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麗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121-01
摘要 攀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人們身體的鍛煉,培養人們的探險能力,激發人們對自然探索的熱情。同時攀巖存在著很大的危險性,對于人們的生命產生成脅。風險在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在體育領域也不例外。攀巖活動有著很大的風險。存在風險就要有風險識別的意識,采取有效的措施規避風險。文章中分析攀巖活動經營中的分析,并且提出風險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給攀巖活動經營的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攀巖活動經營 風險管理 有效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攀巖場館設施不斷增加,攀巖設施產業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同時在攀巖經營活動中,由于缺少風險管理意識,缺少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導致諸多訴訟案件的發生。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任意的細節,都會給經營者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活動經營管理者應當加強風險管理,解決攀巖活動經營中的風險問題,促進我國攀巖經營活動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一、攀巖運動和設施經營存在的風險
攀巖活動經營中,風險管理是重要的內容,并且非常的繁瑣、復雜。在實際風險管理中,需要做好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風險。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攀巖活動經營管理人員需要進行風險的分析和確認,通過分析經營政策和程序,根據相關的事故調查報告,和相關的攀巖人員和教練交流,明確自己組織攀巖活動面臨的風險,并且將其一一列出。不同的攀巖活動面臨著的風險有所不同,但其風險因素基本相同的。如管理方面因素,運動項目選擇、應急計劃、員工培訓、安全監督運動員身體情況等。場地、器材方面因素,設計、安裝、檢修以及保養等。結合攀巖活動經營的實際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第一,自然因素造成的風險。水災、火災以及暴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攀巖組織的損失,如攀巖場地、設施以及器材的破壞,攀巖比賽、表演等活動的中斷、延誤等造成的損失;第二,非過失性公共責任帶來的風險。此種風險主要是認為因素帶來的,如攀巖產品不合格導致的賠償,攀巖合同責任的相關賠償和攀巖暴力等人身攻擊等帶來的賠償;第三,過失性公共責任造成的風險。主要是攀巖組織管理不當刀子損失和賠償。如場地維護不善,應急計劃不合理等導致人身傷害賠償。員工缺少有效培訓,內部缺乏監督,領導等管理不善等導致的賠償損失。
二、攀巖活動經營的風險管理有效措施
風險管理主要是根據攀巖活動經營中面臨的財務損失和人身傷害情況,采取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形成有效的風險管理技術組成。通過風險管理保證保障程度一定的情況下,風險管理成本最小;風險管理成本一定時,其保證程度最高。
(一)攀巖風險的有效規避。攀巖設施經營活動中,意外的發生頻率較高,并且傷害性較大,風險損失度較大,因此,針對此種類型的風險,應當采取有效的規避策略。在風險規避時,需要避免風險出現的行為和條件,將其損失和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零。風險避免是最為徹底和簡單的方式。攀巖經營中盡可能不舉辦對攀巖設施造成損害較大的活動,不舉辦需要使用安全隱患設備的活動,如攀巖的跳動性難度大的表演等。舉辦的活動導致設施受到損壞或者造成法律訴訟,是不夠慎重的。針對此種危險類型的比賽,盡可能避免舉辦,不舉辦此種活動,能夠避免高損失度風險的發生,實現風險的有效管理。
(二)風險的轉移。針對一些意外發生頻率中等的風險,可以采取風險轉移的方式。第一,購買人員傷害責任險。攀巖活動中,攀巖參與者或者員工,由于攀巖設施的多方面因素,導致損害的發生,可以進行適當的賠償所求。傷害不只是身體傷害,同時也包含個人聲望、情緒等。如攀巖活動的打架行為、管理人員驅除場內不法人員等,導致其他攀巖人員無法欣賞比賽造成的損失;攀巖場地清除不徹底,導致衣褲破損等;第二,購買財物保險。攀巖場地內的設施和設備需要很大的投資成本。在攀巖活動中,風險隨時可能發生,造成運動場地、攀巖設施以及設備等出現損壞,因此財物保險非常有必要。主要包含有兩種類型的保險,一是列舉事故保險,保險理賠范圍是保單內列舉的事故。二是全險,保險理賠范圍是全部的事故內容;第三,風險的轉移方式。攀巖風險轉移方式主要有棄權和免責權,簽訂相應的合約和賠償協議。第一種,相關的責任人員承擔自己過失行為造成的損失;第二種,和參與人員簽署相應的免除責任協議,使得事故的可能受害者放棄追究攀巖經營活動責任,此種協議應當合法。第三種攀巖經營活動管理者和租用設備著簽訂相應的協議,如果出現損害,租用設備這承擔責任。
另外,在攀巖活動經營的風險管理中,還可以采取風險保留和降低風險的措施,實現風險的有效管理。
三、結語
總之,隨著攀巖活動經營的發展,其風險的發生不可避免。根據風險發生的條件和行為,加強風險的管理,降低攀巖活動經營中的損失。在風險管理中,加強風險的評估,根據風險等級確定風險管理措施,采取風險避免、風險轉移、風險保留和降低風險等有效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