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芬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44-01
摘要 本文著重對武漢市公務員群體的體力活動與身體保健認知等問題展開研究,探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職務和不同收入層次的公務員在體力活動、對身體保健認知和體力活動行為等方面存在的關系。通過研究對公務員群體的體力活動與健康、保健問題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 公務員 體力活動 身體保健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公務員人口雖然只占社會總人口的很小一部份,但是這類目標人群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影響重大,他們的生活、行為、工作方式等對其他人群有很強的示范、滲透和輻射作用。
全面、系統地研究公務員體力活動與身體保健的關系,不僅能使公務員對體力活動與身體保健關系提升到一個新的認知水平,促進公務員的行為規范,提高公務員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公務員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氣息,而且對準進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武漢市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職務和不同收入層次的公務員群體。
(二)研究方法
1.訪談法
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公務員個體進行1對1的面訪座談,訪談調查采用按公務員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務級別等分層抽樣方法進行。
2.查閱文獻法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3.數理統計法
全部數據的統計由計算機統計軟件完成。
4.問卷調查法
設計調查問卷120份,分別發給武漢市級機關各部屬單位的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級別、不同性別等公務員填寫并回收。
三、主要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公務員群體的體力活動特征
1.體力活動的定義:體力活動可以定義為“任何由骨骼及產生的身體運動導致能量消耗大大高于休息狀態能量消耗的活動”。體力活動在本文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任何有能量消耗的消遣、工作、家務勞動等日常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活動。(注:由于日常體力活動難于統計,所以本文研究的體力活動主要是指體育鍛煉活動)。
2.我市公務員整體缺乏足夠的體力活動已成為事實。不同性別公務員在體力活動特征方面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女公務員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次數、運動強度等方面均低于男公務員,體力活動的質量也有進一步提高的較大空間。
3.不同年齡公務員在體力活動方面表現出:中年人工作和生活負擔重,即使有身體鍛煉之心,也沒有體育鍛煉的時間和精力,青年和老年人相對各方面的負擔都比較輕,自然可支配的時間和經費也也多,所以參加體育鍛煉的幾率較大。
4文化程度也是影響公務員體力活動的重要因素。隨文化程度的升高未達到建議標準的人數有增多的趨勢,同時體力活動的次數和職務有一定的關聯。
5.不同收入公務員群體在體力活動次數上均呈現隨次數的增多而顯上升、再下降、再微微上升的倒“S”型,各種收入群體的公務員在鍛煉3次,周上達到高峰。
6.公務員人群中缺乏鍛煉的人數比例高,經常鍛煉的人群中每次鍛煉的時間不足。公務員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增進健康;影響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時間、生理惰性和缺乏興趣。
(二)公務員身體保健認知與行為基本特征
1.女性公務員相對于男性公務員缺乏身體保健的欲望,實際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男性明顯多于女性。
2.年長的公務員對體力活動、身體保健認識比較正確,但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和行為較年輕人明顯滯后。
3.文化程度影響公務員對身體保健認知和行為的一致性,文化程度高,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強,但在行為方面卻表現出相反的趨勢。
4.職務和收入同樣影響公務員對身體保健認知和行為的一致性。認知的正確性不分職務高低和收入的多少,但行為的轉化受職務和收入的影響。
三、建議
(一)加強對公務員身體保健和體育鍛煉的宣傳。
(二)公務員適宜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時間一在工作日期間,以每天或隔日利用早晨或晚上的時間進行小強度的運動練習為主,工作不太緊張的單位可在上班間隙中抽出時間從事小強度的運動練習;利用雙休日進行一次中等強度或稍大強度的運動練習。這樣,能保證每周鍛煉身體的時間在3-4天之間,每天累計鍛煉的時間不少于30-60分鐘。
(三)公務員應多關注身體保健方面的知識,提高對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認識,同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體育鍛煉計劃并按計劃堅持實施。
(四)公務員適宜體育鍛煉的形式一在慢跑、游泳、跳繩等耐力項目中,根據季節等因素選擇其中一項作為自己經常鍛煉的中等運動練習強度的運動形式,另外,在太極、各種體操和快步走等運動形式中選擇自己小強度的練習。其他的運動練習形式則有時用來代替相應的運動練習。
(五)國家人事部門和各級政府機關可以將體育鍛煉作為錄用和考核公務員的一個內容,成為公務員行為規范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