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象棋水平不高,但喜歡看別人下棋,那種車馬炮卒沖鋒陷陣,而“老將”不管你東西南北我自巋然不動于老巢的戰火紛飛的情景總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就覺得“老將”實在不簡單:憑什么你就能穩居于老巢而讓手下的士兵們拼搏廝殺?其中的玄妙之處卻沒有刻意去思考過。
有一次看無錫教育電視臺的“名家論壇”。臺灣著名管理學家曾仕強教授正在講企業管理知識,其中談到了對中國象棋的妙解,大意是說:一個高明的企業領導決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下屬能夠做的,絕不要插手去做;下屬不能做或做起來有困難的,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盡可能去做。正如中國象棋一樣,“老將”不用去拼殺,“老將”一旦出大本營,就敗了。聽后,筆者恍然大悟,他解開了筆者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中國象棋中的“老將”為什么可以穩居于老巢呢?
首先,他有一種調動車馬炮卒為他拼死效命的藝術(說它是藝術,因為他把這種本領運用到嫻熟,發揮到淋漓盡致),拿現在的話來說,是他善于調動下屬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的調動,源于他有一種平等的思想。在他看來,下屬沒有地位的卑賤,沒有職務的高低,只要有機會,只要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和能力,誰都可以成為勝利者。誰不希望勝利呢,誰不想為勝利而戰呢?調動積極性的成功也就成為必然。現在看來,這種平等理念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是多么的一致。所以,我們的班主任也應該具有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藝術,這種積極性的調動也應該源于我們平等的教育理念。反思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不平等的現象比比皆是,列舉三條:一是班主任和學生不平等,我是老師,你是學生,這樣必然會把自己凌駕在學生之上,哪來的平等?二是把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分為三六九等,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待遇”,把雙差的學生打入“冷宮”甚至“除之而后快”。三是“干部”和“群眾”的不平等,一方面,在班主任的眼中,學生干部是自己的左右手,所以很多事情都吩咐他們去做,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鍛煉機會;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學生而言,班級工作是少數人的專利—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不是我不想做,而是班主任不給我做,從而造成這些學生我行我素甚至和班干部、班主任作對。諸如此類的現象還很多,深究這一現象的共同本質,是班主任老師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沒有體現平等的教育理念,其結果必然是不可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班級管理必然無效。筆者認為,“解鈴還需系鈴人”,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妨去學學那“老將”,變少數人的班級管理為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式的管理模式,大膽地、充滿信任地啟用普通學生,就會發現,“他們是迷人的金子,同樣會放出燦爛的光芒;他們是點燃的火把,同樣會釋放無窮的熱量;他們是美麗的花朵,同樣是園丁的驕傲;他們是兵,更是車馬炮,同樣會廝殺于楚河漢界,為班級出力爭光。”寫到這里,筆者突然想到魏書生的班級管理經驗,他身擔那么多職務,一年要作那么多報告,上那么多公開課,沒有多少時間待在學校、待在班級、待在學生身邊,但他依然把兩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做得井井有條,把兩個班級的語文課上得順順暢暢。其奧秘不就在這里嗎?
其次,還有他那種“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能力。古今中外的許多杰出將領憑借自己非凡的能力,神機妙算,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所以,看似“老將”穩居于老巢之中不動,其實他一直在“運籌”,其中蘊涵的深奧而又淺顯的哲理對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具有很多啟示。一是班級管理要取得成功,班主任也必須具備“運籌”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諸葛亮沒有那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能力,怎么能“借”來東風呢?所以,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要積極參加學校和其他層面組織的班主任培訓活動,熟知現代班級管理的科學理論,加快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自己的領導水平,這才是做好“運籌”工作的基礎。二是“運籌”必須建立在搜集整理各種信息的基礎上。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掌握十分豐富的各種信息,而且掌握的信息要盡可能正確,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收集來的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才可以作出決勝的決策。在信息化的今天,一個指揮人員更要收集各方信息,然后才能為科學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同樣的道理,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也需要班主任老師收集掌握班級的各種有效信息,如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長、愛好、心理、優缺點等情況,學生的家庭情況,班級原有的整體水平等。要想掌握諸如此類的信息,需要深入學生、班級的實際,做詳細的調查研究工作,這是獲得正確信息的唯一途徑。從這個意義出發,要搞好班級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在掌握了有關的信息之后,還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學分析、思考過程,這就向班主任老師的能力、水平、方法提出了挑戰,班主任需要在新課程、新德育理念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提煉,才能達到嫻熟運用的藝術化程度。三是運、籌都強調了做事的計劃性、預見性。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必須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建立一個完整的計劃系統。魏書生老師在他的班級管理經驗中就強調了這個計劃系統,他認為在這個系統中要考慮三個內容:第一是按時間辦的計劃,概括為“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如開學前做什么、一個學期中要做什么、一月要做什么、一周要做什么、一天要做什么等,安全法制紀律教育安排在什么時候、對學生進行理想道德前途教育該安排在什么時候等都要有計劃;第二是按空間范圍內定的計劃,概括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如班級清衛工作、大掃除的分工、班級物品的管理與使用等,班級里的每一個人應該都有相應的事情,不要有人干,有人看;第三是偶發事件要制定預案和程序,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之所以成功也是如此,他可以像戰場上鎮定自若地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一樣井然有序地指揮好班級的繁雜工作。四是在運、籌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檢查監督,及時地進行反饋。如果僅重視計劃,而沒有檢查監督和及時反饋,這個計劃是無法得到真正實施的。所以計劃、監督和反饋如三駕馬車,缺一不可。在班級管理中,在“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基礎上,班主任老師要檢查落實情況,可以自己檢查,也可以委派某同學檢查;有些事情要經常檢查,有些事情可以進行抽查。針對檢查中出現的新情況,要不斷調整計劃和計劃實施的策略,正如高明的將軍要根據不斷變化的戰場情況隨時調整兵力部署才能取得勝仗一樣,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也應該這樣做才能達到對班級的有效管理。
最后,“老將”雖然是棋局的“一把手”,卻沒有任何特權,相反有許多規范約束著它只能在大本營按規定的路線行走;下面的車馬炮卒也各有自己的規范,如車行線、馬走日、象飛田、炮打隔山子、小卒子一去不復還……正是這些規范使它們各守其職,各盡其責,從而使得“老將”在楚漢相爭中能夠盡顯大將風度。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班主任這員大將要想在班級管理上達到游刃有余的藝術境界,也要重視班級的規范管理。要規范管理,首先要加強班級的制度文化建設,它是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從某種角度來說,班級是一個縮小了的社會,在建設法治社會的今天,同樣也需要加強班級的制度文化建設。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班情況的相關制度,但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制度的制定要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以班委會和班會的形式通過,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執行起來才有力度。二是要加強檢查和落實,一定要設置相應的檢查監督崗位和人員,明確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三是對于沒有按照班級制度辦事的學生,應該遵照班級的小立法依法辦事且要一視同仁,但在如何處理的問題上,筆者認為應該讓學生來討論決定,這既是新的德育觀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四是不僅要依法治班,還要以德治班,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營造積極、健康、向上、文明的班級氛圍。
方格之中盡蘊玄機,象棋文化博大精深,在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讓我們汲取這博大的象棋藝術,深黯這為將之道,提升班主任工作藝術,向班級管理要效率,為將班級打造成學生的精神家園而努力吧!
陸忠賢,江蘇省無錫市東湖塘中學校長、書記,錫山區優秀校長,錫山區教學能手,主張生活化課堂理念,努力架構“教材—生活—學生”為一體的生活化課堂,教人求真,學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