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誠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173-02
摘要 從大學生足球運動員一般人格特征出發來探討大學生成才的元素。具體做法是奠定大學生的精神文化力量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其積極的心態,為大學生的成才教育打造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人格特征。
關鍵詞 大學生足球運動員 人格特征 成人教育
體育教育必須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人格精神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夠起到培養大學生足球運動員成才的作用,真正達到造就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目的。
一、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人格特征
大學生足球運動員是一個活潑的群體。他們在大學階段進入足球訓練的生活中,與社會的聯系較少,而學習的目標也十分清晰。大學生足球運動員與同齡人相比有著不同的人格特征,他們在足球的訓練上敢于競爭和拼搏,不怕矛盾和困難,將榮譽看著自己的努力的方向。但是總體而言,由于大學生足球運動員沒有受到完整系統的體育知識的教育,對社會和生活的認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這種人格特征對大學生的一生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
大學生足球運動員在學習之際,如何才能夠順利完成學習的同時也能夠訓練足球技能呢?這是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培養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人格,使其養成符合社會規范并能夠很好融入社會的人格特征。這需要加強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成才教育,按照大學生成人成才的特征,結合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的特殊人格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使其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大學生足球運動員人格特征分析的意義
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都有這樣的感受:大學生足球運動員是不愛學習的人群。這種感受對教師而言是真真切切的,但未必是符合實際的。為什么這么說?教師應該看到,大學生足球運動員接受教育需求有兩個層面:其一是“成人”教育;其二是“成才”教育。所謂“成人”教育就是要將運動員培養成為一個人格健全、思維正常并且能夠融入社會生活的人。而所謂“成才”則主要指能夠進行創造性工作并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才。這兩個層面從本質上說是一致的,是并不矛盾的。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由于需求的不同,“成人”與“成才”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錯位,也是很自然的現象。對大學生足球運動員來說,他們的成才目標其實早就十分明確了,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達到最高水準,這樣就決定了他們潛意識中排斥其它的成才目標,甚至認為其它成才目標都是對既定目標的干擾,而不是促進。
那么,“成人”和“成才”教育意義是什么呢?成人教育指的是要將受教育對象培養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如果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由于長期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又處在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呈現了欲望下降的態勢,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又較為狹隘和片面。這時如果教師一味的強調文化知識的重要,而不顧及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現實需求,這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不利于其正確理解社會和正確理解生活的,當然也就不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大學生足球運動員人格教育具體做法探討
面對存在的種種問題,體育和教育主管部門都高度重視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培養,并探討了高校與運動隊聯合培養提高運動員素質的種種途徑,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高校有著自己的學術追求,往往將高水平運動員當作金牌的選手看待,很少將其當作一般大學生看待。面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具體做法主要有抓住成功人生教育,帶動成才教育,促使大學生足球運動員全面成長。
什么是成功人生?成功人生是指人的一生就個體層面而言活得輕松、自由、愉快、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就社會層面而言則是做一個有社會價值的人,成為一個人生態度積極,自立于社會,適應社會需要和發展的有用的人。更高層次的成功人生則是指能夠為人類、為國家、為民族、為單位獲得榮譽,成為社會名人、歷史名人,或者說成為立功、立德、立言的典范人物。具體進行成功人生奠基教育的做法為:
(一)奠定精神力量,追求高遠的教育目標
人因為有精神的存在,才超越了動物的本能,而獲得了自由。因此,通過教育手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奠定精神力量是學生成功人生的基本品質也是教育的本質。學校要基于這種考慮,在對大學生足球運動員進行成功人生奠基教育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追求高遠的教學目標,著眼于學生的未來。以中華體育精神為支柱,樹立以愛國奉獻、團結協作、公平競爭、拼搏自強、快樂健康的價值標準,在訓練比賽中領會團隊合作的價值樹立合作意識、拼搏意識。
(二)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積極的心態
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成長,不僅需要頑強拼搏,發揮潛能,更需要—種自主意識和積極心態。積極的人格有助于個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情景。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無論在訓練中還是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失敗。一是運動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二是文化學習困難大。所以培養他們的抗挫性,樹立積極的心態尤其必要。我們從下三方面著手培養:
其一,提倡激勵教育,增進積極體驗。一個抱有積極態度的人,遇到事情也一定會采取積極的行為,積極的行為有助于產生有益的結果。如何讓學生養成積極的心態,學校應該針對性采取一些教育方法。理念上,積極開展愛的教育。通過愛的教育和輕松活潑自由的課堂以及精心設計的第二課堂活動,給學生以溫暖和安慰,不斷讓學生產生積極的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讓學生感受到一次微小的改變帶來的積極體驗,從而不斷促進自信力的提升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尊,樹立自信。人都有一種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需要,這種需要既是避免生存環境帶給人的傷害與壓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個體發展的基本力量。心理學告訴我們,具有良好自尊的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指導和自我監督,能有效地應對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挑戰和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我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引導。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感。在訓練中,在教學中遵循樹立學生信心的教育原理,為學生創造成功的體驗,以達到能力培養的目的;二是通過成功的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價值感。
其三,奠定文化底蘊,提高綜合素質。文化育人,是學校成功人生教育的主要環節。為此,學校應該首先注重從校園文化建設人手,確立以人格精神為內涵的素質教育。其次,開展經典誦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多讀多記中華經典古詩文,扎好中華文化之根,打牢做人、做事之基。這樣有利的活動能夠奠定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良好行為習慣,抓住養成教育的關鍵。
四、結語
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人格特征分析對于大學生的成才成人之路十分關鍵,學校不僅要讓學生領會到樹立正確人格精神的作用和意義,也要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培養大學生足球運動員的綜合素養,讓他們不止是在體育技能上擁有優秀的表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也能取得進步,讓大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