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們與我們分享創新思想,讓馬來西亞也可從當代科技當中獲益”,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近日到訪阿里巴巴總部時對馬云如此說到。馬哈蒂爾在6月第一次與馬云會面時也曾說出類似的話語,他希望阿里巴巴在高科技領域雇用更多的馬來西亞人。
馬哈蒂爾兩次提到、阿里巴巴擁有的“科技”究竟是什么?答案或許可以從一種馬來西亞特產身上看出端倪。
貓山王榴蓮是馬來西亞最知名的水果之一。由于自身生長特性,貓山王榴蓮對于保鮮技術和物流的要求非常高,成熟榴蓮落地的8小時內必須開殼取肉,或通過零下30攝氏度急凍保鮮處理,并在零下18度至零下20攝氏度的條件下以真空包裝運輸至中國等海外市場。即使這樣,完全成熟的貓山王榴蓮保鮮期也只有短短幾日。
對于馬來西亞本地的水果出口企業而言,這是一場成本與時效的競速,運輸效率的每一絲提升都意味著多一個新鮮榴蓮能送到消費者手中。在今年夏天,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品嘗到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各類“貓山王”產品,包括榴蓮冰淇淋、榴蓮蛋糕等,這均得益于馬來西亞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DFTZ)以及在吉隆坡修建的中國大陸之外的第一個eHub(數字貿易中樞),使得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可以享受大型跨國企業一樣便利的網上貿易、快速的通關服務、高效的物流倉儲等服務。馬來西亞牽頭數字經濟發展的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局首席運營官拿督黃婉冰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DFTZ通過一站式服務平臺,可以優化通關流程,推動清關速度加快,從而為出口企業提效降本。”
對于馬來西亞的外貿企業而言,一個個榴蓮可能只是其打開中國市場的一小步,而對于正需要變革的全球貿易而言,卻意味著正邁開一大步。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宣布,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將投入上千億元人民幣,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根據其構想,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國內24小時必達的網絡,另一部分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全球電子商務平臺)在全球實現72小時貨運必達。
作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在國際物流領域的重要探索,菜鳥于去年10月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建立阿里巴巴第一個eHub。自吉隆坡eHub前期項目投入運行以來,已經幫助近3000家馬來西亞小企業的商品從這里運往全世界。
為幫助馬來西亞商品走向廣袤的亞洲和全球市場,菜鳥提供的B2B物流在馬來西亞3個主要港口同時展開,線路可以覆蓋55個國家的174個港口;空運在兩個機場展開,線路可覆蓋48個國家189個機場。此外,菜鳥正在推進使用集貨倉和全球訂單履約中心等多種方式,幫助馬來西亞商品出口中國及東南亞市場。
“馬來西亞機場控股有限公司與菜鳥的合作將顯著增加吉隆坡機場的貨運量,更重要的是,這將把馬來西亞塑造成東南亞最大的電子貿易樞紐”。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認為,菜鳥在吉隆坡建設的eHub,將給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帶來更多機遇。《新海峽時報》稱,這一合作項目將幫助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貨運量在未來10年中增長至150萬噸。
未來,吉隆坡eHub還將作為中國進出口訂單、東南亞訂單、澳新訂單的中轉樞紐,成為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網的吉隆坡樣本。這里探索的貿易模式將在全球推廣。
目前,菜鳥平臺上中國與全球主要國家的物流已提速到10天以內,其中30個主要城市速度在5天以內。未來,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將沿“一帶一路”,以eWTP為載體,以eHub為節點,實現全球范圍內72小時貨運必達,打造全球72小時生活圈。▲(成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