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嬋
摘要: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形式的出現,對于廣播電視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加之,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在媒體流行趨勢的推動下,其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情況也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本文結合廣播電臺記者型主持人實際工作經驗,對于當前媒體融合形勢下記者型主持人能力重建與角色改變需要面臨的問題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媒體融合 記者型主持人 能力重建 角色改變
新媒體傳播形式的出現,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得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傳播形式較傳統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新媒體融合形式,廣播電臺節目工作人員的角色也悄然發生變化,對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尤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傳統廣播節目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
記者型主持人是在傳統節目主持人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進化而來的,也是新媒體融合下廣播節目產生效果的必然結果。相對傳統節目主持人而言,記者型主持人的工作內容更為繁雜,包括新聞課題策劃、新聞素材采集和節目制作等一系列內容。記者型主持人面對聽眾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到聽眾的關注度和廣播節目的收聽率。因此,新媒體融合環境下,做好一名合格的廣播記者型主持人的能力重建和角色轉變尤為重要。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記者主持人的能力重建
主持人應具備新聞事件的觀察、解讀和篩選整合能力。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壯大,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目前廣播電臺的聽眾逐步增加,加上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主持人的角色已經不僅僅是一名新聞讀稿人,新形勢下主持人的角色發生了改變,還需要做一名觀察者,更要是一名合格的新聞解讀者。這就要求當前廣播電臺主持人不僅要像記者那樣具備對新聞準確捕捉的能力,深入了解事物發生的背景和原因,同時在面對聽眾時對于觀點還要有準確的表達力,將新聞信息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眾群體。實際工作中,主持人要善于捕捉新聞點,并通過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篩選和整合,實現新聞的再構建。
筆者曾經和同事做過一個關于校園微信投票的深度報道。我們先是深入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和原因,然后找準切入點,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眾。這幾年流行一種現象,某些活動為了達到宣傳效果利用微信投票或者點贊,久而久之,各行各業紛紛效仿。學校也鼓動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甚至下達任務,類似這樣的行為已經失去了原本公平競爭或者活動的初衷。于是,我們發表了一篇報道《最美校園評選的背后——莫讓功利心玷污了孩子》,目的就是希望揭露微信里投票這種屬于自愿行為的過程變成了強行分配的任務,原本公平公正的渠道變成高科技刷票的暗箱操作,原本有著正確宣傳指導的方向變成了受眾反感的平臺。報道一出來便受到各界人士廣泛關注。
主持人應注重聽眾意識和互動傳播力。在當前廣播電臺節目中,聽眾群體關系著節目的存亡,因此,主持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消費群體的意識和接受新聞知識的來源方式,從而合理安排新聞內容和講解方式,切實做到符合聽眾群體的需要。如在實際工作中,主持人可以深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了解群眾的新聞接受習慣和感興趣的新聞話題,做到新聞的內容和播報形式切實貼合聽眾的生活。此外,主持人在節目外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溝通方式,與聽眾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讓聽眾及時表達出對于節目的觀點,以能夠及時有效對節目進行完善,增加受眾群體。
主持人要善于利用新媒體中的優勢。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斷增多,廣播電臺主持人要善于發現自身工作中應該改進的問題,及時與聽眾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及時提升自己,樹立良好的主持人形象,以獲取最大關注度。宜春廣播電視臺現有兩個廣播頻率——新聞綜合廣播和交通音樂廣播,除了平時在直播間直播,也采取了視頻直播和微信公眾號以及宜廣傳媒APP同步推廣,讓大家多渠道了解宜春臺的節目,關注我們的報道。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變化
改變傳統新聞傳播理念 以聽眾作為重要出發點。媒體環境的不斷變化過程中,廣播電視節目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減少,面對日益發展的競爭力,廣播節目必須改變傳統新聞節目的傳播理念。如廣播節目主要是通過聲音的形式來傳遞新聞信息,主持人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而且要了解清楚聽眾的口味,改變主要以節目內容為目的不注重聽眾收聽效果的節目播報方式,要從聽眾的喜好接收形式做出相關調整,從而取得一定的競爭力。
改變自身角色 由單純新聞播報者轉為新聞主導者。媒體融合環境下,主持人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變化,單純新聞播報者已經不符合節目對于主持人的要求。記者型主持人在新聞播報過程中不僅要樹立新聞播報者的角色而且要兼顧新聞記錄者的角色。如新聞播報前,對于新聞實地進行采訪,并且做好事情的深入分析,了解清楚實際群眾對于當時事件的看法。對事件做好有效的整理、分析和取舍,爭取達到與聽眾對于事件的共鳴。同時,記者型主持人可以改變傳統播放方式,根據播報新聞事件的內容和主題并結合自身的聲音特點,進行節目的再塑造,以求達到更佳效果。
轉變語言方式,由單純專業化轉為社會化。伴隨新媒體的出現和媒體融合環境的不斷推進,媒介的傳播形式更趨于多元化,節目市場的產品也更加多樣化,聽眾群體選擇也在逐漸增多。面對這種情況,廣播節目需要在專業化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為聽眾提供更加樂于接受的多元化信息接受方式。
結語
當前傳統媒體在競爭中面臨的壓力仍在不斷增大,這種壓力不僅表現在新聞編輯環節上,而且在新聞的傳播途徑和其他方面都有所體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敢于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廣播節目在編輯過程中要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努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提升節目在行業內的整體競爭力,實現一定的綜合效益。
(作者單位:宜春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1.左鴻雁:《網絡時代背景下電臺主持人個性化風格的思考》,《采寫編》,2017(4)。
2.魏艷文:《談談記者型主持人的轉型效應》,《新聞前哨》,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