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寬容看似溫柔,在教育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力量,可以打開學生的心靈,帶給學生成長。當然,寬容絕不是無原則的縱容,不是漠視學生的錯誤和過失。而是以嚴格要求為前提,將心比心地去理解,去引導(dǎo),去包容。
關(guān)鍵詞:寬容;溫暖;心靈
在英國,有一位教師用他的寬容為世界培養(yǎng)了一位優(yōu)秀的科學家。
麥克勞德小的時候就對動物非常好奇。有一天,他特別想知道狗的內(nèi)臟是什么樣子的,于是他就把校長心愛的狗狗給殺死了,想拿出狗狗的內(nèi)臟一看究竟。校長知道后非常惱火,但是并沒有預(yù)想中的大發(fā)雷霆,也沒有像一些教師把家長叫來,責令懲罰。而是把這條狗狗送給了小麥克勞德供他研究小狗的骨骼和血液,并希望他可以畫出小狗的骨骼圖和血液圖。小麥克勞德照辦了,殺狗事件就此畫上了句號,這兩幅畫至今仍被收藏在英國的亞皮丹名人博物館。正是這份理解和寬容使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并因發(fā)現(xiàn)了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獲得了諾貝爾獎。
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2017年秋季新學期,當我滿懷喜悅第一次走進八年二班教室的時候,坐在后排的一個比較淘氣的學生高銘大聲說道:“長得太黑了!”我當時感覺頗受打擊,但是我仍然微笑地對大家說:“老師夏天被曬的黑了些,不那么漂亮了。但是大家在以后的相處中會發(fā)現(xiàn),老師的心靈還是很美噠!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啊!”一次尷尬的事件因為寬容被和諧地化解了。在之后的教學中,高銘仍然不改淘氣,在平時的隨堂小考中總是交頭接耳,玩鬧嬉笑,不認真答卷。問他,他會笑著對你說:“老師,我忘了。”對他兇一點吧,他又會馬上變成可憐的模樣。在一次家長會來臨之際,他找到我說:“老師,能不能在家長會的時候不要批評我?”此時,我意識到嚴厲的斥責不如真誠的誘導(dǎo),不如學會寬容,不如學會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會變得更好。我笑著對他說:“你很聰明,老師很喜歡你,希望你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如此這般,沒有嚴厲的批評,更沒有訓(xùn)斥,但有的是老師與他的真心的交流與坦誠的寬容。在這樣真誠的寬容下,這位同學后來學習態(tài)度越來越端正,對自己的約束能力也逐漸變強。有一天他主動地跑到我的跟前,自信地說:“老師,這一章的知識點我復(fù)習完了,請您隨便抽考吧。”我想,這不正是寬容在學生身上所起的變化嗎?
一天下午的物理課,我同往常一樣進行物理作業(yè)的檢查和點評。班里有一位同學說:“老師,我物理作業(yè)忘記帶了。”我記得他昨天就沒有帶作業(yè),心里就起了懷疑,我踱步到他身后,用眼睛瞄了他的書桌,看到了他的物理作業(yè)本就躺在他的書桌里,我心里頓時明白原來他是因為沒寫作業(yè)而撒謊,我很生氣。但當我對上他的眼神時,我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安和祈求……當時,我的心被柔軟地撞了一下,學生畢竟是孩子,成年人都難免犯錯,何況孩子呢?如果我可以寬容他,在全班同學面前“放他一馬”,也許會有更好的結(jié)果。我意味深長地對他說:“沒有完成作業(yè)本身就不對,如果撒謊就更是錯上加錯,但是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希望你明天能把作業(yè)帶來。”我想他定是明白了我的暗示,感激地看著我。從此他總是非常自覺地認真完成作業(yè)。其實,老師用寬容、溫和來教育學生比暴風驟雨般的批評效果更好,允許學生犯錯,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學生知道自己錯了就會體會到老師的寬容和真誠,就會轉(zhuǎn)移到追求上進上去。
還有一次,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2011年的冬天,在生了一場大病之后,我?guī)е⑽慈纳眢w,咬牙堅持帶著馬上就要進行期末考試的學生進行復(fù)習。在課上到一半的時候,班級上的問題學生王海波,推開后門直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并發(fā)出很大的響聲。我對他說:“王海波同學,以后在上課時間進教室要先敲門,這是對正在上課的老師和同學的尊重。”剛開始他只是自顧趴在桌子上并不理睬我,然后突然抬起頭對我大嚷:“你把嘴閉上!”當時,我就愣住了,緊接著就是憤怒,感覺教師的權(quán)威受到了挑戰(zhàn),再有就是委屈,感覺自己的一番苦心學生并未理解。內(nèi)心的五味交雜逼得我說不出話來,感覺自己的一腔熱血被澆了一盆涼水,我轉(zhuǎn)身走出教室,站到教室的門口。這時候,班主任跟了出來,和我說道,王海波今天家里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和家長大吵了一架,是帶著情緒來到學校的,這個孩子平時情緒的自控能力就差,發(fā)起脾氣來不管不顧的。這時候的我漸漸地冷靜了下來,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也有部分的留守兒童。學業(yè)的沉重壓力,生活中缺少父愛或母愛,常常會使部分學生閉鎖心里,心里比較壓抑。因此,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不能一味地嚴厲批評甚至懲罰學生,發(fā)泄自己不滿的情緒。而應(yīng)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理解思考問題,關(guān)懷教育。當你可以真正地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你不但可以理解他,而且甚至會有些心疼。況且這種情況如果僵持下去,對其他的學生也是不公平的,于是我轉(zhuǎn)身回到了教室,繼續(xù)上課。后來,雖然我一直沒有等到這個孩子的道歉,但是在以后的課堂中,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比以往安靜很多,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看我的眼神包含了許多的愧疚。我想他一定是明白了,老師對他的理解,也知道自己的錯誤,并從此改正了。這樣,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而道歉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如果孩子放不下面子,我可以寬容。
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老師寬容了孩子,托起了明天的太陽。教師應(yīng)以寬容、博大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影響學生的舉止,溫暖學生的心靈。
作者簡介:
張美玉,遼寧省撫順市,撫順市第四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