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青
中圖分類號:G81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122-01
摘要 舉辦奧運會的各項支出,就是對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投入,對奧運會舉辦城市產生的經濟影響,就是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產出。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大于負面影響,才能說明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經濟影響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奧運會 舉辦城市 經濟 積極影響
一、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經濟影響
(一)奧運會的預算
奧運會的預算包括收入和支出兩部分。奧運會的收入是指,舉辦奧運會所獲得的全部資金和物品,主要來自以下5個方面,即:奧運會舉辦國政府對奧運會的資助;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的投入;來自民間團體與個人的各種捐助;奧運會組委會的各種收入和稅收等等。
奧運會的支出是,指舉辦奧運會所花費的全部資金和所使用的各種物品?,F代奧運會的開支主要在以下2個方面,即:舉辦奧運會的組織支出和奧運會的工程支出。組織支出包括安全、競賽和禮儀等方面的支出;工程支出又分成直接支出和間接支出兩部分,直接支出包括建設奧運村、比賽場館和記者村等方面的支出;間接支出包括環境保護和城市基礎設施(交通、通訊、電力、供水和排水等)等方面的支出。獲得來自多方面大量的收入是舉辦奧運會的前提和基礎,支出要根據收入的情況而定,沒有充足收入作保證的奧運會,不會是高質量的奧運會。
二、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經濟的正面影響
(一)直接影響
直接影響包括GDP增長,就業增長,投資環境改善和其他等方面。就業增長包括長期就業和短期就業;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經濟在很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許多行業都與舉辦奧運會相關聯,由于相關行業眾多,這里只選取旅游業、建筑業、制造業進行研究,并以與體育關系最為密切的旅游業為重點,正是這些行業的發展才促進了GDP的增長:投資環境的改替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環境的改善,治安狀況的改善和其他等方面。
1.旅游業
奧林匹克運動會對舉辦國旅游業發展的巨大影響,已為歷屆奧運會所證明。其影響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有效地促進了入境游客的持續巨量猛增。奧運會作為超大型“人文旅游品牌”,其對國際游客的吸引力超過當今世界任何超大型活動;第二,迅速提升了舉辦國的旅游品牌形象。在舉辦準備期間,舉辦地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巨大的聚焦效應,成為舉辦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巨大、最佳傳播載體;第三,大幅度增加了旅游業的外匯收入。奧運會期間,入境國際游客無論在住宿、交通、通訊、餐飲、觀看比賽,還是吉樣物、紀念品等旅游購物的消費水平都遠超平時,集中消費程度高,舉辦國外匯收入增量巨大;第四,改善與提高了旅游業的軟、硬件水平。舉辦奧運會所帶來的巨大投資規模效應,還極大地改善了舉辦國旅游基礎設施硬件的建設,創造一流旅游環境,旅游服務質量顯著提高,帶動了旅游行業水平的全面提高,促進了旅游業的進一步成熟與發展。
2.建筑業
舉辦奧運會需要大量高質量的比賽場館,同時,要對舉辦城市的體育場館、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進行修建,還需要建設大量的住房以保證舉辦城市新居民居住,改善原有居民的居住條件,建設一定數量的賓館飯店滿足游客居住,這將極大地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大大加快舉辦城市基本建設的步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新建筑不僅在設計上會獨具匠心,而且在質量上也將達到極高的水平,成為舉辦城市新的人文景觀,提升舉辦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3.制造業
舉辦奧運會對制造業的發展來說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生產制造與新設施相配套的各種設備和對原來可利用設備的改造,以達到奧運會的各項比賽的基本要求;第二,由于奧運會是對全球進行電視轉播的,因此,通訊器材方面的需求不僅數量巨大,而且,技術含量要求極高:第三,是與奧運會的各項比賽息息相關的體育比賽器材、運動服裝、健身器械等的開發與制造,與奧運會有關的多種多樣、數量眾多的紀念品等等。奧運會也為各種與其相關的產品和設備的制造和銷售提供了商機,促進制造業的發展。
(二)間接影響
1.提高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就是人類自身在經濟生活中獲得收益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指勞動力質量?;I備、舉辦奧運會必然要開展很多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公眾對體育的認識,掀起全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高潮,也會引起青少年,乃至全社會極大的關注,便于形成正確的、有利于開展體育活動的輿論導向,提高人力資本,間接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舉辦城市經濟發展。同時,舉辦奧運會使舉辦城市匯聚眾多國內外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的集聚會給舉辦城市帶來許多先進的理念,有利于帶動舉辦城市自身的人才培養,加速舉辦城市國際化的進程。
2.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區域經濟發展有兩個基本的目標:即經濟的增長和區域平衡。這兩方面對奧運會舉辦城市和其周圍城市的經濟發展都是必須的。歷史上看,能夠申辦、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一般都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或大城市,是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經濟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否則,則根本不可能舉辦向奧運會這樣規模巨大的社會活動,由于這些城市的經濟基礎本身就比較好,如果借助舉辦奧運會對城市的經濟功能作進一步的提升,舉辦城市完全可以成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極,在籌備、舉辦奧運會的過程中,甚至在奧運會舉辦之后,還能對其周圍的其他城市的經濟發揮較強的輻射力,實現通過舉辦奧運會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目標。
三、總結
我們應該做到注重舉辦奧運會的經濟效益,在首先關注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加大政府對奧運會的政策性投入,使來自各方面對奧運會的資助能獲得一個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從而吸引多方投資。要科學預算、合理投資、強化監管,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集中有限的資金,保證奧運會所需工程的建設,使奧運會順利舉行。同時,舉辦奧運會應該根據中國的實力,實事求是,客觀地對待奧運會產生的經濟影響,讓奧運會成為促進中國、北京市發展的契機,成為促進中國人民可持續發展的良機。不要,也不應該追求任何不切實際的奢華,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