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幼兒園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生活化、有效化、綠色化、層次化、多樣化進行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打擊樂;材料;投放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提供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歌唱、表演等藝術活動。”我們知道,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弱,但小班是幼兒音樂培養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時期,為此我們精心為小班幼兒創設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音樂區域,投放不同類別的打擊樂器,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敲敲打打玩玩樂樂中激發音樂表現與創造,促進音樂發展。
一、 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生活化
當區域時間慢慢逼近的時候,每個游戲區域內也慢慢聚集了喜歡這里的孩子,孩子們很天真,都想要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有那么一個區域不一會就聚集了非常多的孩子,于是我想要去了解一下孩子們的想法。我詢問一個孩子:“小朋友,這個音樂區已經有這么其他小朋友了,你為什么還是要堅持玩這個區域呢?”小朋友很開心地說:“今天我來得很早很早的,就為了等時間到,所以好不容易才能有位置,之前因為每次都因為沒有位置所以不能玩”,聽著回答看出了他的執著于是我又問道:“你那么想要在音樂區玩是為什么呀?”,孩子也很興奮就著音樂區的“小樂器”說:“我喜歡這些瓶子和罐子因為敲打發出的不一樣的聲音,很好玩,也很好聽”。隨著時間音樂區的滿座,大家都非常有序也非常熟悉般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樂器”,“小樂器”中有用裝著不同東西的小酸奶瓶,也有能敲出不同聲音的玻璃瓶,還有簡易的用奶粉瓶做成的小鼓,其中一個小朋友還打開了音樂。隨著音樂的響起,孩子們仿佛在開始著一場屬于他們的音樂會,交換著玩著不同的樂器,有的小朋友還開始隨著音樂擺動著身體,時間是有限的,有些小朋友還沒有玩到一些想要玩的“樂器”,說著明天要更早。
根據以上音樂區的例子可以看出幼兒非常喜歡該區域游戲活動,“創設有價值的音樂區域游戲”是我們音樂區開展的重要內容,《綱要》要求選擇的材料貼近幼兒生活,組織開展的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幼兒每天早上爭先恐后的積極參與該區域游戲,體現了活動區生活化的目標要求。
二、 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有效化
為了增強該區域的吸引力,我們首先是裝飾音樂區,創設美的環境,精心布置出簡單美觀的舞臺,地上也鋪上溫馨漂亮的地毯,設置了小話筒、舞臺道具,表演服裝、裝飾物等讓這一區域活動區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選擇適合小班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強,有歌詞有情節,能夠一邊表演一邊演唱,充分激發和保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觀看圖譜和創作圖譜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興趣;同時我們還投放生動的多樣化的打擊樂器,吸引幼兒在溫馨、輕松的氛圍下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能積極主動地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感受打擊樂合作表演帶來的快樂。
三、 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綠色化
想要完成一個屬于孩子們的音樂世界,樂器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小朋友而言,材料往往就是讓他們產生興趣和意愿的源泉,因此選擇孩子們熟悉的材料來制作“樂器”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往往能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玩這個”的想法。而在打擊樂器材料的選擇上,我們特別注重材料投放的環保化,如我們在音樂《大雨和小雨》活動中,我們請家長協助收集廢舊物品礦泉水瓶、沙子、石子,清洗干凈做成的石子瓶代表大雨,沙子瓶代表小雨,也有一些家長和幼兒創意制作,用大豆瓶代表大雨,小米瓶代表小雨都可以;我們在音樂《過家家》打擊樂活動中,請家長收集廢舊鍋碗瓢勺等餐具,清洗干凈來當作打擊樂器等,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打擊樂器,在選擇打擊樂器的制作方面,我們一方面注重廢舊物品的再利用,體現材料的環保化,另一方面,我們也做到對材料投放的嚴格把關,保證選擇的材料制作的打擊樂器無毒、無害、無危險,使幼兒在安全、健康的操作活動中快樂發展。
四、 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層次化
何謂層次化,其實顧名思義很簡單,就是將樂器由簡單到較難,由基礎到提升,慢慢地實現材料上的逐層變化。這樣的層次性不僅能讓孩子們慢慢提升自己的一種能力,也能讓他們體會到一種探索與發展的過程。從基礎的小樂器到難度慢慢提升的樂器操作,這樣讓孩子們產生到一種想要挑戰想要進步的想法。舉例而言,在小班的初期,先投放鈴鼓引導幼兒先用一種樂器為音樂敲擊節奏,在學習鈴鼓演奏的基礎上,我們再循序漸進的有一種樂器到兩種到多種樂器投放,在音樂的投放上也是先選擇簡短的音樂到稍長然后到復雜的音樂,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經驗水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體現遞進性的目標。
五、 打擊樂活動區材料投放多樣化
材料提供的多樣性能夠從以下兩點說明,首先在音樂區樂器的選擇和配置上,有盡可能地選擇多種不一樣的材料制作不一樣的“樂器”,這樣也能盡可能孩子們的不同需求,也讓他們體會更多不一樣的東西。并且這些材料資源的使用不是單一性的,在不同階段的小班到中班,可以使用這些不一樣的樂器來開展一場音樂的比拼。
材料的選擇以及“樂器”的制作并不是隨意性的選擇,需要根據孩子們的一些想法,意愿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去挑選制作。并且不是做完一些就可以完成所有,為讓孩子們感受到挑戰與進步的感覺,就需要據實際情況不定期的更換一些材料以滿足需求。其中在材料選擇的方面,需要考慮的首位就是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要不斷挖掘活動和游戲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不是為玩而玩,而是能夠通過游戲將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出來,并且還能夠一定程度上的培養孩子在視覺、聽覺以及操作能力,通過打擊樂活動區的設置來完成對孩子們一些能力的提升和培養,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與成長,在屬于他們的音樂世界中逐步成長。
作者簡介:劉青敏,河南省鄧州市,鄧州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