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榮
【摘要】目的 探討對甘露醇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86例進行對比研究,按照護理內容不同將其分為個性化組和對照組,各組患者分別為43例。兩組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療,個性化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照組則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并對比個性化組和對照組的總體有效率以及疼痛癥狀的改善情況。結果 個性化組的總體有效率40例(93.02%)顯著高與對照組29例(67.44%),個性化組的疼痛評分、頭痛發作時間以及頭痛頻率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甘露醇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減少患者的頭痛發作時間,還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關鍵詞】個性護理;甘露醇;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近幾年來,臨床上根據偏頭痛的發生機制和病理原因,針對偏頭痛患者通常給予甘露醇進行治療,其作為一種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并且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該類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近幾年來,伴隨醫學研究的深入,根據“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和指導,能夠利于患者頭痛癥狀的緩解[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86例進行對比研究,按照護理內容不同將其分為個性化組和對照組,各組患者分別為43例,本組試驗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療,將250 mL濃度為20%的甘露醇給予靜脈滴注,滴注時間控制在20~30 min之間。其中,個性化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大年齡為18歲,最小年齡為60歲,平均年齡(35.14±2.48)歲;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齡為18歲,最小年齡為60歲,平均年齡(35.67±2.86)歲。各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檢驗,為P>0.05,表示并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個性化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偏頭痛患者在患病期間容易出現嘔吐、畏光、面色蒼白、四肢麻木以及視覺異常等臨床癥狀,長此以往,將會使得患者出現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并且告知患者有關主治醫生、治療手段以及護理措施等相關信息,同時,告知患者有關改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和注意事項,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積極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告知患者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進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更加利于護理措施的順利實施;②滲透壓護理。甘露醇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脫水劑,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增加患者的尿量,容易引發患者出現口干的情況,
對照組則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患者接受住院治療后,需要為其提供一個安靜和整潔的房間,給予常規的護理指導和干預。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個性化組和對照組的總體有效率以及疼痛癥狀的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所涉及的數據和指標均需要利用SPSS 21.0軟件進行處理和統計學的核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各組總體有效率的比較
個性化組的總體有效率40例(93.02%)顯著高與對照組29例(67.44%),卡方值=8.871,P值=0.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各組疼痛癥狀的改善情況比較
個性化組的疼痛評分、頭痛發作時間以及頭痛頻率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偏頭痛作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具有家族遺傳性,患者在患病期間通常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搏動性頭痛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癥狀等[2]。本組研究顯示,個性化組的總體有效率40例(93.02%)顯著高與對照組29例(67.44%),個性化組的疼痛評分、頭痛發作時間以及頭痛頻率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通過采取個性化指導,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頭痛癥狀。
概而言之,通過采取甘露醇治療,不僅能夠緩解偏頭痛急性發作期患者的頭痛程度,同時,還能夠縮短患者持續頭痛的時間。
參考文獻
[1] 羅華琳.個性護理在甘露醇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中的應用[J].藥品評價,2016,13(11):34-35.
[2] 朱興玲.靜脈滴注甘露醇的觀察及護理要點[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4):26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