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宣喜 王姝力 張旭騰 唐文哲,4 辛守龍 劉揚 張亞坤
(1.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1;2.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北京 1001203.清華大學項目管理與建設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84;4.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4;5.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北京 100084;6.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當前,我國承包商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據美國《工程新聞記錄》統計,2017年,我國有65家企業入圍年度250家國際最大承包商,入圍企業數量在各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并且業務量處于領先地位[1]。隨著我國承包商在國際工程市場的不斷發展,EPC總承包模式的運用越發普遍[2-3]。采購對于EPC項目最終目標的實現非常重要,對保障物資供應、實現工程意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系統地研究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管理過程,并以此來指導采購管理,保障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對于國際工程EPC項目而言,采購具有以下特征[3-6]:
(1)涉及眾多的利益相關方,環節復雜。
(2)與設計和施工工作緊密相關,對項目實施具有重要影響。
(3)采購成本占項目總成本的份額高。
(4)采購周期長,影響物流運輸和倉儲管理。
(5)機電設備的質量和技術標準要求高。
(6)風險性強,不確定性因素多。
由于采購業務具有以上特點,在國際EPC項目采購管理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例如采購計劃不夠全面、對設計或施工方案理解不夠深刻導致設備物資不適用、采購進度不能滿足要求等[2]。現有研究側重于分析國際工程EPC項目中采購管理的重要作用,包括如何獲得材料和設備以進行建設和運營、連接設計和施工環節以促進項目整體實施績效[7]等,但缺乏對實際EPC項目采購管理全過程的系統性研究。據此,本研究目標旨在評價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管理全過程管理現狀,揭示采購各環節間相互作用關系,以提高我國承包商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采購管理的水平。
根據文獻分析,將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管理過程的主要環節總結如下,分別是:投標策劃、制訂采購計劃、供應商管理、采購合同管理、機電設備和物資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倉儲管理、機電設備交付管理、運營及售后服務和采購績效評價[8]。各個過程要素的關系見圖1。

圖1 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管理流程圖
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業主在招投標階段通常會制定詳細的標準,對承包商進行評價,內容包括承包商的資質、技術方案和商務方案等各個方面,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9]。因此,承包商應準確理解業主的意圖和工程特點。根據業主招標文件所提供的采購技術信息和相關要求,結合初步設計方案,制訂合理的采購方案,并納入投標文件中[10],使采購方案與技術方案、商務方案及整體實施方案相互協調,做出合理的報價,從而提高承包商投標的競爭力。
總承包商需要根據總體項目計劃,完成采購總體計劃的編制工作,對項目整體的采購工作進行全面要求和指導[3,11],其主要內容包括:
(1)采購范圍以及與各方的合作過程。
(2)承包商與業主的權責劃分。
(3)采購文件的審批原則、進行編碼和存檔的規定。
(4)采購的目標和要求,包括進度、成本和質量等方面。
(5)采購工作的一般流程。
(6)關鍵物資和設備的特殊采購流程。
此外,承包商須依據EPC主合同、項目總體計劃和設計施工等進度計劃[7],完成采購進度計劃的編制,從而對項目所需物資和設備的采購進度進行把控。編制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在滿足EPC主合同和采購總體計劃要求的情況下,考慮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調整,為進度計劃預留提前量。
(2)結合設計、施工進度計劃中對時間節點的安排,做到與設計、施工進度計劃相協調。
采購活動對供應商有很強的依賴性,且對于生產周期較長的機電設備,總承包商往往對其供應商缺少足夠的控制力。為保證采購計劃的執行,總承包商只有合理選擇采購渠道和具備相應資質、技術、能力的供應商,才能夠按計劃獲得項目所需的材料和設備,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12]。
采購合同需以EPC主合同為基礎進行編制,對采購權責劃分、進度管理、質量把控、業主應予以支持和協助等的規定應符合EPC主合同的要求[13]。此外,應使風險與收益分配相對公平,并且有助于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材料物資和機電設備的質量管理格外重要,良好的質量管理是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承包商實現項目目標的保障[14-15]。國外業主、咨詢工程師對物資和機電設備質量要求十分嚴格,承包商須嚴格按照合同和項目技術標準要求,對物資和機電設備進行質量控制,使其符合業主要求。
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施工所需的物資和設備需要進行長途運輸,其特點包括:
(1)發貨、清關等環節較為煩瑣,耗時較長,容易出現紕漏[16]。
(2)項目所在地,涉及貨物進口的,須遵守當地政府法律法規和海關政策。受政策影響較大,且每個國家規定的進口流程都不同,報關清關等環節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3)目前,設備和物資的包裝工作分包給專業公司,因此承包商對包裝的準確性無法進行有效控制。若裝貨出現問題導致缺少配套設備、配件,會影響后續施工工作。
(4)發貨時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項目總體實施進度、物資保質期及運輸周期等。
(5)由于國際工程物資運輸距離遠、周期長、條件惡劣,涉及多種交通方式的轉換,因此無法保證設備和物資按時到達現場并保持完好。
物流運輸是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過程中最容易受外部影響的環節,而且承包商對此缺乏掌控力,一旦出現問題,會對項目進度和成本造成巨大影響。總承包商應建立物流管理措施、制定風險預警和應急措施[17],及時解決物流相關問題。
在倉儲管理中,承包商應了解施工進度和工程用料信息,保證設備和材料的存儲量能夠滿足項目實施的需求,且其質量應滿足相應技術標準的要求。承包商應重視并優化庫存管理,根據項目總體進度安排以及設備、物資的生產、運輸周期制訂合理的采購、運輸計劃。此外,也應避免過度倉儲的問題,以降低成本。
設備驗收往往會因包裝不合格、防腐不達標等因素受到影響。在安裝過程中,常常出現缺少配件或配件精度存在問題導致無法正常安裝的情況。因此,承包商應分析、總結相關問題和經驗教訓[6],在后續采購工作中進行改善,以保證后續驗收能夠順利通過,采購水平不斷提高。
在設備移交過程中,承包商應與業主事先確定試驗方案和參數指標,按照合同要求提供竣工資料,避免機電設備無法按時移交。總承包商應為項目移交做好充分的準備,加強前期工作管理,例如在合同中明確檢修費用及售后服務的權責分配,制訂好相應問題的應急預案。
在采購活動中,總承包商不僅應關注設備、物資的質量,而且還應為業主建立機電設備的運營管理機制及售后服務機制,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完善的運行和維護手冊,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運營[18]。
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為確保實現采購目標、對采購工作進行評估和激勵以及為采購工作持續改進提供依據,需要對承包商的采購績效進行評價,以幫助總承包商發現問題,對采購工作和過程進行持續改進[19]。
為了解國際工程EPC項目承包商采購管理現狀,本研究基于上述理論分析,通過問卷調研和專家訪談的方式對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管理過程進行全面調研。調研問卷的內容包括:調研對象個人信息、投標策劃、制訂采購計劃、供應商管理、采購合同管理、機電設備和物資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倉儲管理、機電設備交付管理、運營及售后服務和采購績效評價部分[8]。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研的方式,并且有助于向受訪者解釋調研問題以及在問卷完成之后對調研對象進行訪談。本研究選取的承包商具有豐富國際工程EPC項目采購經驗。本次調研發放的61份問卷全部回收。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投標策劃過程中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1。

表1 投標策劃各要素的表現情況
如表1所示,總承包商編制的采購技術方案能夠滿足業主需求。但在投標策劃階段,應與設計方、具備良好合作關系的供應商進行合作,以深刻理解采購工作,從而利于后續采購工作的開展。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制訂采購計劃過程中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2。

表2 制訂采購計劃的表現情況
如表2所示,總承包商能夠將采購工作任務的權責明確分配至公司、部門和個人,各層級協調工作,較好地完成采購任務。但結果顯示,設計圖的進度控制得分較低,因此,總承包商應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證技術參數和相關要求準確無誤、按時完成設計任務,避免出現設計缺陷和設計方案滯后等問題。
調研對象對供應商管理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3。

表3 供應商管理表現情況
如表3所示,供應商管理表現相對較好,其中在選擇合理的采購渠道方面表現最優。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總承包商應逐步發展全球化采購,在全球市場集成資源,提高采購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合同管理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4。

表4 采購合同管理表現情況

(續)
如表4所示,合同起草和訂立具有較為規范的流程和管理機制。但目前合同爭議解決和索賠還有待加強,應培養專門的合同索賠人才,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充分發現索賠點并保存證據。結果表明總承包商在全球范圍內集成資源的能力亟須提高。
調研對象對機電設備和物資質量管理過程中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5。

表5 機電設備和物資質量管理表現情況
如表5所示,總承包商能夠很好地把控物資和機電設備的質量。但總承包商應不斷完善生產過程管理和主場監造機制,以便在設備生產過程中保障質量。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物流管理過程中各指標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6。

表6 物流管理表現情況
如表6所示,總承包商能夠較好地執行出口退稅和貨運流程規范,但目前數據信息庫、決策物流支持系統以及風險預警和應急措施方面還須加強,同時還應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科學決策,避免長周期、高度不確定性等眾多風險因素帶來的問題。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倉儲管理過程中各指標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7。

表7 倉儲管理表現情況
如表7所示,特殊材料(如火工材料)的倉儲管理較好,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保存,但在瓶頸物資的風險管理方面還有待加強。
調研對象對機電設備交付管理過程中各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8。

表8 機電設備交付管理表現情況
如表8所示,在機電設備調試、安裝、移交以及進度管理等各個方面,總承包商均能進行良好的管理。但總承包商仍須關注設備包裝、防腐、外觀以及安裝方面的工藝問題或缺失配件等因素帶來的影響。
調研對象對運營及售后服務過程中的各要素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9。

表9 運營及售后服務表現情況
如表9所示,總承包商能夠很好地完成運營及售后服務工作,在此基礎上,應進行持續改進,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調研對象對總承包商采購績效評價機制及其執行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1~5分由低到高表示表現由差變好,結果見表10。

表10 采購績效評價表現情況
如表10所示,在采購績效評價方面,總承包商目前的表現情況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因此,總承包商應不斷總結績效評價方面的經驗,找出績效評價的關鍵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建立采購評價機制,并且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
將采購管理過程各項要素的表現情況進行排名,1~5分由低到高表示由差到好,結果見表11。

表11 采購管理過程要素均值表現情況
如表11所示,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總承包商對供應商的管理最為有效和突出,此外,能夠較好地完成機電設備交付工作并制訂良好的采購管理計劃。但在采購計劃執行過程中,總承包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應進一步加強物流管理和倉儲管理,減少長距離運輸對設備物資的影響,并對瓶頸物資進行良好的倉儲以避免影響施工過程。此外,總承包商應完善采購績效評價體系,分析采購績效的關鍵影響因素,進而提高總承包商的采購管理水平。
(1)投標策劃。在進行投標策劃時,總承包商應與設計方、具備良好合作關系的供應商共同進行標書編制,以滿足各項技術要求。
(2)制訂采購計劃。總承包商能夠將采購工作任務的權責明確分配至公司、部門和個人,各層級協調工作,保障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但總承包商對設計單位和設計圖的管控還需加強,以保證技術參數和相關要求準確無誤、能夠按時完成設計任務,避免出現設計缺陷和設計方案滯后等問題。
(3)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管理表現相對較好,其中在選擇合理的采購渠道方面表現最優。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總承包商應逐步發展全球化采購,在全球市場集成資源,提高效益。
(4)采購合同管理。總承包商在解決合同爭議和進行合同索賠方面還需要提升,這主要由于國際工程合同管理涉及因素多,難以做到對所有條款都考慮周全。除此之外,總承包商還應進一步加強全球化采購。
(5)機電設備和物資質量管理。總承包商能夠很好地把控物資和機電設備的質量。但總承包商應不斷完善生產過程管理和主場監造機制,以便在設備生產過程中保障質量。
(6)物流管理。總承包商能夠較好地執行出口退稅和貨運流程規范。但目前數據信息庫、決策物流支持系統以及風險預警和應急措施方面還要加強,并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科學決策,解決長周期、高度不確定性等眾多風險因素帶來的問題。
(7)倉儲管理。總承包商能夠制定合理的保存措施,能較好地保存特殊材料(如火工材料),但在瓶頸物資風險控制體系制定和執行方面還有待加強。
(8)機電設備交付管理。在機電設備調試、安裝、移交以及進度管理等各個方面,總承包商均能進行良好的管理。但總承包商仍須關注設備包裝、防腐、外觀以及安裝方面工藝問題或缺失配件等因素帶來的影響。
(9)運營及售后服務。總承包商在運營及售后服務方面表現較好,能夠建立運營管理和售后服務機制,及時解決問題,可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持續改進。
(10)采購績效評價。總承包商在采購績效評價方面有較大提升空間,亟須建立并不斷完善采購績效評價機制。
(11)采購管理過程要素排名。總承包商在供應商管理方面表現最好,并且能夠較好地進行機電設備交付管理并制訂良好的采購計劃。但在采購計劃執行過程中,總承包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應進一步加強物流管理和倉儲管理,減少長距離運輸對設備物資的影響,并對瓶頸物資進行良好的倉儲以避免影響施工過程。此外,總承包商應完善采購績效評價體系,分析采購績效的關鍵影響因素,提高總承包商的采購管理水平。
未來研究可結合利益相關者伙伴關系理論、供應鏈一體化理論對國際工程EPC項目合同管理和供應商選擇等環節進行更加細致和深入的分析,同時還應該加強采購績效評價,以持續提升我國承包商在國際工程EPC項目中的采購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