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大學生不僅僅開始重視自己的能力,對于自身的思想政治也很重視。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突顯,讓很多大學的老師都開始運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現在的大學生沾染了很多社會上的不良習氣,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有些過于片面化。因此,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就成了當前應該重視的問題,本文就主要提出一些關于此方面的創新方法,希望可以改變大學生的一些特性。
關鍵詞:網絡時代;管理力度;積極樂觀;競爭意識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通過一定的實踐方法來進行實現的,從教學的內容、目標開始溝通和交流,只有不斷的對其教育方法進行創新,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但在創新的同時,還是需要根據大學生當前的狀況進行分析,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創新方法,讓他們學會自我監督和教育,力求走向自我管理方向,積極的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
第一,現在很多高校也都開始考慮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采取了相對的方法進行教育,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能夠時刻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對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都充滿著期待。社會競爭力的突顯,讓很多大學生開始意識到來自社會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增強自己的競爭意識,更改自己的價值觀,使得自己能夠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這樣的特點也在時代發展中逐漸顯現出來。因此,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老師應該根據大學生當前的特點,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有一定的了解,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疑惑,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進行教育。此外,社會給大學生的影響太大了,他們的思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豐富,這給思政教育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
第二,如今是網絡時代的天下,也是科技在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網絡就提供了便捷,但是網絡的特點就是不受任何約束和控制,傳播速度也相當快,使得大學生的思想受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響,這也會給他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樹立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大學生思政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挑戰和復雜性,老師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科學的方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網絡文化給他們進行健康的引導。
二、 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方式
(一) 采取不同機制,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雖然大學生的心智開始走向成熟,但是他們的內心由于長時間受到外界的壓力也會變得十分的脆弱,老師在開展思政教育的時候,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機制,比如批評與表揚、精神與物質、正反面教育方式。例如:在進行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所遇到的挑戰有哪些時,老師可以提問:“接下來,同學們自己來說說自己當前所遇到的挑戰”,同學A就回答“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我剛進大學的時候,可能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滿腹理想與抱負,為什么我們現在都不愿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了呢,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而是社會給予我們的挑戰太大了,社會壓力那么大,我們能力又有限,只有先把理想放一放了,畢竟生活也很重要。對于這樣的回答,老師可以給他提出表揚,比如:“這位同學對于當前自身所面臨的挑戰看的還是比較透徹,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思政教育的原因所在,就是想讓你們清楚的了解到現在這個社會給予你們的不僅僅是挑戰,還有更多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教育方法更加的新穎化,老師需要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大學生,讓他們來闡述自己所遇到的挑戰,學會自己去分析社會的局勢和走向,老師只需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 創設良好校園環境,提供發展保證
大學校園文化和環境的創設離不開大學生,大學是一個小社會,那么大學的校園環境就需要與社會環境相結合,時刻體現出校園的精神,這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一定的重要保證。在校園文化創設中,需要政府、學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堅持走馬列路線,明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學校需要以培養社會“四有”人才為主要目標,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這也是形成思政教育環境的重要手段,用環境來改變大學生的觀念,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三) 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優秀品德
思政教育雖然大部分都是理論上的知識,但是也需要通過實踐來對這些理論進行驗證,這對大學生明辨社會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讓他們能夠看清社會的現實,提高自身的覺悟,既而養成優秀的品德和行為習慣。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開始在網絡上進行自己喜歡的一些行為,這也成了一種社會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學會理論聯系實際,要讓他們看到信息時代積極的一面。例如:在進行“現代信息技術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帶來的消極與積極影響有哪些”,老師可以讓同學們來分析自己平時利用網絡是在干什么,比如打游戲、網購、微商、聊天等,這些也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沒有人真正的意識到信息時代帶給思政教育優勢是什么,比如利用網絡可以拓寬他們的信息獲取渠道、提高學習和教育的效率,這些都是它的積極影響;反之,消極影響又有哪些,就是同學們每天沉迷于網絡,天天打游戲,在網絡上觀看和散播一些不良信息,讓同學們的身心健康直接受到影響。老師只有讓他們學會把思政教育中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在生活和學習中進行實踐,才能幫助他們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讓他們意識到思政教育是無處不在的,只有自己的克制和約束,才能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
三、 結論
總之,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需要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結合大學生的具體情況,讓他們清楚認識到這個社會和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才能進行更深入的溝通,這對思政教育展開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君.新時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58-59.
[2]滕菲.“以文化人”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4):40-43.
[3]毛麗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實現路徑探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2):73-76.
作者簡介:
殷越,助教,遼寧省沈陽市,遼寧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