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紅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97-01
摘要 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情況,重點探討如何充分發揮反饋和指導功能,引導學生準確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指導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科學健身,增進健康。
關鍵詞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反饋和指導功能 引導健身 促進健康
一、研究目的
體質健康測試是國家為了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各級各類學校每年必須開展的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國家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及評價標準。內容按照年級劃分組別,其中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共性指標,其他指標如立定跳遠、800米、1000米、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男女有別、各有標準。規定各校應將每年測試的數據按時上報至體育總局數據管理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檢索并向社會公告。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訪談、數據分析等形式,對張掖市城區五所普通高中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反饋、學生指導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探討如何積極有效發揮和落實體質健康測試的反饋指導功能,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健康診斷,并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健身建議,最大限度的發揮測試的反饋和指導功能。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查閱與本研究有關的國內文獻資料,充分研究國家關于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實施要求及方法,學習和借鑒國內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反饋、學習指導方面好的做法和建議。
(二)訪談法
依據研究,拜訪和約談部分長期在體育教學一線的體育教師、專家,了解基層教師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中的常規辦法和真實思想,收集第一手資料。
(三)問卷調查法
發放問卷238份,收回問卷215份,無效問卷15份,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86.9%,達到社會學調查的標準和要求。
(四)分析推理法
通過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邏輯學方法,結合體育理論學科研究,探討張掖市普通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測試結果的反饋情況以及測試對學生鍛煉的指導和引領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認識不統一,思想重視程度不夠
調查顯示:近40%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不重要、可有可無26.5%的學生認為測試只是應付;47.3%的學生家長不知道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一年一次的體質健康測試;只有69.1%的學生家長認為高中階段應重視體育。同時,在對體育教師和專家的訪談中,也還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些學校領導和部分體育教師對待體測的不支持和消極情緒。作為國家教育方針的體質健康測試,關乎國民身體素質和民族復興大計,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堅決擁護。
(二)測試不規范,部分器材不達標,體測形式單一
體質測試要在場地器材保障、人力配置充分的條件下合理安排,有序開展,才能為學生創造公平公正的測試環境,激發學生參加體質健康測試的積極性和強身健體的熱情。而研究卻發現,本次調查的五所高中雖然都配置了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所需的秒表、尺子、墊子、身高體重儀、肺活量測試儀、坐位體前屈儀等器材,但數量少、儀器陳舊落后,大部分學校不能與計算機聯機進行一卡式測試,測試數據仍需人工手動輸入,肺活量吹嘴數量嚴重不足,個別學校無專門的體質健康測試室或空接狹小;同時,只有1所學校采取了集體組織的分組輪換測試方法,其他4所學校均采取體育課隨堂測試的形式,測試要求不統一,標準不一致,測試不規范,成績誤差大,不能為國家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分析提供科學的數據。
(三)師生缺乏溝通,成績反饋滯后,指導功能缺失
體測完成數據上傳后,一所(占20%)學校在學期末以書面形式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在班級進行了公布、17位(占56.7%)體育教師新學期開始在任課班級進行了總結,對個別學生提出了一些建議,且主要對象為肥胖、“豆芽型”等特殊體型學生;36名(占18%)學生有向老師請教或制定運動處方的意愿;86%的體育老師表示只會給學生一些簡單的指導意見。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是了進一步了解學生體質狀況,分析存在問題,反饋給學生,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指導、幫助學生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四)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表現形式單一,缺乏激勵機制
目前,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只是上傳到國家體育總局數據庫進行分析、匯總,為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很遙遠,既不進檔案存檔,也不會在高考考分和錄取有多大作用,更沒有像中考體育一樣變成實實在在的分數這樣實惠,使得高中體質健康測試面對中考體育加分和高考不予參考的尷尬境地。體測成績無法表現,缺少激勵機制,極大地傷害了高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正確理解和認識國家實施體質健康測試的戰略意義,逐步培養全民終身鍛煉習慣。
(二)優化資源配置,增加體育器材經費,規范體質健康測試。
(三)加強體育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和運動愛好。
(四)體測成績進檔案,與高校單獨招生、推薦、錄取掛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以適當比例分值高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