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高明
摘要:擬定計劃是數學解題的重要步驟,主要是要根據題目的信息特征,通過聯想、代換、構造等方式引入輔助元素或式子,將原問題轉化為新問題,然后對新問題做出解答,來實現對原問題的解答。
關鍵詞:弄清問題;擬定計劃;代換
數學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中指出解題有四個環節:“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計劃——回顧”。“弄清問題”是認識并對問題進行表征的過程,是成功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擬定計劃”是解題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是探索解題思路的過程。本文以201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的一道試題為例,著重通過代換、減元等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擬定計劃并完成解題,以此體現擬定計劃的重要性。
問題的提出:若x,y為實數,滿足x2+2cosy=1,則x-cosy值域為。(2017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試題)
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中建議分兩步走:第一,努力在已知與未知之間找出直接的聯系(模式識別等);第二,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聯系,就對原來的問題做出某些必要的變更或修改,引進輔助問題。
弄清問題:本題是求表達式的值域問題,題目所給方程含兩個未知數,涉及平方、余弦運算,解答比較繁瑣,通過代換、減元的角度,將問題進行轉化和變換,則可以降低思維的難度,減少運算的步驟,使問題獲得解答。
角度1(擬定計劃——整體代換)將原所求表達式采用整體代換(換元)的方法,能夠使問題的條件和結論轉化,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
本題考查的知識較為基礎,對于值域的求解,方法也比較多。在這里,我們通過以上三種解法,從多角度,多層次來分析討論問題,有機地將函數、數列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解答具技巧性,又不失普遍性。
數學高考、競賽試題因其內容的廣泛性與深刻性,其解答包含著豐富的機智思想。擬定計劃是解題的關鍵,它使整個解題過程具有方向性。同時,擬定計劃需要豐富的聯想,它是解題的紐帶,只有做到創造性的擬定計劃,才能做到解題的創造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擬定計劃,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查問題,又能增強其創新能力,達到擴大視野和鍛煉思維的作用。
作者簡介:
李坤,高明,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