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輝志

即視現象,又稱“既視感”“幻覺記憶”,指在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中有似曾相識之感。研究表明,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曾經出現這樣的感覺。既視現象的真正成因目前尚不清楚,不過我們可以來看看成因可能的相關理論。
有一個熱門的理論認為:當我們的記憶被“錯誤的喚起”或“部分的喚起”時,就可能出現熟悉的感覺,卻不會有完整的回憶內容,這種感覺就是既視現象。
比方說,眼前的景象可能不完整的勾起我們兒時的記憶,但是由于記憶太過久遠,導致回憶的過程無法順利完成,所以沒有喚起記憶內容,而只產生熟悉感。最近有一項虛擬實境的實驗結果,為這個理論提供了一些證據。科學家比較受試者在觀看以下兩種景象時的反應:一種是全新的景象,另一種是類似他們之前看過卻記不清的景象。結果發現,他們在觀看后者時,的確比較容易產生既視現象。
那么既視現象出現的時候,大腦起了什么反應呢?有一個理論認為,與記憶有關的鼻葉與海馬回以及與情緒有關的杏仁核,這幾個腦區之間可能會出現緊密的聯系,造成既視現象。最近一項有關癲癇病人的研究,為上述理論提供了一些證據。科學家在透過電流直接刺激病人的大腦后發現,有些病人在鼻葉、海馬回與杏仁核的活動較為同步的時候,會被誘發出既視感。這項發現顯示,既視感的神經基礎,可能就和這幾個腦區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