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坤
【摘要】目的 探討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及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對其進行隨機平均分組,每組患者人數均為30例,所接受的藥物治療方式均為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所接受的護理措施分別為優質護理及常規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律失常患者實施辛伐他汀治療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患者預后更好。
【關鍵詞】辛伐他汀;心律失常;應用方法;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6..02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肌因為缺血缺氧產生的代謝障礙,表現為心臟傳導蘇活或激動次序的改變。輕者無明顯臨床癥狀,重者會出現昏厥甚至猝死。為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需在患病后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1]。本文主要對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及臨床效果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全部入組患者年齡最小30歲,最大80歲,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兩組患者無明顯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入組患者有直系親屬陪同,親屬及患者自身熟知本研究,自愿參與,可有效回答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研究的相關問題,除本病外無其他嚴重組織或器官器質性疾病,溝通交流無障礙;排除有嚴重組織或器官器質性疾病,不愿參與研究或配合治療,溝通交流難以順利進行,中途轉院或死亡的患者[2]。詢問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意見并取得其許可后才展開研究。
1.2 治療方法
設定一個療程的時間為4個月,對照組患者口服美托洛爾,12.5~25.0 mg/d次,2次/d,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以辛伐他汀口服,20 mg/d次,2次/d。一個療程用藥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 18.0軟件。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上的比較
經過觀察發現,接受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的比較
經過觀察發現,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結果上觀察組較對照組顯著更優,見表2。
3 討 論
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及電刺激治療,行藥物治療時,因為適應癥較多,需在藥物的選擇及用量上嚴格控制,以免出現藥物濫用誤用的情況[3]。他汀類藥物可調節脂代謝,有效預防血栓,抗感染,抗氧化效果好,該藥物還能拮抗血管緊張素,對心律失常的治療效果好[4]。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控制異位心律,改善早搏,患者在治療后療效更顯著[5]。
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聯合用藥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顯著更優,說明聯合用藥有顯著的提高治療效果的作用。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說明聯合用藥安全性更高。值得一提的是,因本研究樣本較小,結論的說服力可能不夠。期待臨床未來能開展大樣本研究,得出說服力更強的結論。
由此可得出結論:對心律失常患者實施辛伐他汀治療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患者預后更好。
參考文獻
[1] 阿娜爾古麗·托乎提,古麗納爾·斯迪克.辛伐他汀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4,(36):286-286,287.
[2] 唐術平,黃澤華.辛伐他汀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療效分析[J].醫藥前沿,2017,(28):125.
[3] 劉海青.辛伐他汀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8):53-53,55.
[4] 陳文海,石昌花,吳秉鳳,等.辛伐他汀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56-156.
[5] 于永志.探討辛伐他汀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療效[C].2016全國慢性病診療論壇論文集山東省淄博臨淄區人民醫院,2016:166-166.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