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 郭欣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措施。 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對其臨床檢驗信息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找出來,然后將有針對性的措施制訂出來。 結果 300例患者中,質量控制不良64例,在發生時間方面,樣本準備階段34例,樣本采集階段11例,樣本處理檢驗階段9例,分別占53.1%、17.2%、14.1%;檢驗設備應用不當或故障10例,占15.6%。 結論 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主要為樣本準備階段、采集階段、處理檢驗階段質量控制不良和檢驗設備應用不當或故障,臨床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08(b)-0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Methods Three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in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data of 300 case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ere found out, then the targeted measures were enacted. Results Among the 300 patients, there were 64 cases of po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aspect of time of occurrence, there were 34 cases in the sample preparation stage, 11 cases in the sample collection stage, 9 cases in the sample processing test stage, accounted for 53.1%, 17.2% and 14.1% respectively, and 10 cases in the test equipment application, accounted for 15.6%.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are mainly sample preparation stage, acquisition stage, processing and inspection stage errors or improper appl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 failure, the clinic shoul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lin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近年來,人們對醫療服務水平的需求在不斷深入推進的醫療體制改革、飛速發展的醫療技術領域的作用下急劇提升,臨床醫學檢驗在診斷疾病、監控病情及后續治療中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優劣受到其檢驗質量高低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同時,綜合性醫院檢驗實驗室的醫療設備在飛速發展的醫學科學的作用下不斷更新,一方面促進了檢驗實驗室工作效率及質量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將可靠依據提供給了健康體檢及臨床診斷、治療疾病的工作[1]。為了對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將準確的檢驗結果獲取過來,將有效依據提供給臨床的治療工作,為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做出積極貢獻。本研究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探討了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接受臨床檢驗。排除標準:將缺乏完整信息資料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206例,女94例;年齡12~70歲,平均(41.2±5.6)歲,在年齡分布方面,12~30歲50例,>30~60歲190例,>60~70歲60例;在檢驗項目方面,血液分析檢驗226例,生化檢驗217例,尿沉渣檢驗139例,便分析檢驗82例。
1.2 方法
對300例患者的臨床檢驗信息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尋找出來,然后將有針對性的措施制訂出來。
2 結果
300例患者中,質量控制不良64例,在發生時間方面,樣本準備階段34例,樣本采集階段11例,樣本處理檢驗階段9例,分別占53.1%、17.2%、14.1%;檢驗設備應用不當或故障10例,占15.6%。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300例患者中,質量控制不良64例,其中樣本準備階段34例,樣本采集階段11例,樣本處理檢驗階段9例;檢驗設備應用不當或故障10例,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受到實驗室管理、受試者自身的影響。
在實驗室中,如果檢驗所需儀器設備和所要求的標準不相符,沒有規范管理標本,均會嚴重影響臨床醫學檢驗質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實驗過程中應該給予所應用的試劑及藥品以充分重視,保證其在保質期內,同時堅持規范正規操作,保證采用干凈的試管、注射器及良好密封性的采血針等。對實驗室標本進行規范管理過程中,應該對血液標本進行規范管理,對血液標本污染及溶血的發生進行嚴格的避免,同時使標本按時檢測與反饋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對體液標本及各種人體分泌物標本進行規范管理,比如,對放置腦脊液標本過長時間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使1 h內送檢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在對唾液標本進行采集前保證患者對口腔進行清潔,在其過程中將生理鹽水充分利用起來;對糞便標本進行規范管理,在對糞便標本進行檢測前在滅菌封口容器中放置;對尿液標本進行規范管理,在干凈干燥的存放器中保存,對加入其他物質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此外,必須弄清楚檢測結果,對混淆檢測結果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從而使臨床醫學檢驗質量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2]。
患者自身的生理、飲食等很多因素是患者自身影響因素的來源。臨床檢測程序在對正常值進行對比的過程中必須依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性別、年齡、病癥程度,同時還需要給予之前應用藥物的藥理反應以充分重視,對避免藥理反應的衡量標準或測試方法進行應用。檢測結果還會受到臨床檢測前飲食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比如,不合理飲食會促進尿液標本中糖分濃度、血液中乳酸含量的提升等。此外,臨床檢驗也可能受到患者心理因素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采樣前患者具有較大的情緒波動,那么其血壓就可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從而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因此,采樣前應該對患者進行安撫,使其保持平穩的情緒[3]。
從總體上來說,綜合性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主要為樣本準備階段、采集階段、處理檢驗階段質量控制不良、檢驗設備應用不當或故障,臨床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醫院臨床檢驗實驗室質量的提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標本采集的質量控制
3.1.1 患者的配合 為了將合格的標本獲取過來,醫護人員在標本采集前首先應該對留取標本的特殊要求進行了解,然后將相關注意事項詳細交代給患者。由于標本質量受到患者生活起居、生理變化、治療措施等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因此患者必須刻意準備,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標本采集要求。同時,由于人具有不斷波動的生理代謝,因此檢測時間也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一些項目。比如,在對血常規進行測定的過程中,上午與下午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計數(RBC)具有極大的波動范圍。因此,如果懷疑檢驗結果需要復查,那么就應該在上次檢查的同一時間進行下次復查,從而使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此外,“一管血”模式也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其指在多個檢測項目應用相同的抗凝劑試管類型、血液總量夠用的基礎上,向更少或一支試管中合并多支試管的血液標本,從而促進采血試管數量及采血量的有效減少。采血量的減少,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尤其是兒童患兒、危重移植患者等的獲得感在極大程度上提升。
3.1.2 醫務人員的配合 在質量控制各環節中,標本采集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直接而深刻地影響著檢驗分析前誤差的產生,尤其是血液標本采集,要想使標本質量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關鍵是要對溶血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如果采血過程中缺乏準確的定位或進針,那么針尖就會將靜脈穿透,從而促進血腫及溶血的發生。在將含添加劑的試管混勻過程中用力過猛,或運輸過程中具有過大的動作,均會促進溶血的發生。開始采血時穿刺處消毒所用碘伏還沒有干,針頭與注射器沒有緊密連接,采血過程中有泡沫產生或有空氣進入等,所有這些均會促進溶血的發生。同時,一些患者采血前沒有依據要求空腹,一些醫務人員在患者輸液肢體同側對血液標本進行采集,沒有及時搖勻帶有抗凝劑的標本造成標本和抗凝劑缺乏恰當的比例或有凝集現象發生等,所有這些均會造成實驗室檢驗缺乏準確的數據,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浪費標本。實驗室在將溶血標本尋找出來后應該重新采血,或將標本發生溶血字樣標注在檢驗報告中,同時告知可能影響了檢驗結果。
3.2 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
3.2.1 將詳細的管理制度及措施要求制訂出來 所有實驗室均應該將自己的質量控制管理制度及措施建立起來,依據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將一套標準完整的操作規程文件(SOP)建立起來,比如,儀器的使用、試劑的選擇、校準品的匹配使用操作規程等。要想使高質量的結果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就必須在檢驗過程的所有環節落實上述措施[4]。此外,將“一管血”檢驗流程制訂出來,同時通過將標本送檢地點集中,對檢驗流程與項目進行優化,促進設備使用效率的提升,促進報告時間的縮短。
3.2.2 檢驗儀器設備的使用與管理 要求專人管理,定期檢查,保養所有檢驗儀器設備,專人依據相關要求定期檢查,保養對臨床標本進行測定的儀器,將檢查、維修登記本建立起來,將當時檢查、維修情況等詳細記錄下來,最后簽名。實驗室領導不定期抽查,同時將抽查情況記錄下來并簽名,從而為工作督促及質量控制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5]。
3.2.3 定期校正測定儀器 為了使測定儀器的正常使用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同時使準確的測定數據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應該依據相關要求定期校正對臨床標本進行測定的儀器,在對儀器進行校正的過程中應該將匹配本儀器的標準品選取出來,依據每臺測定儀器的特性將校正的時間及頻度確定下來,每次校正后將校正時間及狀態詳細記錄下來[6]。
3.2.4 將和儀器相符的質控品選取出來 要想使檢驗數據準確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關鍵是要將和儀器相符的質控品選取出來。依據測定值存在情況分為定值、非定值質控品,依據物理性狀分為液體、凍干質控品及混合物等,實驗室應該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和儀器相符的質控品選取出來[7]。
3.2.5 檢驗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 所有實驗室均應該將實驗室內部的質量控制方案制訂出來,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權威機構建議或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方案包括選取質控品、一次操作時間、選取的質控規則等。對定性試驗的一次操作,至少應該測定陰性與陽性兩個質控品,而對定量試驗的一次操作,至少應該測定兩個濃度不同的質控品,如果無法將相應的質控品獲取過來,實驗室應該將取代方法建立起來,從而使檢驗結果的穩定性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將相應的質量控制體系建立起來,室內質控應該當天做并分析,并對月、年分析、總結進行實施。質控小組應該定期組織質控檢查個專業室內情況,每月1次,對失控、糾控進行落實。登記配置試劑、保養儀器、質控過程,及時分析解決發現的問題,對質控措施進行不斷完善。嚴格依據患者標本形式檢測質控品,同時將質控圖繪制出來,將檢驗報告發出的前提條件為室內質控結果在受控范圍內[8-10]。
3.2.6 檢驗實驗室相互間質量控制 檢驗實驗室相互間質量控制屬于一種驗證活動,指在對實驗室能力進行確定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對比實驗室間的差異。同時,考核、監督、確認實驗室能力,從而使其維持較高的檢驗水平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其能夠對實驗室間的差異進行識別,將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客觀反映出來,幫助實驗室將存在的問題尋找出來,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或對試驗方法進行改進,促進分析能力的提升[11]。
3.3 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
3.3.1 檢驗數據的質量控制 應該定期保存實驗室的檢驗數據、實驗記錄,拷貝兩份及以上信息系統數據并在不同地方保存,從而對意外損失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常規存檔化驗申請單、質控記錄等至少10年。隨機器的使用長期保存維修、保養、校正儀器設備的記錄[12-14]。臨床實踐證實[15-17],對很多檢驗項目來說,空腹與否的檢驗結果幾乎不對其造成任何影響。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8-20],在血常規檢驗過程中,與是否空腹相比,抽取時間的變化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3.3.2 與臨床醫師交流并復檢 在將異常的檢驗結果、前后相差甚遠的結果等尋找出來后,應該積極和臨床醫師交流,將原因共同查找出來,及時復檢,從而為檢驗和臨床雙方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 周英.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會歧視,感知的病恥感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2.
[2] 謝文鴻.體外循環心臟瓣膜手術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4.
[3] 吳志剛.加強醫院檢驗科的技術管理提高檢驗工作質量[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9):517.
[4] 胡冬梅,翟培軍,呂搖京,等.對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及認可的改進[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35(4):377-378.
[5] 王陽.分析前影響生化檢驗質量的因素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2):98.
[6] 李廷廷.臨床醫學檢驗環節的質量控制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5):180-181.
[7] 李正凱.加強檢驗科質量管理與提高臨床檢驗質量探討[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2):335-337.
[8] 王翠蘭,黃玉雙.臨床醫學檢驗中質量控制提高的影響因素及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116.
[9] 許建勛.檢驗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