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時代,擁有健康體魄是每個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基礎,體育教育即是培養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并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現階段,在中學體育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和過程有所偏差。本文將簡單分析這些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對有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素質教育;問題措施
一、 引言
素質教育注重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注重對學生多方面的培養,如心理、身體、文化、勞動技能和能力的培養等等,同時彰顯學生的個性的發展、追求個人潛能的發揮,以能夠全面契合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現實需要。在素質教育中,中學體育教學是其重要組成。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對體育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即引領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現階段,立足于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想要引領學生形成自覺的運動習慣,助力終身體育,尚存諸多現實瓶頸需要我們著力突破。
二、 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1. 教育觀念仍難改變: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學校的領導都將升學率視作學校發展的命脈。所以從戰略的高度來重視“主科”,如語文、數學、外語等等,而對跟升學聯系不緊密的“副科”,如音樂、美術、體育的等,重視的程度明顯不夠。在他們看來,副科的發展無所謂,只是主科學習之余的一種填補,根本就不用下大力氣去抓。到了期末或者是升學的最后階段,體育課就被拋之腦后,能不上就盡量不上,給文化課讓出足夠的時間。
2. 缺乏完善的體育設施:從目前來看,很多學校的體育設施都不夠完善,很難契合素質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受到投入有限和資金來源不足的影響,盡量政府抑或是上級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學校建設足夠的場地,配備足夠的體育設施來切實滿足體育教學的現實需要,但是學校在此方面還是捉襟見肘,無法真正執行到位。偏遠落后的農村學校,支撐基本教學的教學設施都無法配備齊全,體育教學設施的完善更是無從談起,造成體育老師教學成“無米之炊”。
3. 教師基本素質較低、教學過程弊端較多: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其中,前者涵蓋文化和專業兩大素質。從專業素質來看,很多中學體育教師還需進一步提升。在教學活動的組織環節無法講解準確到位,在動作示范上甚至會出現錯誤的動作。從其政治素質層面來審視,中學體育教師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教學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觀念都在漸趨提升,對在中學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但是其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理解還不夠縱深,教育的主動性欠缺。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教學思想還是教學觀念都稍顯單薄,缺乏全面性,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教學方法和模式比較死板,體育課缺少活力,死氣沉沉,基于此,素質教育的有效推進絕非易事。
4. 升學考試計分制度的影響。針對中學體育,現行的升學制度對其的要求聚焦兩方面,第一,在升學考試中體育考試不計入升學總成績;第二,在升學考試中,體育課雖計入總成績,但分值很小,對總成績影響不大,將學生學習重心轉移到文化課上。另外,不容忽視的是,體育考試科目在中考中不能做到及時有效更新,設置上也無法彰顯合理性,很大一部分學校將教學內容局限在考試內容上,與教學大綱的教學無法契合,這樣一來,學生體育素質的發展難上加難。
三、 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素質教育質量的措施
1. 更新教學理念:針對體育教學,我們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單純地認為其只是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其他方面的開發根本就談不上。這是認識的誤區。體育教學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在開發學生的大腦、培養健全的人格方面都發揮巨大的作用。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需要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科學地認識體育教學重要性,從其價值、作用和效果等層面做深入解讀,讓體育教學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巨大作用。與此同時,學生的活動意識的培養也要列入教學內容之中。體育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以素質教育之理念為核心,借助多媒體和網絡的優秀資源,將全新的教學模式融入實踐教學之中,拓寬學生的視野,優化全新的知識體系,助力體育教學的創新與突破。
2. 創新體育考試及評價的方法:在體育考試創新層面,要堅守下面的原則:其一,助力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二,全面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三,不給學生考試施壓,切實減輕學業負擔。在考試內容層面,要彰顯基本性和隨機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正常身體狀態和學習狀況科學地反映出來。同時,旨在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在鍛煉項目的選擇上要有難度上的合理把握。從評價方法層面來審視,激勵原則的作用不言而喻。漸趨淡化選拔與甄選,讓激勵原則引領中學體育教育,助力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3. 積極提高師資隊伍素質:體育老師的素質直接作用于其工作質量,同時,對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源于此,有必要全面推進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的培訓工作,讓體育教師在對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中,更新知識體系,緊緊扣住體育教育發展的脈搏,全方位提升專業素質和教學水準。毋庸置疑,培訓工作任重而道遠。在實踐中,培訓內容要彰顯實效性,要注重理論與實踐兩相結合,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
四、 結論
從傳統體育教學來審視,在助力學生個體發展和體育素質的全面提升上尚存很多亟待改進之處。現階段,立足于素質教育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初中體育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讓體育教育發展成為文化教育的堅強后盾,助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健康堅毅的性格,為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門和學校、老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多措并舉,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突破中學體育教學的現實瓶頸,助力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周酉.漢中市城鎮初級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問題與改革對策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7.
[2]謝中瑞.大連市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楊巨才.談中學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2):206.
[4]黎虎清.素質教育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232.
作者簡介:曹瑋,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