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奇妙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土木學院,四川彭山 620800)
空間網格結構是按一定規律布置的桿件 、構件通過節點連接而構成的空間結構[1],是一種新穎的現代結構體系,具有跨度大、造型優美、受力合理、自重輕、便于規格化和標準化等諸多優點。通常情況下空間網格結構桿件和節點數量巨大,是一類高次超靜定結構,因此常采用有限單元法進行數值模擬分析。
有限元單法(Finite Elemen Method,簡稱FEM)是一種用于求解微積分方程組數值解的近似求解的數值技術。其求解過程是將龐大的區域離散成微小的子域(即單元),再用各種數學方法將基于子域的方程聯系起來,以求解更大的域[2]。
由于空間網格結構桿件數量較多,為了提高構件某方向的剛度往往會采用變截面設計,且通常會設置玻璃幕墻。因此如何抽象出簡潔而合理的力學模型,進行數值分析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3]。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建模計算的時間,還能把力學分析的重點更多放到關鍵構件的驗算。
本文選擇天津西站站房主體結構作為研究對象,該站房拱形屋面為聯方網格型單層柱面網殼,跨度114 m,矢高35.9 m,長度365.5 m,含懸挑長度398 m[4],如圖1所示。

圖1 天津西站聯方形網殼
該結構有以下幾個特點[5]:
(1)在網殼兩端四榀拱內設置縱向拉桿以約束懸挑端位移。
(2)交叉拱之間的連接節點的基本形式為矩形截面的相貫節點。
(3)箱梁的上下翼緣與筒殼的上下表面完全重合。
(4)除了支座,各榀拱之間共有5個交點,因此結構形成了一種交叉拱系,拱軸線所在平面與順軌方向夾角為15.6°。
(1)恒載:除鋼結構自重外,根據屋面作法,取屋面恒載為1.2 kN/m2(含屋面可能安裝的設備、吊頂等)。
(2)活載:屋面為不上人屋面,取屋面活載載為0.5 kN/m2。
(3)雪荷載:天津地區的基本雪壓為0.45 kN/m2,雪分布系數為0.4。
(1)本文研究的天津西站房網殼結構僅考慮主體的編織拱結構。
(2)由于屋蓋拱腳與斜柱是剛性連接,而且附屬設施對下部支座的約束作用,增加了底部支座的剛度,因此計算模型中拱腳的邊界條件為固接。
(3)本文采用Midas Gen軟件模擬。
由于此網殼的特殊點在于,拱腳處梁截面高而窄,拱頂截面矮而寬。另外屋蓋玻璃幕墻面積占據整個屋面系統面積的54 %,在實際計算中對結構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因此本文分別討論了以下三種情況:
(1)雙向變截面梁模型:拱腳處梁高約3 000 mm,寬8 000 mm;拱頂處梁高約1 000 mm,寬2 000 mm。箱梁型鋼厚度為16 mm,屋面網格用厚度為10 mm的虛面模擬玻璃幕墻,并施加面荷載。分析結果見圖2。

(a)位移變形

(b)內力圖2 情況1分析結果
(2)雙向變截面梁模型:拱腳處梁高約3 000 mm,寬800 mm,箱等型鋼厚度為16 mm;拱頂處梁高約1 000 mm,寬2 000 mm。箱梁型鋼厚度為16 mm,不施加虛面。將面荷載乘以覆蓋的屋蓋面積,再平均分配給節點。分析結果見圖3。

(a)位移變形

(b)內力圖3 情況2分析結果
(3)等截面梁模型:梁高2 500 mm,寬1 500 mm,箱梁型鋼厚度為16 mm。不施加虛面。施加節點荷載,分析結果見圖4。

(a)位移變形

(b)內力圖4 情況3分析結果
根據上述靜力分析結果,三種情況下結構變形最大處均出現在懸挑端,中間拱跨中部分變形較大,中間拱四分之一跨和拱腳處的變形都較小。彎矩最大處都產生在拱腳,跨中部分彎矩較大,四分之一跨處彎矩最小。三種情況最大位移相差最大3.77 %,最大彎矩相差最大2.91 %,見表1。由于施加虛面產生了蒙皮效應,增加了結構整體性和剛度,且近似等截面算法會影響計算結果,因此上述誤差在可接受范圍內。可按照等截面,不添加虛面進行建模。

表1 靜力分析結果統計
由于空間網格結構桿件數量較多,為了提高構件某方向的剛度往往會采用變截面設計,且通常會設置玻璃幕墻。因此本文從取消玻璃幕墻的蒙皮效應,采用等截面構件等建模方式探討了有限元模型的優化。得出靜力分析情況下網殼結構可按照等截面,不添加虛面進行建模。
由于本文所探討的情況比較單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研究空間網格結構中的其他結構形式(如空間網架,空間桁架等),并可將研究內容進行拓展(如結構屈曲分析,pushover,非線性分析,動力彈塑性分析[7]等),另外可采用不同軟件建模進行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