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將醫療健康產業列為十二大重點產業之一。在此基礎上,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加快建設“健康海口”,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十三五”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強力推進,扛起省會城市的責任擔當,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促成多種形式合作,促進醫療產業結構規劃漸趨合理、醫療服務水平及管理理念逐步提升,讓海口乃至海南的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便捷的優質醫療服務。
隨著2017年1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揭牌試運營,海口結束了沒有公立骨科和糖尿病專科醫療機構的歷史。從洽談、開工建設到醫院正式運營,總共不到一年時間,這彰顯了海口速度,同時也是海口市委、市政府兌現對老百姓“大病不出島”承諾的生動案例。
作為海口市與上海市開展醫療健康產業合作的示范項目,建成后的上海六院海口市骨科與糖尿病醫院被設定為公立三級專科醫院,全面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引入國際先進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設行政級別,實施法人治理結構和醫院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是打破公立醫院運營瓶頸、開放性地引入專家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隊伍,全面推進公立醫院建設。
作為省會城市,海口市擁有海南省近90%的醫療資源,其中46%的患者來自省內各地,引進上海、北京等地國內高端技術以及先進管理理念的目的是為了打造出一批具有海口特色的專科品牌和綜合醫療實體,也是為了全面提升海口的整體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造福海口和海南人民。
近年來,海口市聘請普華永道編制了《海口市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和引導社會辦醫的實施意見》,加快實施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戰略,主動走出去“敲門招商”,先后與湖南湘雅醫學院、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華潤健康集團、浙江微醫集團、萬達信息公司、臺灣信和國際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
僅2017年一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海口友好合作醫院、上海六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海口分院等3個合作項目就先后落地。一年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共往海口派駐專家121人次,診治疑難病例1051人次。上海六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開診半年來,共開展332臺疑難手術,其中70%的運動損傷手術患者來自島外預約。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海口分院充分發揮傳統中醫藥特色,借力“海口直飛俄羅斯”航線的開通,積極拓寬“旅游+中醫康養”,面向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游客提供傳統中醫藥康養服務,目前已服務7批次128名俄羅斯游客。
上海合作方認為,上述每個醫療合作項目都是“上海品質+海口速度”的生動體現,為服務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建設,爭創泛南海醫療高地,實現“大病不出島”目標,扛起省會城市的擔當。2017年,海口市醫療健康產業増加值為68.64億元,占全省56.7%。
當前,海南省上下正在大力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相關文件精神。海口將對標自由貿易區(港)的建設發展目標,提高政治站位,拓展國際視野。
下一步,海口將弘揚特區精神,拿出改革創新的銳氣和敢闖、敢試、敢干的責任擔當,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以人民為中心、以加快建設“健康海口”為抓手,堅持醫療衛生事業與醫療健康產業雙輪驅動、協同發展的思路,搶抓自由貿易區(港)的歷史機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須有我的歷史擔當,大力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發揮自身自然生態環境和地理區位等綜合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醫療健康朝陽產業,努力在省內率先樹立醫療健康產業的旗幟,不斷促進醫療健康服務的國際化和先進性,為互聯網醫療、醫療旅游、康復療養及醫養結合等關聯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助推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為海口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優質衛生健康服務和保障,為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扛起衛生健康工作者的責任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