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
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強調:“厚植民心,才能凝聚力量。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民心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最深厚的執政基礎。回溯歷史,中國共產黨正是秉承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理念,才取得了改革、建設、發展的偉大成就。如果脫離群眾,就會背離黨的宗旨,就會失去民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興衰成敗也在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巨大成就,查處了一批腐化墮落的黨員干部,也反映出一些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亟待提高。
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意義重大,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重要的人生必修課,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民心。
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信念一旦喪失,人就會從根本上放棄理想、改變信念、背離宗旨、道德淪喪。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腐化墮落,說到底是信念的喪失。所以,加強共產黨員的信念教育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強調:“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定信念,必須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必須自覺增強道德修養,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民心。
(《關于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議》提出了“五講四美”,后來此活動又與“三熱愛”相結合,即為“五講四美三熱愛”。“五講”是指: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是指:心靈美、語音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是指: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二十字”基本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關于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的意見》以“堅定信念、忠于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強調要自覺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四個堅持、四個廉潔為自律準則。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推進,一系列政策法規正逐步完善。此時,廣大黨員干部更應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民心。
貴州省某位落馬干部在其懺悔書中寫到:“自己從一般工作人員,在組織的關心和培養下成長為一名正縣級干部,而未感恩組織,未按組織要求嚴格管理自己,未按組織要求全心全意為民辦事,喪失了一個黨員干部應有的道德品質。”從上述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少數黨員干部把自己的成長視為苦心經營、苦干實干的結果,認為這是辛勤付出理應得到的回報,把組織的教誨和群眾的信賴拋到九霄云外,沒有在思想上嚴格錘煉自己,嚴重喪失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思想意識,甚至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少數黨員干部缺乏民生情懷,很少傾聽群眾訴求,沒有站在群眾立場算民生賬。導致行動脫離群眾,思想拒絕群眾,離群眾越來越遠,最終走向人民群眾的對立面。
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反面典型為鏡,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慎獨慎微、慎初慎終,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在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偉大征程中忠誠履職干凈擔當,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民心。
貴州省畢節地委第一任書記趙欲樵,生前立下遺囑,要求治喪力求節約、迅速,不發訃告,不登報,不開追悼會,不通知外地工作的子女及親友前來奔喪,不留骨灰盒,將骨灰撒在水中,將平生積蓄的8000余元全部交作黨費,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寬廣胸懷和高尚道德;貴州省畢節市海雀村文朝榮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當村干部就要為老百姓干一番事業,不然對不起老百姓。”文朝榮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處處為民,把一生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通過充分學習模范,不僅能使廣大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得到有序有方有力有效提升,為建設和諧美麗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更能發揮好優秀黨員干部的正能量,使他們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民心。
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是中國共產黨思想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反映了黨員干部忠誠于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決心,更體現了為共產主義理想和人民福祉奮斗終生、鞠躬盡瘁的革命風范。
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以道德的力量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