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多次發文,要求在小學進行書法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書法教育在小學課堂的開展效果卻并不理想。在當前網絡信息時代下,開展書法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文字。通過識字寫字,學生能夠接受文化教育,書法教育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漢字與書法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文化品位,書法教育有其他學科教育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學教學中進行書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層次,通過書法教育,使學生對傳統審美理想與要求有初步的認知。本文在此背景下,淺要分析,讓書法教育真正走進小學課堂的研究,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小學課堂書法教育的進一步拓展延伸。
關鍵詞:小學課堂;書法教育;文化品位;傳統教育
一、 引言
書法是修身養性的重要方式,習者在理解與學習古代書法時,能夠與前賢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有助于提高心靈,提高審美情趣。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代表著中國藝術的核心,讓書法教育走進小學課堂,通過書法教育對學生進行書寫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加強書法藝術欣賞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堅強的品質。但是當前電子通訊設備的日漸普及,使得漢字書寫也逐漸脫離日常生活,漢字書寫水平日漸下降,在小學教學中開展書法教育,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有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 小學書法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培養并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進行書法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時,學生能夠感受到書法精神的優長,以及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能夠對書法作品有著直觀的審美感受。通過閱讀書法字跡,感受不同的書法效果,在書法線條與結構中感受到用筆的變化莫測,真正感受漢字的魅力。通過直觀的欣賞,學生能夠與書法作品、書法家形成心靈上的共鳴,在當前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中,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離不開書法教育。
(二) 培育學生形成優秀的品格
小學階段進行書法教育,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書品與人品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書法教學中,重視學生人品的修養。古語訓:“書如其人,字如其人”,所以教會學生學習漢字并不是教學目的,應當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通過學習書法陶冶學生性情,使學生感受到黃庭堅的“心正則筆正”,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習顏真卿的書法作品,通過觀摩《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等作品,感受顏真卿剛正不阿的藝術風格,體會他內心的氣勢恢宏。通過書法教育,使學生在書法作品的熏陶下,形成高尚的品格,樹立愛國主義情感,有助于學生確定未來發展方向。
(三)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書法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書法的表現對象是漢字,漢字是文化的載體,通過書法教育,使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筆墨紙硯的發展,深刻感受書法名人故事以及重要的歷史事件。在小學階段開設書法課程,學生飽覽名家名帖時,了解經典名帖蘊含的獨特文化,在藝術的熏陶下感受祖國的歷史悠久,有助于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三、 讓書法教育真正走進小學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 培養學生書法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開展小學書法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理解書法學習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充分重視書法教育的地位,扭轉學生的學習地位,通過積極的引導與幫助,使學生認識書法并理解書法,提高學習熱情的同時,加強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教師將書法教育與美術教學相融合,使學生認識書法的藝術美,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帶領學生觀看書法展,使學生切實感受書法的獨特魅力,進而提高書法學習熱情。
(二) 創新書法教學方法
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習規律,展開創新教學。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平時要利用好寫字課等課堂教學,班級、學校可以舉辦作業展覽、書法比賽,使學生在正確規范書寫漢字的基礎上,將漢字文化發揚光大。通過比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過程中,學生能夠加強對書法學習的渴望,了解自己在書法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能夠把中國漢字寫得更好。
(三) 結合書法背景知識展開情感教學
在小學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書法背景知識進行情感教學,將學生帶入書法作家的情感意蘊中,使學生感受到書法的內涵,以及書法一筆一畫透露出來的情感價值,能夠與作家形成思想上的共鳴,進而更好地掌握書寫內涵。例如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是顏真卿在極度悲憤下書寫的,紀念他侄子為國捐軀,字里行間蘊含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是具有重要史學價值的文章,記錄著當時的歷史背景。學生學習顏真卿書法時了解這一歷史故事,有助于加深對顏真卿的理解和認知,在書法臨摹時,更能夠感受筆觸的情感交融。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我國歷史悠久,書法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在當前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傳承并發揚我國傳統文化,開展書法教育,通過書法培養學生基本寫作技能,加強書法藝術欣賞,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與良好的品格,引導學生形成愛國主義情感與正確的觀念,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鳳梅.關于書法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5(02):179.
[2]龍道江.小學書法教學中的困難及解決方法[J].新課程學習(中),2013(11):157.
[3]陳金方.讓小學書法教學更有效[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213-214.
[4]李燕立.小學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青少年書法,2009(11).
作者簡介:
霍福山,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紅古區洞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