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鋼 魏冬梅 孫雪英 邱學榮 于海洋 王衛紅 陳禹含 陳敬予
【摘要】目的 對針灸推拿與藥物聯合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的中風后遺癥患者92例,采取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實驗組患者采用針灸推拿聯合藥物進行治療,對對照組患者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展開分析。結果 經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針灸推拿與藥物聯合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在醫學臨床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針灸推拿;藥物聯合;中風后遺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5..01
中風后遺癥指的是患者因為腦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意外病癥發生情況,導致患者的腦組織發生水腫,產生壞死,從而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主要表現為五官的變化,嘴與眼會產生歪斜,或者四肢行動不便,中風后遺癥一般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當前治愈這一疾病存在這極大的難度,那么為了更好的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下文將針對針灸推拿聯合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方法選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的中風后遺癥患者92例,隨機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6例患者,在實驗組患者中,共包含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其中年齡最大的為71歲,年齡最小的為39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1.56±3.9)歲;在對照組患者中,共包含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其中年齡最大的為75歲,年齡最小的為37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2.31±2.4)歲。經比較,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用以比較。
1.2 方法
對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的方法,首先以靜脈注射的方式將4.5 mg的生理鹽水與500 mg的血栓注射液體混合,或者將25 mg的葡萄糖與500 mg的血栓注射液體混合進行注射,在此基礎上將依美思與葡萄糖或者生理鹽水進行混合注射,其混合劑量以60 mg依美思配0.54 mg生理鹽水或者60 mg依美思配3 mg葡萄糖為最佳。每天對患者進行一次注射,注射的時間以30天為宜[1]。
對實驗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將針灸與藥物治療方式相結合,讓患者處于側平方向,從上到下對患者進行揉捏與推按,對患者的穴位進行按摩,可以搖晃患者的身側或者進行打拍,以放松患者的身側肌肉,并在此過程中將患者的肩膀抬起讓患者的手腕與手肘位置充分伸展,時隔2小時為患者進行一次翻身,并保證患者在床上能夠不斷活動
訓練,必要時引導患者散步,為患者進行為期30天的治療[2]。
1.3 觀察指標
對護理后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若是存在明顯差異,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3 討 論
中風后遺癥又被成為腦血栓后遺癥,其不同人患有腦血栓之后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腦神經損傷,醫學臨床領域對這一疾病的治療方法尚未成型,而中風后遺癥又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所以醫學領域大都采用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患者中風后遺癥所顯現的癥狀,但是僅僅依靠藥物進行治療,
效果并不明顯,所以針灸推拿聯合藥物治療的方式應運而生。
經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8.26%,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用針灸推拿與藥物治療結合的方式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相對于單一藥物治療具有更加明顯的療效。
綜上所述,采用針灸推拿與藥物治療聯合的方式進行腦中風后遺癥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在醫學治療領域值得被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富春,王洪峰,李 鐵.將針灸推拿學科設置為一級學科可行性分析報告[A].中國針灸學會針推結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針灸教育與腧穴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5,12(20):45-49.
[2] 甄曉然,王 璇.不同頻率電針配合康復技術對中風后遺癥患者下肢痙攣作用的臨床對照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6,17(03):108-110.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