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華
女性的月經有時會提前幾天,或晚到幾天,甚至一個月至幾個月都不出現。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有原因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亂用藥物。藥物治病也致病,藥物使用不當,就有可能出現女性月經不調的癥狀。有不少藥物可導致女性月經失調,所以,女性在服用某種藥物之后出現月經失調,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視,咨詢醫生,及時停藥或更換藥物,以使月經恢復正常。如果因治病需要不能停藥或更換藥物,則應在疾病治愈后,再設法使月經恢復正常。
在少數情況下,患者可通過減少服藥量來維持月經正常,以防止閉經時間過長,致使生殖器官發生萎縮性變化。因此,婦女在治病服藥時應慎之又慎,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那么,有哪些藥物會引起月經失調呢?
胃動力類藥物 如多潘立酮(嗎丁啉)。嗎叮啉是新一代胃動力藥,具有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腸胃脹氣及消化不良。使用嗎丁啉后可導致下丘腦釋放因子進入垂體前葉的量減少,促性腺激素和促皮質激素分泌也會相應減少,進而導致排卵延遲,出現月經紊亂、月經量過多,嚴重時可使患者出現或接近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使用后可發生月經稀少、溢乳、閉經等。
心血管系統類藥物 如氟桂嗪(西比靈),服用2~4周后可出現月經提前、月經量多、有血塊,使經期延長,持續8~10天;利血平服用后可引起閉經;地奧心血康服用1周后可出現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使月經周期提前。
降壓鎮靜類藥物 如蘿芙木類(利血平)、吩噻嗪類(氯丙嗪等)由于抑制下丘腦功能及阻斷多巴胺的作用,解除了對泌乳素的抑制而致泌乳素增高;高泌乳素血癥抑制了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造成閉經。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使用此類藥物時間較久,可引起閉經。有時可先導致患者發胖,隨后再出現閉經。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后可引起月經紊亂、月經提前,或使經期延長。強的松的應用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也常可造成閉經。
性激素類藥物 無論是雌激素、孕激素,還是雄激素,都會對婦女的月經產生影響,其影響程度因用藥劑量的大小及用藥時間的長短而不同。
中樞神經抑制類藥物 如安定、利眠寧等。這些藥物主要有鎮靜、抗焦慮和松弛肌肉的作用。若過多服用,則可導致月經失調或影響卵巢排卵。長期大量服用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會抑制患者的垂體促性腺激素釋放,引起月經失調或閉經。
抗精神病類藥物 使用此類藥物后常常會發生閉經,或者發生閉經一泌乳綜合征。其中氯丙嗪具有很強的腎上腺素能阻滯作用,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引起月經失調和閉經等。
解熱鎮痛類藥物 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芬必得)可導致月經紊亂,而且一旦出現這種月經異常則不易恢復。
抗過敏類藥物 阿司咪唑(息斯敏)可導致月經提前十幾天,但停藥后大多能恢復正常。如果再次用藥還可導致月經提前。
抗真菌類藥物 如伊曲康唑(斯皮仁諾),服用后可使月經周期延長40~60天;酮康唑服用后可使月經提前,使經血量明顯增多。
利尿藥 如氯噻嗪、呋塞米、利尿酸、安體舒通等,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引起月經失調。
避孕藥 婦女服用避孕藥,尤其是服用長效避孕藥時,有時可造成閉經。原因是由于避孕藥對下丘腦-垂體軸發生過度而持續性抑制作用,以至于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而垂體泌乳素亢進,因此造成閉經-泌乳。建議女性應該少服用避孕藥,換一種健康的避孕方式。
以上這些藥物作用于身體,主要會影響體內的內分泌,而內分泌紊亂出現月經不調是很常見的。所以在服用這幾類藥物的時候,朋友們要慎重。在服用時間和劑量等方面掌握好度,不要影響健康。如果女性朋友在服用這些藥物期間出現了月經不調等現象,應該及時停止用藥,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調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