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國海
審計是建設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建設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審計貫穿于工程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包括開工前的項目審批文件、設計文件、招投標及合同簽訂、工程量清單以及項目資金到位等情況的審計;施工階段的施工準備工作、施工合同合法合規性、執行情況、現場簽證、隱蔽工程驗收及材料采購等的審計;竣工驗收階段的工程結算、檢查驗收過程以及竣工決策報表是否依規定編制等的審計,對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而言至關重要。
(一)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質量
全過程審計是對工程項目整個建設過程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控制,自項目立項開始,至設計、施工,到最后的竣工結算,審計工作均貫穿于其中。較傳統的竣工結算審計,其加強了事前及事中控制,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預防風險。
(二)有利于預防違規行為的發生
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將審計的重點移至事前及事中,特別強調對建設過程的控制,其防范功能的發揮明顯提前,可對各種隱蔽工程、非實體費用等進行提前記錄、取證,以免事后產生爭議。在探討施工設計變更及費用變更是否可行時,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也可參與其中,以免預算及進度撥款超出預期而造成支出失控,同時,能有效預防工程項目過程中各類違規行為的發生,提高審計工作的透明度,為后期的審計工作減輕工作量。
(三)有利于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實現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審計,在實際工作中,監理人員需要與施工單位人員進行配合,在工程施工完成時,審計工作也結束,有了審計的監督,監理工作能順利開展,監理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有利于維護建筑市場秩序
當前,在建設項目招投標的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為能獲取項目工程的施工權,會不惜在投標時設立低于標底的標價,這對于其他參與投標的施工單位而言極不公平,擾亂了建設市場的競爭秩序。通過對招投標過程的審計,不但可以節約投資,還能有效預防和抑制低價競標的行為,有利于維護建筑市場的秩序。
(五)有利于提高項目審計水平
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集各類新型審計理論與方法于一體,包括管理審計、財務審計、內部審計、環保審計等,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專業基礎知識,全面掌握項目管理的相關事項,并要求對相關法律法規有所了解,這就會促使審計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及能力,從而提升對工程項目的審計水平。
(一)正確定位審計人員角色
實施審計工作的目的在于監督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相關行為,在整個過程中,審計人員的身份是監督者,而非決策者,《審計法》也明確規定,審計的職能為監督。因此,在對工程項目實施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應正確定位自身角色,做好監督工作,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審計信息,而不是作為管理者或決策者實施各類審計活動。
(二)嚴格審計分包工程及合同
隨著建設工程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多數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均會采取EPC管理模式。受專業的限制,采取EPC管理模式需要設置各類分包工程,而由此產生的分包合同也不斷增多??v觀多年工程項目建設實踐,因分包工程及合同管理不善而引起經濟糾紛的事件屢見不鮮,不僅給建設總承包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損害了建設單位的形象,阻礙了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此,在對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審計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嚴格審計分包工程及合同。首先要嚴格審查分包合同的簽訂,看其是否有效,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明確分包工程的單價、數量、總造價、質量、工期、結算方式等;其次要加強管理分包工程的建設,嚴格審查分包單位是否具備相應資質、結算及安全質量是否與合同規定相符等,以減少因分包工程給建設單位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三)加強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
全過程審計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模式,也改變了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的習慣做法。傳統內部審計于工程全部結束后才報審資料,而全過程審計需要被審計單位定期向審計組報送資料,這可能會導致被審計單位出現抵觸、抗拒定期報送資料的行為。為此,審計人員應加強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爭取獲得被審計單位的理解與配合,以促進全過程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時化解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矛盾,從而有效解決審計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全過程審計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還能保證施工的質量及安全性。總而言之,審計工作是建設工程項目的重要內容,對于建設施工質量及工程造價而言都非常重要,因此,要嚴格遵守審計有關規定,以提高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