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嶺
(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隨著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越來越重視,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斷加大,森林總量已初具規模。但是一旦發生火災會對森林造成嚴重的破壞,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和國民生活造成重要影響,因此加強火災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1,2]。當前我國森火災發生率較高(見表1),大家必須提高森林火災的預防意識,采取措施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表1 2013~2017年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現狀
1.1 森林防火有助于維持生態平衡。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的重要生態系統之一,其具有凈化空氣中的污染物、避免土地沙漠化、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一旦森林發生火災就會將現有的生態平衡打破,致使森林系統的氧氣制造能力和空氣凈化能力下降,嚴重時會致使火災地區沙漠化,影響當地的氣候。因此森林防火有助于維持生態平衡。
1.2 森林防火有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森林火災的發生一方面會造成大面積的林木被燒毀,另外火災發生在居住區附近還會對周圍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造成損害,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不得不重新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進行森林恢復,向受災居民提供幫助[3]。由此可知,森林火災對于社會穩定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森林防火有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1.3 森林防火有利于維持林業的穩定發展。雖然我國一直提倡植樹造林,減少對森林的砍伐,但是我國的林業資源覆蓋率仍達不到國家的相關標準要求。因此仍需要不斷推動林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森林火災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林業發展的步伐,甚至讓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因此森林防火有利于維持林業的穩定發展。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森林防火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加強森林防火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筆者就森林防火的措施展開探討。
2.1 利用媒體資源加強森林防火的宣傳和教育。湖南全省在2014年春節前后共發生373起森林火災,致使9.7萬畝林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失火的用火類型看,生產性用火引發火災占59.8%,屬上墳、抽煙等引發火災占19.1%;由老弱病殘和兒童引發火災占20.9%。這么多人為火災的出現,與當地火災預防宣傳不到位、人們防火意識差有直接聯系。因此要想有效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必須提高人們的森林防火意識,加強對森林防火的宣傳教育。有關部門可以利用網絡、電視、電臺和報紙等媒體進行森林防火重要性的宣傳,讓人們意識到森林火災對人們生活和環境造成的重要影響,讓人們知道在森林及其附近區域如何按照規定使用火源[4]。
2.2 建立火災防治制度,加強森林火災防治管理。由山東省東營市林業局獲悉,該市已連續第18個年頭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這與東營市林業局建立了完善防火制度有重要的聯系。因此有關部門應根據森林火災的發生特點和防治要求建立完善的火災防治制度。如嚴格規定游客不能攜帶火種到森林中旅游,森林附近的村民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等[5]。除了制定完善的火災防治制度,有關部門按照制度要求加強森林火災的防治管理,如對于違反制度規定的責任人嚴格按照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罰和教育。
2.3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加強火災撲救演習。今年6月1號和6月2號兩天,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區域發生雷擊造成火災14起,經防火人員全力撲救,6月4號所有火情得到控制。這與當地林業局制定的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有關。因此有關部門要制定預防和治理兩套方案。日常中人員按照預防方案進行執行,預防火災的發生。一旦發生火災,相關人員應按照治理方案進行火災的撲救。除了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外,相關部門應不斷加強火災撲救的演習工作,保證一旦發生火災各個部門間能夠有效進行聯動,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撲滅森林火災。
通過上文論述我們了解到森林火災的防治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制定和執行好森林火災防治的管理制度及方案措施,有效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