體育社團提供物質基礎保障和制度管理,提高社團運行效率,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互惠、成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共同促進體育社團建設,保障和諧校園的建設。
(二)全面推動高校體育社團的繁榮
構建和諧社會,以體育社團活動方式為寫照,推動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緊緊圍繞活動與學生這兩個主體,通過豐富活動形式、不斷創新活動內容,創造出符合現在學生以及主流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力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提高社團的影響力度和地位;此外,學校領導針對體育社團的基本情況,擴大社團舉辦活動的資金保障,除了學校撥款和會費之外,學校應該鼓勵社團走出去,爭取與校外部分企業合作,拉動贊助,擴大社團舉辦活動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依靠學生這一主體,需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除卻活動內容和資金之外,場地、設施器材是否健全顯得十分重要,提供更多的場地、器材等保障,學生才有意愿參與其中,才能發揮社團應有的功能。
(三)保障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方向
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就提出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中共中央取得了很大進步,隨后關于“和諧校園”的構建也呼之欲出。構建和諧校園作為和諧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橢皆社會的構建起著關鍵作用。構建和諧社會,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人文性、協調性、持續性、公平性和多樣性。同樣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必須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人的發展,讓那個更多的學生在體育社團活動中找到體育的魅力,通過參加體育社會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推動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發展,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