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當以游戲為基礎活動。由此可以看出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開展幼兒園教育應當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將游戲融入幼兒園教育中,構建符合幼兒多元化學習需求的實踐模式。但是當前我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存在部分誤區,必須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能夠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充分發揚游戲精神,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欲望,是幼兒個性與能力和諧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探索創新。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闡述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誤區,并針對誤區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冀促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游戲教學;幼兒園;學習興趣
開展幼兒園教育,應當采用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通過游戲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能夠融合各學科教育因素,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雖然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創新的幼兒教育模式,但是在游戲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眾多的問題,部分教師盲目開展課程游戲化,為了游戲,而游戲或者是課程目標過于強烈,給予幼兒過多的游戲要求和干預,導致幼兒失去游戲自由,此種情況難以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也無法有效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幼兒課程應當是有助于幼兒多元化發展的游戲活動,課程,應當結合幼兒的發展需求與興趣,是幼兒目標的預設與生成的有效結合。所以在課程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探究,幼兒園課程游戲的有效融入:
一、 游戲應是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應當促使幼兒積極踴躍地參與游戲,保證幼兒游戲自主和自由,通過發展良好的游戲氛圍,提高幼兒的游戲參與積極性時,幼兒感覺到輕松愉悅,能夠積極踴躍地根據課程目標,進行不斷的游戲與學習。教師應當參照課程目標,與幼兒共同設置游戲,例如:完成運動課程中的鉆和爬,可以給幼兒提供相應的鉆扒類游戲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特點,自主選擇材料,教師預設玩法后,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游戲。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所以能夠靈活地選擇游戲內容,創造出多元化游戲玩法。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游戲內容,會給幼兒帶來前所未有的愉悅感。例如設置戶外活動,鉆和爬游戲等,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游戲興趣將游戲材料采用統一的方向擺放,在進行戶外游戲時,部分幼兒會爬向放在高處的材料。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與幼兒進行商討,研究,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玩耍方式。由于材料是幼兒自主選擇的,游戲方法也是幼兒根據喜好特點創造的,攀爬類游戲能夠滿足幼兒的個體發展,也使幼兒充分拓展游戲興趣,有助于提高活動參與積極性。
二、 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
在傳統游戲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幼兒是否能夠在游戲中獲取知識,難以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性格特點創設多元化游戲內容,導致幼兒難以輕松愉悅地進行游戲。游戲對于幼兒來說不只是玩耍,也是生活,更是有意義的學習內容,通過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能夠使幼兒自主積極地進行學習,也是幼兒對社會和自然的追尋與探索,是幼兒接觸社會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中班幼兒實踐活動中,可以在三八節安排“護蛋”活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體驗媽媽對孩子的愛與付出。通過安排實踐活動,幼兒與教師共同探討護蛋方法,可以采用盒子、棉花、網兜等方式進行保護。活動開始后,幼兒都能夠積極踴躍地保護蛋寶寶,無論是游戲的成功或失敗,幼兒都能夠在參與活動中體驗,關心與呵護、傷心與難過等,豐富幼兒情感體驗的同時,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母愛。護蛋游戲是生活類游戲,加強游戲與生活的緊密結合,能夠適用,兒童生活中獲取眾多經驗,在提高幼兒游戲興趣的同時,豐富幼兒認知。經驗是開展生活游戲的重要基礎生活游戲,也能夠促使幼兒朝著更高水平方向不斷發展。對于我而言,游戲不只是生活、工作,更是學習,是一種主動,充滿愉悅的趣味學習。
三、 用游戲豐富學生感官,使幼兒增長技能
在傳統游戲過程中,教師過于將游戲設置的條條框框,運用游戲規則限制幼兒的具體行為導致幼兒難以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也無法抒發游戲興趣,難以在游戲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傳統的游戲教學模式難以提高教學效率,也無法引起師生的有效互動。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教師應當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采用游戲教學法,豐富幼兒的感官刺激,使幼兒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能夠感受比賽的成功與失敗,從而掌握游戲技能。教師也應當結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創新多元化游戲方法,使幼兒在短時間內掌握本領的同時,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本領方式。例如:戶外游戲——過河,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到長方形場地前,引導幼兒自主劃,分為紅隊和藍隊兩組,然后給每組的幼兒一個梅花樁,通過比賽看一個小隊的幼兒能夠全部到達對岸。在比賽過程中,如果有一位幼兒“掉入水里”則游戲失敗,需要小組重新回到起點,繼續游戲。幼兒能夠在團隊游戲過程中增長團隊意識,發展創新精神,有助于提高綜合技能。“過河”這游戲能夠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所以教師鼓勵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選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保持平衡,有的幼兒會通過兩手側平舉或者是手拉手等方式,進行游戲。無論幼兒采取哪種方法教師都應當予以肯定,鼓勵幼兒的能夠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有助于幼兒樹立良好的游戲情感,能夠培養合作意識的同時,有效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通過互相商量探究,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水平。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時期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活動,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教材內容有效的延長與創新,摒棄傳統落后的游戲模式。構建符合幼兒認知,滿足幼兒多元化學習的游戲活動,采用寓教于樂的游戲方法,能夠提高幼兒的游戲技能,同時豐富幼兒思想認知,從而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鄢超云,魏婷.“游戲”離“游戲”有多遠——從理想的游戲到兒童經驗的游戲[J].學前教育研究,2008(9).
[2]王春燕,陳倩巧.游戲整合幼兒園課程的可能性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08(7).
[3]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4]宋慧慧.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3.
作者簡介:陸靜娟,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臨湖第一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