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
對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及完善,是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提出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新體制新要求,需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明確職責,主動作為,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用好“派”和“駐”兩種資源,增強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在全面從嚴治黨及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發揮更大效能。在當前,如何發揮好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以強化派駐機構“探頭”與“前哨”作用,是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派駐機構是由紀委監察委派出、駐在黨和國家機關、履行黨的紀律檢查和監督職能的機構。派駐機構由紀委監察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向紀委監察委負責并請示報告工作。紀委監察委與派駐機構是“緊密型領導關系”而不是“松散型指導關系”,派駐機構與駐在部門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是上級紀委監察委對下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而不是同級監督。派駐機構改革后的這些定位,十分清晰地明確了派駐機構與紀委監察委、監督單位的關系,要求派駐機構必須擺正位置,進入角色。派駐機構必須時刻牢記“派”的身份,切實增強監督意識,坐正身子,忠于職守,時刻瞪大眼睛、伸長耳朵,及時發現問題,履行好監督職能。
派駐機構的主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要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派駐機構改革后,其主要職責和監督權限都有了明確具體規定,對這些職責權限,派駐機構要了然于胸,熟悉各項要求,精通有關規定,理順工作流程,切實把崗位職責落到實處。要找準角色定位,督促駐在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做到“協助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要突出主責主業,強化“監督的再監督”意識,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監督、檢查、督促、指導、協調上來;要牢固樹立“加強監督是本職、疏于監督是失職、不善于監督是不稱職”的觀念,認真開展職責范圍內的監督工作。
一是緊盯“關鍵人員”。重點了解掌握監督單位二級機構以上的干部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盡責履職、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二是緊盯“關鍵事項”。突出對“三重一大”事項監督,對干部選拔任用嚴格把關,對政府采購招投標、重大資金安排和項目實施深入監督,對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加強監督檢查。三是緊盯“關鍵時期”。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國慶、中秋等關鍵時間節點下發廉潔過節通知,加強教育引導,進行明察暗訪,防止“四風”反彈。在干部婚喪喜慶以及監督單位重大活動期間及時關注,進行前期提醒,嚴明各項紀律,努力減少或避免問題發生。
強化黨內監督,重在日常,貴在有恒。要經常督促檢查各綜合監督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深入開展走訪調研、個別談話,全面查找廉政風險點。注意加強政治監督,通過參加綜合監督單位黨組織及領導班子會議、民主生活會和“三重一大”決策等重要會議,了解各單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執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督促監督單位黨組織做到“兩個維護”,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目標一致、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派駐機構工作主陣地在駐在部門,沒有監督單位的配合支持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同時,紀檢組又是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的助推器,要在監督中積極協助,在協助中實施監督,做到協助而不包辦、監督而不替代、指導而不越位。要健全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簽字背書、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報告、參加或列席重要會議、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報送、“三重一大”事項通報等工作制度,完善會商溝通、廉政約談、干部動態監督、黨風廉政專項巡察、監督檢查機制等工作機制,從而構建起“兩個責任”主體之間科學高效的一系列制度機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不斷增強監督的協同性、實效性。
在實踐中進行深層次監督的方式辦法不多,監督的實效性不強,派駐干部開展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待進一步增強。對此,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避免觀望態度、求穩心理。在體制上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在機構編制、干部使用、工資待遇、考核獎懲、養老退休等方面實行“五統一”,讓派駐機構進一步輕裝上陣、心無旁騖開展監督,避免因工資關系、后勤保障、養老退休由駐在部門負責而給其履行監督帶來掣肘;在方式上要積極探索駐點辦公、專項治理、檢查巡察等多種途徑,既注重日常,又突出重點,努力增強監督實效。監察體制改革后,還要注意監督對象數量顯著增加這一現實問題,既要緊盯重點分清主次,又要全方位全覆蓋監督,避免出現監督盲區。
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及黨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系統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深入學習紀檢監察業務知識。在學習中力求弄通弄懂,在領會精神實質上下功夫;注重學思踐悟、學以致用,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做到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
為適應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派出機構要不斷加大自身能力建設,大力提高履行職責能力。堅持在紀委監察委和派駐黨委(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做到敢發聲、會發聲,及時準確地傳播上級黨委和紀委的聲音;要采取學習交流、專業培訓、定期考核、實踐錘煉、獎懲激勵、內部監管等制度措施,不斷提高派駐干部的業務能力,尤其是發現問題線索的能力、查辦案件的能力。同時,進一步制定完善有關制度機制,力爭在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實效性、長效性上下功夫。
把對黨的忠誠作為首要政治品質,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的領袖和核心地位,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并切實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嚴格按照黨中央和中紀委對紀檢干部的要求,緊緊抓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重點,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專項檢查、定向抽查、部門聯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加大執紀監督、公開曝光力度,形成監督檢查常態化、經常化。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形成嚴密的監督執紀體系。
切實把握好“正人”與“正己”的關系。“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派駐紀檢監察組作為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專門機關,首先要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做到“正人先正己”“打鐵必須自身硬”,用鐵的紀律錘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凡是黨紀規定不準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帶頭遵守黨紀國法,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嚴守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各項要求,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對待誘惑,干干凈凈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樹立可信、可敬形象。自覺接受監督,以嚴格自律樹立良好形象,以鐵的紀律著力把“打鐵的人”錘煉成“鐵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