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鷗
(永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零陵區城鄉規劃分局 湖南永州 425000)
永州、零陵一地兩名,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位于湖南南部的瀟湘二水交匯處,與廣東、廣西接壤,是楚粵瀟湘流域重要節點城市。永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擁有數萬年人類活動史,5000年農耕文明史,2000多年城市發展史,是歷史上湘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楚粵通衢,漢唐名郡,瀟湘之源,山水綠城”的美譽。198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12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品質活力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決策部署,在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住建廳、省文物局等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申報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申報基礎和條件得到有效夯實。2016年12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將永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零陵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力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建設工作有序開展。為科學處理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建設的關系,實現保護和開發利用并舉,促進零陵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零陵區委、區政府堅持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重點的城市建設,擦亮永州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在突出保護的前提下,實現歷史文化和資源的綜合利用,著力發展古城文化旅游,實現地方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永州、零陵一地二名,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其歷史文化悠久,底蘊豐厚,遺存豐富。歷史上燦爛的文化鑄就了城市的文明,形成了零陵有別于其它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個性,構成了零陵獨特的“山、水、洲、城”的城市風貌。因此,在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推進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弘揚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內涵[1]。
重點加大對柳文化、懷素書法文化的保護、挖掘和利用,同時對零陵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如張飛、黃蓋、蔣琬等的深入挖掘,融入到零陵的城市建設和文化旅游當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零陵在歷史上是“千廟之城”,歷史上宗教文化十分繁榮,以唐朝為盛,香客云集,絡繹不絕。因此,在歷史文化保護中應加大對宗教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恢復“千廟之城”,以武廟和法華寺為核心景區,打造千年朝圣地,增加零陵的靈氣和人氣。
對永州八記、八愚等遺址進一步考古發掘和論證,保護永州八記、八愚等遺址本體和其歷史環境,再現柳宗元筆下獨特的歷史性山水自然景觀,彰顯城市特色。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選擇合適的文物建筑或歷史建筑等物質文化載體,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和傳承,如鐵藝、編織等手工藝的傳承,零陵漁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百家宴和婚嫁文化發掘和弘揚等[2]。

圖1 清代零陵縣城廂略圖
在對歷史文化區采取保護措施的過程匯中,應注重對其整體環境實施有效保護,針對各種位于區內部的建設,應注重始終抱著嚴謹的態度,盡可能的保持各種歷史建筑原貌的完整性,在整修時也應注重“修舊如舊”,且應確保其立面外觀不發生改變,針對新修建的建筑,應嚴格依照相關的要求,對其顏色、屋頂以及材料等加以科學控制,促使其可以和周邊的整體環境相互協調。此外,對庭院、公園以及廣場的保護也應提起應有重視。
具體而言,應加大對柳子街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柳子廟、零陵文廟、武廟、大西門古城墻遺址、東門古城墻遺址、朝陽巖、廻龍塔等國保單位以及省保、市保、區保單位、歷史建筑的保護力度,按照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則,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各級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和修復工作,保護城市文化之根,為零陵古城的景點景區建設提供文化載體。

圖2
進一步挖掘瀟水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永州八景、八記遺址,古橋、古碼頭、古驛道等歷史文化遺存,以及瀟水與永州古城的關系,保護和延續歷史城區傳統格局和風貌,保護與古城密切相關的山水環境。同時將瀟水歷史文化融入到瀟水兩岸的景觀建設當中,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內涵。
瀟水歷史文化風貌區是城市文化的亮點之一,應注重對其及周邊各種歷史文化以及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建設等,且在實施具體的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將瀟水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文化內涵良好的突顯出來。
邀請國內一流的策劃團隊,高起點做好大零陵古城保護和綜合利用策劃,遵循保護為主,利用并舉的原則,對大零陵古城范圍內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深入挖掘,明確保護的重點范圍、內容和措施,在突出做好大零陵古城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綜合利用策略,將大零陵古城范圍內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景點景區進行有機串聯,功能實現互補,進行差異化運營,將古城文化與旅游項目深度融合,實現古城旅游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做好與湘、粵、桂省際旅游資源的整合及省內、市域范圍的旅游資源整合,實現優勢、體驗互補,打造湘、粵、桂旅游線上的黃金驛站,大湘南旅游度假中心和永州旅游的龍頭、集散地[3]。
現行永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于2013年編制,于2014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審批,至今已近5年,且新一輪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已于2017年底編制完成,并已經省住建廳審查通過,正在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根據《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城鄉規劃法>辦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的相關規定,今年可啟動《永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4-2020)》(2013修訂)的修編和柳子街等三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編制,目前柳子街等三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已完成規劃招投標,已完成初步方案。

圖3
委托高水平的文物保護規劃隊伍,高質量做好柳子廟、朝陽巖、廻龍塔、大西門古城墻遺址、東門古城墻遺址等國保單位和省、市、區各級文保單位的保護規劃,科學合理劃定名級文保單位的保護范圍,保護內容和要求,規劃管控措施,以指導各級文保單位的保護和管理,并與大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相融合,將各級文保單位建成歷史文化景點。
同時,邀請國內高水平的規劃和旅游設計隊伍,高質量做好東山、懷素景區、西山柳子景區、萍島文化園景區、張飛公園景區及永州八景八記、東門城墻、南門城墻等歷史文化景點規劃,科學合理規劃好旅游線路,將古城各景區景點有機串聯,形成古城文化旅游的整體效應。
①做好瀟水風光帶、愚溪景觀帶規劃,充分挖掘瀟水、愚溪兩岸的歷史文化,融入到景觀建設當中,有效提升零陵古城周邊景觀環境,同時策劃水上游樂項目,豐富零陵古城旅游文化體驗內容;②做好朝陽公園游樂園項目的規劃,規劃建設親子樂園、雅俗共享的大型運動體驗游樂園,作為零陵古城文旅項目的補充;③做好西瓜嶺森林公園(瀟湘古鎮)項目規劃,規劃建設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生態養生、運動康養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文化園,同時在瀟湘二水匯合處策劃體現地方民俗風情的大型實景情景劇,如印象瀟湘系列或千古情系列,做為零陵古城旅游的引爆點,吸引和留住游客在零陵停留體驗零陵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風情,與零陵古城文旅項目遙相呼應,功能互補。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
零陵古城文化旅游項目作為永州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項目的核心部分,要進一步發揮零陵古城文化旅游項目的龍頭作用,把零陵古城文旅項目建成永州城市的會客廳,結合東山景區、萍島、朝陽公園及永州之野精品旅游項目,共同引爆永州的文化旅游。同時加快瀟水風光帶的建設步伐,策劃串聯永州“八景八記”的水上休閑觀光旅游項目,在瀟湘二水匯合處策劃大型的“印象瀟湘”系列或“千古情”系列情景劇,展示永州地方民俗風情,留住游客,為其創造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旅游體驗,將大零陵古城打造成為湘、粵、桂區域旅游的集散地和黃金驛站,引領零陵乃至永州文化旅游大發展大繁榮,從而促進和拉動永州地方經濟的發展。
加大零陵古城周邊環境的整治,提升街區周邊的綜合環境質量,加快對柳子街、解放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沿街立面和環境景觀進行整治,規范廣告牌、燈箱等構筑物的管理。對柳子街、解放南路、老埠頭的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進行搶救性保護修繕,對傳統風貌建筑外立面進行整治。在保持街巷界面情況下,改善歷史文化街區的給水、排水、電力、電訊、消防、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的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對歷史文化的靈魂和精華保護提起應有重視,并可以在良好突顯地方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礎上,積極創新,促進城市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加強對歷史名城的保護和綜合利用,不僅有助于推進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更好的打造新時期背景下的歷史文化名城,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更好地促進保護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