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化學中,化合價幾乎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特別在氧化還原反應和電化學基礎的學習中,化合價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準確標出相應元素的化合價,是學習相關知識必備的能力。
關鍵詞:化合價;共價鍵;共用電子對
在高中化學中,化合價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判斷、電子轉移的數目等,都必須用到元素的化合價。另外,電化學中,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路中轉移電子的情況、電極質量變化等的計算依據都是化合價,化合價是學習相關知識的基礎。涉及化合價的題型在高考中經常出現,比如2016年全國Ⅱ卷中直接考查NaClO2中Cl的化合價,2013年全國Ⅰ卷中也考查了LiCoO2中Co的化合價。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處理化合價問題:
一、 記住常規元素的化合價,變價元素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
初中化學中我們已經學過大部分元素的化合價,比如堿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見化合價為-2價,根據物質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即可算出NaClO2中Cl的化合價為+3價,LiCoO2中Co的化合價也是+3價。
二、 根據元素的非金屬性確定物質中的化合價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增大,元素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同一主族,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在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共價鍵時,共用電子對偏向非金屬性強的元素,所以非金屬性強的元素顯負價,非金屬性弱的元素顯正化合價,比如反應BrCl+H2O
HBrO+HCl,如果對化合價規律不熟悉,容易得出HBrO是氧化產物,而HCl是還原產物的結論,實際上在BrCl中Br非金屬性比Cl弱,Cl為-1價,Br為+1價,所以該反應為非氧化還原反應,不存在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
在某些離子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如CN-中,因為N元素的非金屬性更強,所以N為-3價,C為+2價,在反應2CN-+5ClO-+2H+N2↑+2CO2↑+5Cl-+H2O中,N2和CO2都是氧化產物。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般情況下,O元素的價態為-2價,在過氧化物中也會出現-1價,但在O和F形成的化合物中,F顯-1價,O的價態為+2價,如反應H2S+4O2F2→SF6+2HF+4O2中,O2是還原產物。
三、 根據共價化合物中價鍵情況確定化合價
在共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往往跟元素參與成鍵的數目有關,即與共用電子對數有關。比如CO2中,C參與形成四對共用電子,且共用電子對偏向O而偏離C,所以C顯+4價,每個氧原子參與兩個共價鍵,所以O顯-2價。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NH3中N顯-3價,H顯+1價。根據上面的方法,能夠確定大多數共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但是,如果僅僅根據成鍵數目,部分化合物中元素價態并不符合此規律,比如在H2O2中,O仍然參與兩個共價鍵,但O的化合價為-1價,N2H4中N參與三個共價鍵,但N顯-2價,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有機物中碳元素的價態,有的是整數,如CH4中C顯-4價,HCOOH中C顯+2價,有的算出來是分數,如C3H8中,C的價態為-83價,甚至在部分有機物中,C元素的價態出現了0價,如C6H6O6,C2H4O2中,C均為0價,為什么出現以上情況呢?
我們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上述物質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非極性鍵中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所以不會導致原子帶電,也就可以理解為非極性鍵與元素化合價無關,化合價只與偏移的共用電子對數有關,比如N2H4中,每個氮原子參與3個價鍵,但只有N—H鍵中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所以N就是-2價而非-3價。同樣的方式可以看出CH3CH2CH3中中間的C顯-2價,兩端的C顯-3價,-83價為其平均價態。
四、 一些特殊的化合價
在中學化學中,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情況外,還存在一些較為特殊的情況,比如Fe3O4,部分資料解釋為鐵Fe顯+83價,實際上應該將Fe3O4,改為FeO·Fe2O3,所以Fe3O4,中一個Fe顯+2價,另外兩個Fe顯+3價,類似的Pb3O4,也可以改為2PbO·PbO2。Li2Ti5O15中有7個氧原子顯-2價,其余8個顯-1價,即存在四個過氧鍵。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教育室等編.無機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349-354.
[2]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13-15.
[3]曲一線.5年高考真題詳解[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5):5-12.
作者簡介:許建松,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