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輝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兒童意外傷害的影響因素:兒童性格及行為特征;家庭因素對兒童意外傷害的影響,然后分析了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希望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有所啟發。
【關鍵詞】兒童;意外;傷害;預防
【中圖分類號】R1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1
兒童意外傷害一直是中國學術界值得關注的問題和領域。從20世紀90年代的中期開始,學者不斷開始關注并且研究這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的重點,基本是醫學專業方面的人士,兒童意外傷害的問題一直是兒童健康的頭號的問題。由此,從兒童的權利角度而言,不僅僅忽視了其自身的健康和公共衛生的問題,更加在于是兒童的權利和兒童保護的問題。進而,從兒童權利的角度去探討兒童意外的傷害的問題,是一項值得關注與推進的問題。
1 兒童意外傷害的影響因素
1.1 兒童性格及行為特征
傷害的發生與兒童自身的性格、心理特征和交往的密切程度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由此,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收到生理以及心理發育的水平和影響的因素比較大。兒童傷害發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教育的水平這兩種因素影響著針對心理的情況的計算,其中需要注意到的是實際情況之中兒童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可能出現了坐立不安、忙碌異常等行為的特點的時候,可能會較為加強兒童傷害的因素。其中進行專業的單因素的回歸方式,可以發現兒童普遍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并且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容易分心等這些問題造成了兒童經常打鬧,這都是增加了兒童傷害的多發情況的主要特點。
1.2 家庭因素對兒童意外傷害的影響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意外傷害的發生受到了多種的家庭經濟狀況、父親文化的程度以及兒童性格的影響。學生傷害的發生與對于學生的家庭教育的方式,與母親的交流,家庭的教育的方式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此,兒童居家傷害發生的概率非常高,依據多種的安全情況,可以根據實際的方式給出相應的改善,并且主要是依據其中可能父母造成了兒童的傷害程度,影響到了兒童的身心和自我的健康。其中,對于兒童的性別、家庭的類型、學習的成績、
家庭的收入狀況,運動的場地等因素有著多種的影響。
兒童意外的傷害的來源主要是由三個渠道,其中包含著兒童生活的環境、公共設施以及城鄉差距。因此,在實際的情況之中,需要注重到公路的車流量較大,并且其中普遍存在著不安全駕駛的情況以及超速的情況,造成了兒童意外傷害的多發情況的出現,增強了兒童自身的危險性。
2 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
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主要是發生在兒童教育的自身過程之中,其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家庭因素、社會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的效果。精油多種多樣的干預的方式,以及能夠實現干預方式的組合以及傷害的控制的問題。在具體的多種科研成果之中,某研究專家針對北京市幼兒園的傷害進行相應的監測指出,由此,為了能夠積極探索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的干預模式,此種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兒童的傷害的問題發生概率。其中需要建議幼兒園能夠做好相應安全管理防護方式。此種方式之中包含著傷害的監測網絡體系,傷害自身的應急處理預警的方式。尤其是,針對游樂器材定期的檢查和維護的問題,需要強化兒童的安全教育知識,并且做好
相應的兒童預防的知識的教育,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概率。
當前,科技不斷發展。兒童的意外發生并不是出乎人們的意料,并且極少數的意外能夠算得上真正的意外,由此,生活之中的大部分的意外發生都是有著自身的一定的原因。之前的意外傷害常常被定義為意料之外的事情,具有著不可預測的性,由此不能夠避免。但是,高科技的迅猛的發展,醫學技術有著很大的提升科學家們主見明確意外的傷害也是能夠有所依據去追尋。對于兒童受到意外干預的問題,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分別從不同的方向進行研究。醫務人員,側重于研究兒童的流行病學,而教育工作者則側重于對兒童的安全教育這一方向進行研究。兒童意外傷害的種類十分多,發生機制較為復雜,與此同時,預防的政策涉及到了眾多的部門。
通過主動干預和被動干預能夠達到控制兒童意外傷害的目的,并且能夠對預防的結果實現相應的評估。因為經濟條件和社區建設的制約,國內和國外之間的最低收入的國家針對兒童設置的“安全社區”的問題仍然缺失。 結束語在全球范圍之內,兒童意外的死亡和傷害成為了兒童群體嚴重危害生命和健康的首要問題。因為兒童意外所造成的死亡或者相應的給兒童的家庭造成的打擊,對于社會的經濟損失嚴重到沒有辦法估算。由此,需要給兒童營造較為安全具有著極大的保障的生活環境,降低意外傷害發生的概率,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韓 琨,項 驍,王 旸,胡永華.北京市7334例住院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05):431-434.
[2] 林建苗,王 虹,林 艷,劉一心.廣東省深圳市社區綜合干預模式預防兒童意外傷害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1,27(01):43-45.
[3] 沈 敏.農村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特征及干預模式系統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4] 崔文香,趙紅姬.幼兒教師對兒童意外傷害認知、傷害預防行為及自我效能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359-1361.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