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
我國疆域遼闊,氣候多樣,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然而,由于人類過度利用資源和不斷地破壞自然環境,已導致許多物種面臨生存危機。因此,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任重而道遠,當務之急是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建設,尤其要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建設,以便有效地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l 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現狀
1.1 大眾缺乏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每年我國捕獵野生動物的非法行為都在頻頻發生。而這些不法分子面對法律的制裁時表示非常不解,因為其并不知道那些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隨著大眾飼養寵物行為的增加,在獵奇心理的驅使下,很多人將珍貴的野生動物抱回家飼養,這是法律所不容許的。部分在林區生活的居民,雖然好心救助某些受傷的動物或者被棄養的幼崽,并且精心照料,但他們并不知道這些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知道這種私人養護行為也是錯誤的。總之,大眾缺乏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亂殺爛捕,缺乏對野生動物的關注,有意或者無意牽涉到野生動物保護事件中還不自知。
1.2 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1》提出了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填補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的空白,是《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的一個積極進步和顯著完善。雖然對野生動物和其棲息地的保護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是實際上也生動物棲息地的劃分工作不夠明確。隨著瀕危物種的增加,需要保護的棲息地也在變化。所以,在沒有確定為需要保護的棲息地之前,要列出一個野生動物保護關鍵棲息地,然后對其進行保護。因此相關法律法規還有待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1.3 相關工作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操守需要加強。野生動物和棲息地保護工作失利,很大程度上與保護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操守有關。部分工作人員保護野生動物專業知識和技能不過關,造成了保護工作達不到預期。野生動物在市場上有很好的賣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部分職業道德操守不良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知法犯法來謀求私利。所以,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要強化工作人員的能力和道德水準。
2 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方法
2.1 提高大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野生動物被捕殺的現象嚴重,提高大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具體工作可以考慮以下內容。第一,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將野生動物按照門、綱、類、科、屬、種進行分類,然后為所有的野生動物制作一個名片,通過卡通科普的方式進行宣傳。這樣可以增強大眾對野生動物的認知,所以認識野生動物之后,還對野生動物開槍者,必須嚴懲。第二,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要“因地區而異”。不同地區的野生動物種類不同,所宣傳的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的種類也有差異,有針對性的對野生動物密集區附近居民和商人進行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宣傳能夠提高工作效果。第三,運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終端來進行全民野生動物掃盲活動。互聯網是知識宣傳的平臺,智能手機是答卷考場,以身份證為用戶名進行野生動物知識問答,避免以“法盲”“不認識”為借口來減輕法律制裁的行為。
2.2 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第一,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部門的宣傳工作進行法律層面的要求,從而保證相關法律人盡皆知,全面掃盲。第二,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進行法律層面的管理,對違反職業道德者嚴懲,對從業者的職業能力要有法律認證。第三,對捕獵和破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行為進行有效管理,減少打法律擦邊球的行為。第四,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建設需要充足的資金,這就需要各個領域共同融資。國家相關部門要撥款,企業要捐款,還有很多以個人名義捐助的愛護動物人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的企業和城市建設者是否對保護野生動物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對于這些以經濟利益為目的或者以建設美好城市生活為目的而影響棲息地的企業和個人,要在法律層面對其進行要求,其必須為野生動物和棲息地保護事業進行投資。總之,完善相關法律要從各個角度出發,全面優化和完善既有的野生動物法律。
2.3 強化動物保護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操守。現階段野生動物保護人員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其勞動報酬并不是很高,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也并非創收事業,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這份工作有愛心,從而提高自己職業能力,堅守住職業道德。第一,在工作人員的選定上,要對其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進行評估。第二,要定期對其進行職業能力測試和職業道德考核,要定期給其敲警鐘。第三,要改善其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妥善解決其家庭成員和親屬的關系,以此增強工作人員的穩定性。總之,要用愛心去對待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要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來培養和教育工作人員。
2.4 制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方案。第一,國有林場森林經營中野生動物保護方法。國有林場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之一,國有林場長期有工作人員看管,要量身定做相關的動物保護方案。第二,城市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方法。上海市內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工作非常好,值得具有相似情況的城市借鑒。第三,保護區內協調人類社會和野生動物矛盾的方法。西雙版納等地區的居住人口和大象之間存在矛盾,如何保護莊稼同時避免象災是需要直面的問題。總之,不同區域的野生動物保護方案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