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劉永梅
【摘要】目的 探究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08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4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機械通氣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且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不如觀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時,采用機械通氣治療有助于更快穩定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改善臨床癥狀,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呼吸衰竭;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7..02
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疾病,若病情嚴重還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如重癥哮喘,該病發生突然、進展快,極易造成氣道動力學和肺動力學改變,誘發通氣和循環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身心,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酸中毒、氣胸和肺不張為主,若處理不及時、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則極易誘發呼吸衰竭, 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現選取108例患者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組并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男68例、女40例,108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現根據入院時的數字編號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54例中年39~80歲,平均年齡(52.0±5.6)歲;對照組54例中年齡最大81歲、最小40歲,平均年齡(51.2±5.3)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開展組間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治療。將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護,并采用抗炎平喘治療,靜脈推注甲潑尼龍注射液,連續治療三天;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采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療,每次10 ml、20分鐘,一日三次;霧化吸入沙丁胺醇,每次2 ml,每天三次。關于兩種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的時間應用錯開,為糾正酸堿失衡和水電解質紊亂,可以給予每分鐘2.0~5.0 ml的氧氣進行鼻導管吸氧治療[2]。
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體位進行有效的調整,更改通氣模式為S/T,設置吸氣初始壓力為6 mmH2O,然后逐漸增加至12~186 mmH2O;根據患者的實際耐受程度,設定頻率為每分鐘14~16次,控制呼吸比率為1.5/1.0~2.0/1.0,設置呼吸設備的氧濃度在35.0%~45.0%之間[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的變化情況。
療效判定:顯效:癥狀消失,體征正常;有效:癥狀有所緩解,體征好轉;無效:病情如同治療前,無好轉跡象。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來完成本次研究的數據分析,當P<0.05時,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達100.00%(顯效:23例、有效31例、無效:0例),對照組顯效、有效和無效所對應的數值分別為15例、34例和5例,總有效率為92.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血氣分析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經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盡管兩組均有所改善,但是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
3 討 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原發于氣道的慢性疾病,基于發病中所參與的炎癥細胞有很多種,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案來治療重癥哮喘。
近年來,隨著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人們不斷加快的社會節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重癥哮喘的發生率逐漸上升,由此極大的增加了呼吸衰竭患者的數量。同時,合并重癥哮喘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數量激增,則在一定程度上誘發支氣管痙攣和氣道炎性反應加重,進而極大的改變了血流動力學 ,極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如低氧血癥、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等,具有很大的死亡風險。臨床上關于治療該病的藥物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藥物抗生素、茶堿類藥物、皮質類激素、解痙藥、祛痰藥和β2激動劑等,但是短時間內很難取得理想效果,若劑量使用過多則極易誘發不良反應,存在的不足十分明顯[4]。因此,采用有效的方式對于減少哮喘持續發作時間和開展急救搶救工作至關重要。
經急救搶救后,可以有效的緩解大多數患者的哮喘癥狀,但是部分患者會導致氣道進行性嚴重加重,而此時如果使用糖皮質激素很難取得理想,甚至還會造成氣道內廣泛性痰栓和氣道阻塞。關于該病的治療以機械通氣治療為主,其主要是通過輔助患者來減少呼吸肌做工,增加通氣量,促進氧飽和度的改善、呼吸肌疲勞的減輕和肺順應性的顯著提高,早期通過采用無創面罩通氣,氣管切開和插管等都能夠避免,且效果顯著。無創通氣治療只需要將面罩、鼻罩連接起呼吸機即可,繼而可以有效降低各種并發癥的出現,諸如擦傷、誤吸以及口鼻腔感染等,可以取得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同時,采用機械通氣治療,有助于患者缺氧狀況的全面改善,緩解患者的病情,對于搶救患者更加有利[5]。因此,一旦患者出現呼吸衰竭時,需要立即給予機械通氣輔助治療。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不僅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動脈血氣分析各種指標獲得有效改善,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救搶救在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改善臨床癥狀與體征,并且整個過程為無創治療,操作簡便,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其順從性,不會對正常生活產生任何的影響,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亞紅.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聯合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10(22):772-774.
[2] 阿依姑麗·吾布力,艾則孜江·艾白.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29(23):83,87.
[3] 韋海燕,謝思蓉,黃靜明.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7例效果觀察及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0,08(12):126-128.
[4] 郭莉娟,郭宇芳,鐘衛紅,等.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9):107,110.
[5] 開賽爾·艾則孜,木尼拉·亞爾買買提,楊曉紅.機械通氣輔助治療在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診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師雜志,2016,22(s1):69-70.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