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帆
摘要:《秀才來了》在山東公共頻道開播,它以“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解讀視角引起了業內和廣大觀眾的關注,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分析討論,構建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節目創新平臺。文章對《秀才來了》的創新之處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及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創新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秀才來了》 新聞節目 主持人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秀才來了》是在山東公共頻道播出的一檔電視新聞脫口秀節目。以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為出發點,節目播出的新聞大都是民生新聞,偶爾穿插一些比較重大的國際動態和受歡迎的娛樂事件。在對新聞基本信息、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梳理之后,加入大量的對新聞本身的評價,同時通過與美女觀察團進行辯論,來找到解讀新聞不一樣的視角。
《秀才來了》采用“主持人+”的模式,即一位固定的主持人小昱擔任節目的主要主持人,在節目中同時又設置了嘉賓主持人的角色,即每一期都會由不同的主持人來與小昱搭檔進行節目的錄制,形成一種“鐵打的小昱,流水的嘉賓主持”的主持模式。這樣的主持方式能夠使節目時刻爆出新鮮感,而且不同的主持人擁有不同的思想,同時又能夠讓節目風格多元化。
《秀才來了》欄目的創新之處分析
“說”“評”結合,脫口秀新模式?!懊摽谛恪钡囊馑技粗缚诓耪故?,形容人言談舉止間能展現比較獨特的觀點,融入鮮明的個人色彩。隨著新媒體時代的迅猛發展,形成了新聞節目遍地生花的格局。作為對新聞節目播出形式的一種創新,新聞脫口秀節目在國內受到了熱烈追捧?!缎悴艁砹恕凡粏斡邢蛴^眾傳達新聞信息的“說”,還有引導受眾對新聞事件進行思考的“評”。“說”“評”結合,是《秀才來了》的一大特色。選取當下受人關注的熱點事件,在節目中把最準確、最詳實的事實提供給觀眾,在完成對基本信息進行敘述的同時,也會探討新聞事件發生的原因。主持人以比較中立的態度分析解決事件的各種可能辦法,從而在無形中完成對事實的評價。
節目板塊化分明,內容設計多元化?!啊缎悴艁砹恕饭卜譃槿齻€板塊,分別是“秀才有料”“秀才看榜”“秀逗劇場”?!靶悴庞辛稀笔且悦摽谛愕男问?,評說節目播出當天國內外發生的,比較受民眾關注的新聞熱點事件,主持人以幽默搞笑的主持風格,完成對新聞事件的點評。在當今微傳播碎片化時代,觀眾的耐心是有限的,“幽默+辛辣”,滿足了觀眾以相對輕松娛樂的需求來收看新聞節目,同時又把對事件的多維度、深層次分析展現在他們面前,完成了對娛樂的升華和拔高?!雹佟靶愣簞觥敝?,主持人和搭檔以麻辣小品劇的形式,完成對新聞事件的重述和再現,通過這一環節,觀眾可以輕而易舉的理清新聞發生發展的脈絡。同時,小品劇可以脫離節目本身單獨進行傳播,大大提高了節目播出的有效性?!靶悴趴窗瘛眲t是將當天各大視頻網站、社交平臺上最受歡迎的視頻,重新編排展現在觀眾面前,觀眾不用再自己費力去搜索。在各個環節,節目不時會插入打油詩來對整個新聞事件進行概括。如2016年1月18日一期的節目中,主持人以“紅頭文件網上傳,醫患糾紛成謎團。幾多周折似鬧劇,怎慰亡者靈在天”來對北大附屬醫院產婦死亡事件進行概括;以“風雪凄凄三九天,虛情假意人心寒。是非公道在人心,何必一味夸夸談”來諷刺湖北某中學讓學生手拿補助金拍完照之后又收回的現象。打油詩和新聞事件相得益彰,同時在傳播時也打上了自家節目專屬的烙印。
嘉賓主持+專家主持,設置觀察團。《秀才來了》主持不單只有小昱和西葫蘆,還會有嘉賓和專家的參與。主持人在主持時,首先對新聞信息進行描述,而后會詢問嘉賓的看法和觀點,在和嘉賓的討論爭辯中把事件的整個過程披露在觀眾面前。美女觀察團則代表了社會各界,對新聞有不同看法的受眾,觀察團代表觀眾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在節目中表達出來,各家觀點在節目這個自由市場進行充分交鋒。這個設置能最大程度地在觀眾心目中引起共鳴,觀眾觀看節目時會有一種置身現場的感覺,會從觀察團身上感受到濃濃的“自己人效應”,從而把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最后,專家會對各種觀點進行匯總分析,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主持人并不會對專家的觀點唯命是從,有時,主持人和專家也會爭論起來。同樣是在2016年1月18日的節目中,專家和主持人對“領補助拍照時微笑”這種行為看法不一,專家認為觀眾不必對此事小題大做,領補助拍照時微笑總比哭天搶地的好;而主持人則認為這是一種作秀,補助本身是國家財政撥款下發的,學校發給學生是應盡的義務。經過幾輪的較量,即便主持人沒有言明,觀眾也自然會得出對事件的結論。應當注意的是,節目中的評論并不是對事件本身做定性定量的判斷,而是以口語化、輕松化、調侃式地提出問題。
從《秀才來了》看電視新聞類節目主持人的創新
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節目模式要具有創新性?!爱斍拔覈男侣勵惞澞浚|化現象比較嚴重,對社會生活中發生的新聞事件,大家一擁而上,導致節目內容、形式、和解讀角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雷同現象。在快速閱讀的時代,對新聞事件的分析更多停留在表象上,新聞價值淹沒在節目對事件的瑣碎重復中。”②《秀才來了》找到了一條新型新聞類節目發展道路,在新聞性和娛樂性二者之間找到了平衡。借助新媒體技術提供的各種傳播手段,把新聞事件置身其中來進行分析傳播,方便觀眾從各種渠道收看節目,滿足了觀眾對于娛樂性的要求,同時,保留住新聞比較審慎的內核,沒有一味追求娛樂的形式化和庸俗化。新聞節目在對新聞進行報道時,要突破狹隘的節目模式,使觀眾在節目中找到認同感和滿足感,從而完成以節目為中心的人際網絡構建。
節目內容設計要多元化。《秀才來了》在節目內容設置中,不僅有新聞事件本身的信息,還有對事件的評論;不僅有傳統的視頻形式,還有把整個事件做成可視化的動畫或漫畫的形式播出;不僅有事件中利益雙方觀點的闡述,還有對民眾對事件看法的采訪……這一系列做法,使節目本身內容詳實,可看性比較足。如今的新聞類節目互動性不強,主持人一味以傳遞信息為主,并沒有觀眾的觀點或反饋呈現。在把握好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可以在節目中引進新元素,如主持人以口語化、聊天似的播報方式來拉近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新聞的故事性通過新媒體來呈現,突出新聞在觀眾生活中的指導性;在錄制節目時,可以通過電話熱線或者是視頻連線的方式來直接獲取觀眾觀點,同時也提高了觀眾對新聞的參與性。
節目發展定位要明確化?!缎悴艁砹恕返墓澞慷ㄎ挥袃蓚€,一是“淘”,二是“述評”。網絡世界把海量信息呈現在觀眾面前,移動終端的智能化,更加劇了觀眾選擇的難度?!缎悴艁砹恕窂拿刻斓暮A抠Y訊中“淘”出當天最適合電視平臺傳播、觀眾關注度最高的新聞,來進行剪輯制作,使觀眾能以最少的時間來集中獲得有趣、有料、有用的信息?!笆鲈u”,有述有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觀眾在一個新聞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希望有人告訴他們事件具體的觀點是什么,應該采取什么手段來應對。《秀才來了》不只有簡單的新聞羅列,還有對羅列過后的評論,從而引發觀眾進行理性思考?!缎悴艁砹恕饭澞恐鞒秩说娘L格定位也有兩個,一是“搞笑幽默”,二是“知性睿智”。新聞本身的嚴肅性,要求主持人必須能對其進行邏輯有序、詳盡謹慎的分析,而事件中各方角色的參與和角逐,又添加了動態和矛盾化的元素。因此,主持人可以根據節目自身的結構和節奏需要,適時地“幽他一默”。新聞節目只有明確定位自己,才能找到獨特的發展道路,從而在紛繁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創新?!缎悴艁砹恕分鞒秩说脑O置在新聞類節目中具有創新性的。首先節目中主持人的角色進行了多元化的設計,固定的節目主持人+嘉賓主持+專家主持等模式,使新聞節目更加具有看點。因為節目中每一個主持人所代表的觀念不同,每一個主持人所進行的表達不同,每一個主持人自身的個性特點也不一樣,所以節目在多元化主持人設計的環境中就具有更多的碰撞和特點。
《秀才來了》中節目主持人的創新之處還體現在主持人主要通過“說”的方式來進行節目的主持,但與傳統意義上的“說新聞”又存在區別,即主持人通過“聊”的方式來“說新聞”,給人一種更加接地氣、更加親切的感覺。
最后,《秀才來了》打破新聞節目主持人固定的搭檔模式,除了節目中設置一位固定節目主持人之外,還設置了“輪換主持”的模式,即每一期節目都有不同的嘉賓主持來與主持人小昱進行搭檔,這樣的模式能夠不斷地帶給觀眾新鮮感。
電視新聞類節目及其主持人的發展方向
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方向。欄目定位分眾化、精準化。媒體具有傳播社會動態,滿足觀眾信息需求的功能。新聞節目作為引導輿論和觀眾行為的利器,天然要求其欄目定位幾乎涵蓋所有年齡段和學識層次的觀眾。這一方面固然實現了新聞的傳播,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節目定位的不準確。
目前階段,在制作節目的成本上,電視遠高于互聯網新聞,而且由于觀眾長期觀看電視積累下來的習慣,可以說,電視新聞節目在短時間內并不會被互聯網新聞所取代。但是,在網絡中,新聞信息提供者可以根據用戶的瀏覽痕跡,精準推動用戶喜歡的信息,從而帶來新聞的定制化和個性化。今日頭條的運營理念就基于此,在這方面,電視新聞節目存在天然的弱勢。因此,新聞節目的一大發展方向必然是盡可能地滿足個性化的信息、評論需求,根據觀眾群體的需要,根據觀眾的學識、學歷、經濟收入、收看節目習慣等特征來對其進行細分,從而實現欄目定位的分眾化、精準化。
實現全媒體化互通融合。與新媒體相比,電視媒體本身有其固有的優勢。首先是電視欄目擁有完善的制作團隊和比較專業的新聞采編人才;其次是電視新聞節目在播出之前,會受到審查和核實,保證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確性,保證節目中所播出信息的正確性。與電視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其信息傳播的實時性、互動性,而且有無限的版面或空間來傳播新聞。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間都是固定的,它不能時時對某一個還在進行中的新聞事件進行連續追蹤報道。因此,把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相融合,實現新聞節目傳播渠道的融合,是我國新聞節目發展方向之一。電視新聞在網絡上也要開通相應的欄目,開通微博、公眾號等,在新聞發生時,網絡上的欄目要及時發聲,吸引受眾的注意。同時,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快速的對事件進行采編,在電視和網絡上同時播出;當新聞事件比較重大而新聞節目本身的播出時間還沒到時,可率先在網絡平臺上發聲。全媒體互通融合,既在一定程度上使電視新聞節目傳播具有了網絡傳播的提點,又保持了其本身具有的專業性。
欄目傳播方式社交化。新媒體傳播的一大特征就是“社交化傳播”,受眾實現了話語自由權的擁有。他們不單單只想接收信息,還想要對信息進行修正、進行評論,反過來影響傳播者,進而實現互動的目的。在新聞節目中,節目制作方一味地以“結論發布者”或“事實闡述者”的角色出現,注定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開辟節目專門的聊天室,在電視端投放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甚至開辟電視彈幕功能,滿足觀看同一個電視節目的用戶之間進行交流,建立專屬他們的社交群體集聚地,滿足他們對互動性的需求,是我國新聞節目的未來發展趨勢。”③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方向。通過《秀才來了》可以看出,目前傳統意義上坐在直播臺前播報新聞的方式已經難以引起大眾的關注和喜愛了,所以新聞節目主持人節目創作的方式也開始走向多元化、豐富化。例如《秀才來了》中主持人主要通過“說”的方式來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這也是當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方向。另外在《秀才來了》當中,主持人通過聊天、討論、觀點辨析的方式來進行新聞節目的主持與創作,這是新聞節目主持人發展方向之一。除此之外,多元化的方式也成為主持人的發展方向,例如“演新聞”“唱新聞”“聊新聞”等,這些都是未來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發展方向的重要體現。
總的來看,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朝著生活化、接地氣、大眾化、創作模式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的。當今媒體間的競爭已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新聞節目作為一個重要節目類型,自然也是各家媒體爭奪的一個重要領域。只有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媒體變革的要求,在對觀眾信息與娛樂需求滿足的基礎上,找準節目的定位,才能走出困境,充分發揮新聞節目的優勢,為社會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贛州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邵滿春
注釋:
①吳 郁:《“說新聞”口語、方言詞匯運用對風格的影響》,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3(02)
②尹敬媛,顧宗云:《“說新聞”及其語言學觀照》,《語言文字應用》, 2005(S1)
③吳延霞:《中國電視“脫口秀”節目的現狀與突破》,《中國地市報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