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吳樂珺 本報記者 褚大業 ●顯揚
美國當地時間12日上午,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蔚來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跌4.15%,報6美元,至本報截稿時回升到6.26美元。《環球時報》記者在北京的蔚來中心參加該公司的上市活動時,截至活動結束,股票第一筆交易一直未能成交。彭博新聞社認為,蔚來汽車看起來像電動汽車,但不是特斯拉。考慮到特斯拉的生產問題,蔚來從“希望”到“制造工廠”的轉型可能不會順利。
據路透社12日報道,蔚來汽車將IPO價格定在6.25美元,位于6.25至8.25美元價格指導區間低端。最終公布的定價為6.26美元。此前,蔚來的招股書顯示,計劃籌集約18億美元資金。但后來該公司更改招股書,預計籌集資金不超過15.18億美元,與之前的目標金額相比縮水近3億美元。
蔚來汽車IPO的時機并非“良辰吉時”,內外環境都令投資者興趣不足。英國《金融時報》稱,蔚來汽車累計凈虧損人民幣109億元,最近幾個月又因電力耗損、制造缺陷、交付延遲等問題受到詬病。路透社稱,蔚來汽車此次IPO之際,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涉及針鋒相對的關稅,打擊了全球股市。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沃爾沃汽車母公司吉利汽車因擔心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可能損害其估值,暫停赴瑞典IPO的計劃。
成立于2014年的蔚來汽車短短不到4年就“跑步”上市。除此之外,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稱,過去幾年在華爾街上市的美國公司通常已經運營了10年左右,但今年,一批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或計劃赴美上市。這些公司運營歷史短,結構復雜。例如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在美上市后股價一直不穩定,至少遭遇三起訴訟。成立于2014年的華米科技自IPO以來下跌近11%,成立近7年的優信累計下跌近39%。
“市場觀察”稱,這么多“年輕的”中國公司上市,是因為投資者希望在公司的早期增長階段進行投資。如谷歌和亞馬遜公司從科技股泡沫破裂中崛起那樣,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說不定也會有幾家脫穎而出,但是多數恐怕難逃從市場上消失的命運。▲
環球時報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