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明
玉米在黑龍江墾區有很大的種植面積。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時期時,對于各種養分來說,也有著不同的吸收數量和比例。因此,在玉米種植當中,要想做到讓玉米達到高產和穩產,達到綠色玉米這樣的生產標準,施肥環節要做到科學合理是十分關鍵的。本文針對玉米如何根據其不同的生長期,進行科學的施肥,保證其不同元素有合理的吸收比例,進行系統分析,希望對同行有所借鑒,以更好地促進玉米生產。
在眾多糧食作物當中,玉米相比,是一種對肥量需要量較大的高光效型農作物。在它的生長發育過程當中,需要得到數量種類豐富的營養元素。其中,需要量較大的是三元素,即,人們常說的氮、磷、鉀三種元素:此外,還需要一定量的其他元素,如:鈣、鎂、硫、硼、鋅等常見的。從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總結可知,玉米在進行施肥時,要突出以下方面特點,做到有主有輔,有主有次。
l 玉米在需肥方面的主要規律
1.1 三元素需數量和比例。玉米在其整個的生長周期當中,對三元素(氮、磷、鉀)在吸收數量和比例方面,是與產量成正比的:此外,對其起到決定作用的因素還包括:土壤、肥料、氣候,此外,還與施肥方法有一定的關系。一般而言,平均每生產lOOkg的玉米籽粒,所對應的氮元素、磷元素和鉀元素分別為:2.6kg、1.21kg和2.18kg,三者間的大約比例為:1:0.46:0.84.這一比例在指標體系當中也是較為常見的。
1.2 三元素在玉米不同生長周期的吸收情況。玉米根據其生育階段的不同,在吸收三元素(氮、磷、鉀)方面,其數量和速度有較大的差異。一般來說,玉米在幼苗時期,生長的速度較慢,因為這一時期,玉米的植株矮小,因此,對于氮的吸收量也是較少的,從玉米一生而言,約占總氮量的比例約2%左右:玉米生長到拔節至開花期時,玉米進入到了旺盛生長期,該階段,玉米會進行雌雄穗分化,達到形成發育期,這一階段,玉米在吸收營養元素方面不但速度快而且數量多,也是玉米生長當中最需肥的關鍵期,此一時期,玉米對氮素的吸收的比例是最大的,約為總量比例的50%左右,此期如果缺氮就會造成玉米的穗小、粒少而造成嚴重的減產:在籽粒灌漿期,玉米在營養方面的吸收速度和數量是在逐漸緩慢和減少,此期,對氮的吸收量,約可達到總量的45%左右。在磷的吸收規律方面,基本與氮元素相同。玉米對鉀元素的吸收,集中在抽穗授粉期,約為總量的50%左右,待灌漿高峰期時,完成全部吸收。
2 玉米的科學施肥技術
科學施肥,主要體現在合理施肥上。主要依據是:玉米需肥規律、玉米種植地塊的土壤肥力、施用的肥料種類,還包括了在施肥時存在的自然條件和采取的栽培措施,以此來對確定最后的施肥量、養分構成比例、實際施肥時期和采取的方法,目的是使肥料利用率達到最大化標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如何做好基肥的科學施用。基肥在施用是要深。這主要是由于基肥,主要以農家肥或綠肥為主,屬于有機質類肥料,同時,還要加入一定量的化肥。它的作用主要是實現有效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并促進春季保水、保溫,并能有效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實現有效延長肥料供應的時間。從其主要功能來說,可能有效地培肥地力,達到疏松土壤,實現各種營養成分的緩慢釋放的作用,最終為玉米苗期和中后期提供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
從比例來說,播種前施肥(有機肥、氮肥)和磷、鉀肥,占總肥量的比例分別為40%~50%和70%—80%.并要求進行全層深施。
2.2 如何做好種肥的科學施用。玉米產生“燒苗”的原因,多數在于基肥和種肥一次施用。為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最好是采取提前施基肥方法,種肥則可以選在播種時施人。其功能是為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提供營養,肥種多為速效化肥,為避免該種化肥引起的“爛種”現象種肥要與種子之間要分開8—lOcm左右的距離。種肥施用數量一般為氮肥總量的10%.還包括基肥后其余全部磷、鉀肥,并輔助性施用有機肥20—30kg(應注意充分腐熟)。
2.3 如何做好追肥科學施用。主要包括提苗肥和孕穗肥,還包括花粒肥和葉面肥。
2.3.1 提苗肥主要針對無人施種肥的地塊,與第二次中耕結合,其量基本與種肥相當。
2.3.2 孕穗肥對于玉米拔節至抽雄是至關重要的,屬肥料最大效應期。主要決定了玉米果穗大小和籽粒多少,屬于關鍵需肥時期,還需要大量水分。該階段多施用速效氮肥,其數量占氮肥總量比例的40%—50%.多與中耕結合,并采取開溝施入法施人。
2.3.3 花粒肥施肥,主要是為保護功能葉片實現正常生長。一般為每畝施用5—lOkg。
2.3.4 葉面噴肥主要是用于缺素癥和對脫肥地塊補肥。其種類主要是:微量元素型葉面肥、稀土型微肥、有機化合物型葉面肥,還包括了部分生物調節劑。多與病蟲害防治共同進行。
2.4 做好施肥量的科學確定。精量施肥主要采取的辦法是測土配方施肥。一般,在玉米大田施肥量為每畝50—60kg左右,氮磷控制比例為1:0.4—0.5的區間,豐產田塊和其他田塊,多以目標產量為最佳施肥量的目標依據。
3 結語
總之,玉米要實現穩產高產,科學施肥是十分關鍵的,需要綜合性考慮,標準化實施方可真正做到,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抓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