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英征 陳雙華 歐陽靜 龍云鑄
脊柱結核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之一[1],在骨關節結核中占50%~60%[2-3]。大部分脊柱結核繼發于肺結核,最早最基本的臨床特征之一就是“腰背僵”,也就是局部輕微的持續性腰背部鈍痛[4],而脊柱結核患者引起腹痛較少見,臨床上易漏診、誤診。現將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院2016年底收治的1例以發熱、腹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診治過程總結如下。
患者,女,65歲。于2016年12月因發熱、上腹鉆頂樣痛3個月入住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院感染內科。患者于2016年9月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8 ℃,伴畏寒、寒戰,時有上腹鉆頂樣痛,體位變動時加重。到當地醫院就診,門診行血常規、腹部及子宮附件B超、X線檢查均未見異常,為進一步診治收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住院檢查及治療。入院后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6.5×109/L,中性粒細胞0.70,血紅蛋白118 g/L,血小板282×109/L;血需氧及厭氧菌培養均為陰性;肺炎支原體總抗體1∶40;降鈣素原0.04 μg/L;C反應蛋白15 mg/L;血紅細胞沉降率56 mm/1 h;痰抗酸染色檢測3次均陰性;肝腎功能檢查、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胞質型)、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核周型)、結核抗體檢測、肥達反應檢測、骨髓穿刺液需氧及厭氧菌培養均未見異常??垢稍锞C合征A抗體(SSA)弱陽性,抗核抗體 1∶160;肺部CT檢查顯示慢性支氣管炎疾患;全腹部CT掃描顯示脾稍大。入院后給予間苯三酚解痙止痛、布洛芬退熱等處理,未進行抗感染治療,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腹痛緩解。停藥觀察1周,發熱、腹痛未復發,考慮患者一般情況尚可,抗SSA、抗核抗體檢測有異常,血常規、降鈣素原檢查正常,擬診結締組織病出院。
出院后居家休息,未服用任何藥物,數周后再次發熱,無規律性,體溫最高40 ℃,有畏寒、寒戰,再次出現上腹鉆頂樣痛,向下腹放射,無咳嗽。到株洲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就診,行X線腹部平片、胸腰椎正側位片檢查:左輸尿管中段小結石?腰椎退行性病變。就診醫師考慮輸尿管結石引起發熱、腹痛,給予左氧氟沙星(0.4 g/次,1次/d,口服)抗感染、雙氯芬酸鈉(0.1 g/次,1次/d,口服)退熱止痛,治療7 d,患者癥狀反復并逐步加重,遂于2016年12月收入株洲市中心醫院感染科。自患病以來,患者精神、食欲變差,大小便正常;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5年,長期服用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血糖波動在8.2~10.6 mmol/L,無高血壓、結核病病史;發病以來體質量無變化。入院檢查:體溫40.5 ℃,急性痛苦面容,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腹部平軟,無明顯壓痛、反跳痛。雙腎區有叩痛,脊柱無壓痛。血常規:白細胞計數7.8×109/L,中性粒細胞0.72,血紅蛋白113 g/L,血小板365×109/L;降鈣素原0.1 μg/L;C反應蛋白35 mg/L;血紅細胞沉降率68 mm/1 h;痰抗酸染色檢測3次均陰性。肺部CT檢查:顯示右肺中葉感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顯示支氣管炎,支氣管灌洗液抗酸桿菌染色檢測陰性。肝膽脾胰、雙腎、輸尿管B超檢查:顯示左腎小囊腫?;颊吒雇醇觿。共矿w征無異常。經全院會診后認為患者腹痛癥狀與體征不平行,常規止痛效果差,傾向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既往無帶狀皰疹,需考慮脊神經病變。行胸、腰椎磁共振檢查(圖1~3):(1)T8、9椎體、附件病變及周圍軟組織病變,考慮惡性骨腫瘤可能性大,感染性病變待排除?(2)L2、4、5椎體結節灶,考慮椎體惡性腫瘤可能性大。為明確診斷于2017年1月行T9椎體活檢術,術中取出魚肉樣壞死組織送病理檢查。病理檢查報告:胸9椎體送檢組織顯示肉芽腫性炎性病變,結核感染不能除外。考慮胸椎結核可能,給予異煙肼(0.3 g/次,1次/d)、利福平(0.6 g/次,1次/d)、吡嗪酰胺(0.5 g/次,3次/d)、乙胺丁醇(0.75 g/次,1次/d)抗結核藥物治療,同時給予還原型谷光甘肽(1.2 g/次,1次/d)護肝。
抗結核藥物治療1周后患者體溫恢復正常,但腹痛癥狀無改善,并且出現胸椎活動受限??菇Y核藥物治療1個月后為緩解患者癥狀,于2017年2月行T8、9椎體病灶清除術、椎管探查減壓、釘棒系統內固定術,術中所見:左側T8、9椎弓根均有骨質破壞,T8、9椎間盤破壞,T8、9椎體骨質大部分破壞、炎性肉芽腫大量增生,椎旁可見膿液。術后進行病理檢查(圖4,5):送檢標為本破碎骨,可見軟骨組織間纖維組織增生明顯,伴多量慢性炎性細胞浸潤,見局灶性凝固性壞死,肉芽組織形成。取膿液行利福平耐藥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GeneXpert MTB/RIF)檢測:陽性。胸椎結核診斷明確,繼續按前期四聯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未發熱,腹痛明顯改善;X線胸部攝影復查,顯示內固定器固定良好(圖6,7)。2個月后患者復診,精神、食欲可,無發熱、腹痛,無不良主訴;胸椎MRI復查,顯示T8、9椎體呈內固定術后改變,無明顯腫塊影(圖8,9)。

圖1~3 患者,女,65歲。胸腰椎磁共振檢查(2017-01-12),顯示T8、9椎體及附件、周圍軟組織病變,繼發T9椎體壓縮性骨折。L2、4、5椎體可見小類圓形長T1、稍長T2信號

圖6,7 同一患者X線正側位胸部攝影(2017-03-06),顯示T8、9椎體骨質密度不均勻,內固定器未見斷裂及松動征像 圖8,9 胸椎MRI復查(2017-05-10),顯示T7、T10、T11椎體內可見鋼釘偽影,T8、9椎體相互融合,椎體內信號不均勻,T8、9椎體呈內固定術后改變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病變可累及機體幾乎所有器官。結核分枝桿菌通過血行或淋巴系統累及到脊柱,而脊柱具有椎體松質骨含量多,血流緩慢,負重大等特點,造成了脊柱在骨關節結核中的發病率最高[5]。一般情況下,脊柱結核多表現為脊柱疼痛、后突畸形、脊神經壓迫疼痛,只有極少數為腹部疼痛。脊柱結核引起的腹痛在臨床上少見,且臨床上腹痛多為腹腔內炎癥、外傷和腫瘤等原因引起,腹腔外的原因容易被忽略,不被臨床醫師重視,容易被誤診、誤治。
該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痛,無腰背疼痛,無咳嗽、咳痰。第一次住院時,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全腹部CT檢查顯示脾稍大,血常規、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均無異常,抗SSA弱陽性,抗核抗體 1∶160,對癥處理后癥狀好轉,接診醫師誤認為是非感染性發熱。因此,對發熱患者,首先需對發熱定性,感染性發熱還是非感染性發熱?患者發熱伴畏寒、寒戰,感染性發熱多見,且患者有糖尿病史,糖尿病患者中并發結核病的患病率較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甚至3~6倍[6-7]。而且糖尿病并發結核感染多不典型,易出現肺外結核。對發熱的糖尿病患者,臨床醫師須應常規完善胸部、脊柱X線等影像學檢查,警惕結核感染。
脊柱結核的診斷很大程度上依賴影像學檢查,X線攝影對判斷脊柱結核的病灶位置、范圍、有無死骨、有無膿腫及病理性骨折有較大的幫助[8]。但病變早期X線表現為正常,一般情況下,脊柱骨質量要破壞達30%以上,才能在X線攝影時反映低密度破壞區[9]。CT和MRI檢查對骨質量和軟組織變化較X線攝影更為準確,螺旋式CT的三維重建功能可以從冠狀面、矢狀面及橫斷面多方位觀察骨質破壞情況。MRI檢查可以在X線攝影檢測有異常前發現病變。有研究表明,脊柱MRI檢查對多節段脊柱病變的發現率為16.3%~71.4%[10],對脊柱結核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2.54%和87.5%[11]。對懷疑脊柱結核患者應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以便早期診斷。脊柱結核引起的腹痛為脊柱源性腹痛,因臨床少見而常被忽視。外科急腹癥一般有明顯的壓痛及反跳痛,而脊柱源性腹痛多為持續性的鈍痛,可陣發絞痛,但一般無明顯腹部壓痛;其疼痛與相應的脊髓支配節段相符;腰椎相應節段有壓痛點;解痙治療一般無效[12-13]。當時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提示有輸尿管結石,而輸尿管結石繼發感染可以引起發熱、腹痛,可以很好解釋患者病情,所以接診醫生誤以為腹痛為結石引起,按結石處理。當治療效果不好時未進一步做MRI、CT檢查,后患者癥狀加重于2016年12月入住我科。在入院檢查時發現雙腎區有叩痛,脊柱無壓痛,但未行脊柱叩診。脊柱結核患者叩擊痛明顯大于壓痛,本例患者雙腎區叩擊痛,形成了間接脊柱叩診,實為脊柱叩擊痛。脊柱檢查是常規體檢的一部分,但在工作中常常被遺忘,醫師忽略脊柱檢查是造成脊柱結核漏診誤診的重要原因。
本例患者的腹痛不尋常,癥狀與體征不平行,常規解痙止痛效果差,符合脊柱源性腹痛表現。對發熱的患者需要尋找感染病灶。T6~L1脊髓神經分布于腹壁及腹膜壁層[14],任何能夠刺激或壓迫T6~L1間脊神經后根的病變,都可以產生不同程度的腹痛。根據上腹腹壁平面對應的脊神經,考慮感染灶定位為胸椎。行胸腰椎MRI檢查,發現T8、T9椎體及附件有病變。典型脊柱結核受累的椎體通常MRI表現為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椎間盤相對完整,有分隔的椎前和椎旁膿腫,或骨內膿腫在韌帶下延伸并突破到硬膜外腔[15]。本例患者胸椎MRI表現尚不典型;臨床上,脊柱結核、椎體轉移瘤均較為常見,并且具有相同的影像學表現(局部腫塊影、骨質破壞,并且均具有單發或者多發的特點),所以在診斷上存在有較大難度[16]。為了明確患者脊柱病變性質,對本例患者進行了脊柱穿刺活檢,然而標本病理檢查并未發現明顯的干酪樣壞死;但對術中取膿液進行GeneXpert MTB/RIF檢測,顯示為陽性。提示結核感染的金標準不僅僅是病理,還要依靠病原學檢測,除了臨床表現、影像學、病理檢查外,GeneXpert MTB/RIF檢測可提供強有力的診斷依據。Meta分析顯示,GeneXpert MTB/RIF檢測技術診斷肺外結核的敏感度為77%~83%,特異度為97%~98%[17]。通過采用精準、快速的檢測手段,及時指導了下一步的治療。
脊柱源性腹痛可以在很長時間內僅表現為腹部根性放射性痛[18],而沒有脊髓壓迫癥狀;但由于內臟神經與脊神經之間有感應性聯系,故腹痛的性質也可為多種多樣,可為放射性疼痛或劇痛,也可為陣發性或持續性隱痛。在今后工作中,對于一些不典型的急腹癥患者診斷不清時,需考慮脊柱病變等腹腔外引起的腹痛。應結合臨床具體分析,全面仔細地進行體格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病變并確定診斷,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