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燕 金雪琴
【摘要】目的 探討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慢性難愈合傷口的手術配合。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慢性難愈合傷口患者12例,抽取患者自體血,經二次離心后,制備PRP凝膠,覆蓋傷口。結果 手術室護士進行了充分的術前準備、積極的術中配合和精心的術后護理,12例患者均創面完全愈合,獲得了較好的療效。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慢性難愈合傷口療效較好,而且操作簡單,無免疫排斥,對患者損傷小。結論 手術室護士通過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操作經驗,有效的手術配合技巧保障了手術的高效、順利進行。
【關鍵詞】慢性難愈合傷口;富血小板血漿;手術配合
【中圖分類號】R65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5..02
慢性難愈合傷口尤以四肢骨創面為多,從年齡上以老年患者居多。這類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換藥,甚至多次清創手術,卻療效不佳。富血小板血漿(PRP)是將自體全血通過離心而得到的含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PRP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轉移性生長因子,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1,2]。這些生長因子對組織的修復和再生起著重要的作用[3]。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12例慢性難愈合傷口,獲得較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例患者創面不愈合時間均大于8周,經多種方法保守治療無效。無糖尿病史。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齡29~66歲,平均年齡55歲。四肢骨創面10例,其他2例。
1.2 方法
抽取患者自體血,經兩次離心后,制備PRP凝膠。清理創面,PRP凝膠覆蓋,濕性敷料包扎。
2 護理配合
2.1 術前準備
2.1.1 患者準備
手術室護士術前一天訪視患者,了解患者情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情緒,建立良好的溝通。告知患者常規術前準備及注意事項,并告知患者不要抽煙喝酒,服用任何影響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統的藥物。術前靜臥休息。
2.1.2 藥品準備
抗凝藥物:凝血酶。
2.1.3 物品儀器準備
WG-FZLXJ-I離心機,常規清創包,PRP器械包,PRP制備用套裝 ,濕性敷料,消毒紗布,手套。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
檢查各種藥品物品儀器完好備用?;颊呷胧仪皩⑹覝卣{制25度,患者入室后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外展上肢,一般選取肘前靜脈穿刺,采取所需血量,按壓5分鐘。配合器械護士完成二次血液離心。
2.2.2 器械護士
配合醫生消毒鋪單。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準備清創器械配合醫生清理創面,同時準備制備PRP凝膠。打開PRP制備包,用50 mL注射器抽取抗凝劑(枸櫞酸鈉:血=1:9),50 mL注射器連接針頭,將針頭遞與臺下巡回護士穿刺,抽取所需容量血液。抽取的血液注到離心管內,置于離心機內,用平衡管裝相應重量的生理鹽水平衡,第一次離心。離心完畢后,先打開離心管蓋上左側氣壓孔,用20注射器從中間吸管里抽取最下層紅細胞層至分界面下約3~5 mm,棄之。離心管里余下部分搖勻后放入離心機,平衡管里放入等量生理鹽水,二次離心。用2 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配凝血酶。二次離心完畢后,用20 mL注射器結合吸管從離心管蓋上右側孔里貼近液面從上至下抽取約3/4上清液,棄之,離心管里剩下的即PRP,搖勻。打開PRP噴槍包,用10 mL注射器從離心管蓋上中間孔把PRP抽取出來,并將注射器安裝上手柄。用1 mL注射器配合加長注射針抽取凝血酶。將10 mL注射器、1 mL注射器安裝到推進板相應槽內。注射器的前端分別安裝到噴霧三通的6:100錐頭內。將噴霧頭或噴管安裝到噴霧三通上交與術者。術者四指握住手柄,拇指推動推進板,噴到創口處,保濕敷料覆蓋。
2.3 術后護理
1.術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患處腫脹,敷料有無滲出,末梢血運情況等。
2.術后勿壓患側,平放患肢,一周內禁止下地負重活動。
3 結 果
12例患者術后創面均愈合良好。門診隨診3-4周創面均完全愈合。未出現紅腫、發熱等局部感染和其他不適癥狀。
4 討 論
PRP在我院骨科及創面修復科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與重視。PRP含有多種生長因子,這些生長因子能刺激細胞增殖分化,促進軟組織的修復。而且PRP完全來源于自體,無疾病傳染,無免疫排斥反應,制作簡單,對患者損傷小。手術室護士術前做好訪視,評估工作。對于術中、術后護理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應嚴格無菌操作,嚴防手術感染,應熟練掌握其操作技術。總之,各個環節醫護應密切配合才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Weibrich G,Kleis WK,Hafner G.Growth factor levels in the platelet-rich plasma produced by 2 different methods:curasan-type PRP Kit versus PCCS PRP system.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2,17:184-190.
[2] Cenni E,Granchi D,Vancini M,et al.Platelet releas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nd ?-thromboglobulin after in vitro contact with acrylic bone cements.Biomaterials2002,23:1479-1484.
[3] 周茂華,刑同義,姚 飛.大鼠創傷修復中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免疫組織化學的變化[J].中國臨床康復,2002(22):3369-3370.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