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規定“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組織的戶外游戲應貼近幼兒生活的,在走、跑、跳、鉆等動作技能的發展中,促進幼兒機體健康和諧的發展,增強幼兒的體質,同時讓幼兒在戶外游戲中感受與同伴快樂的交往。
關鍵詞:戶外游戲;幼兒;社會性
戶外活動是幼兒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為了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幼兒走、跑、跳、鉆、爬、攀登等技能的有效活動。它是指幼兒在一定的體育活動區域內自主自愿的游戲活動。有學者指出,幼兒園有必要把孩子的興趣引向戶外,讓孩子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
社會性發展是指幼兒從一個自然的個體,通過掌握社會的道德行為規范與社會行為技能,逐漸成長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包括自我意識的發展、社會認知的發展、社會行為的發展、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社會情緒情感的發展和道德品質的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幼兒健全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未來人格發展的重要基礎。
那如何利用戶外游戲促進大班幼兒的社會性交往呢?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結合我所在幼兒園的游戲說說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戶外游戲的豐富
戶外游戲是孩子喜愛的游戲,但是你的游戲內容單一、重復,幼兒同樣不感興趣。我所在的幼兒園大班的戶外游戲分兩個時段,早晨的戶外鍛煉和集體教學后的戶外游戲。戶外鍛煉的內容有跨越障礙物、鉆爬拱形洞、滾輪胎、踩平衡樁、跳繩、拔河等等。戶外游戲的主要內容有玩大型運動器械、角色扮演游戲、奔跑追逐、玩沙、投球、擲飛盤、拋接球、攀爬欄桿、竹梯、油桶等等。
在本學期戶外鍛煉中,我們發現幼兒對已有的材料沒有太大的興趣,于是我們開始變化游戲內容和玩法。例如:我們延續冬天跳繩的游戲,給幼兒增加跳長繩,他們很感興趣,可是這也出現了等待的現象,老師提出了問題:這根長繩還可以怎么玩呢?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經過實踐操作發現拔河這個游戲不僅有趣,等待的現象也會減少。這也是幼兒在游戲中的交流與思考。
二、 戶外游戲中教師的指導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提出幼兒園游戲精神是自由、自主、創造、愉悅。在這樣的精神下,有老師不知道怎樣觀察孩子,怎樣給予幼兒幫助,怎樣指導幼兒游戲。我認為自主應是幼兒自主選擇游戲,自主選擇同伴,自主選擇材料,教師應通過觀察發現幼兒的需要,及時地引導幼兒進行游戲。例如:戶外游戲我們班進行竹梯與輪胎組合,小朋友自由組合搭建游戲。小文走到架子前從上層拖下來一個長竹梯,右手抓住梯子腿向前走,放好后,有兩位小朋友也拿著材料幫忙一起擺放。小文準備爬梯子,可是他發現梯子不太穩,于是你又下來將輪胎和竹梯重新擺放,這次他穩穩的走過了。這時小偉走過來上了竹梯,小文掉頭說:“誰讓你來我們家玩的?”小偉說:“為什么我不能玩啊?”說著他向我走來,小文看到了立刻說:“那你玩吧!”小文下了竹梯跑去別人的區域,嘉嘉看到說:“小文,你來我們家玩啊!坐這里。”他笑笑走了,走了幾步他又回頭搬起一個輪胎帶走,被嘉嘉看到了他又放下了。過一會兒,小文看到別人在追逐,跑過去和別人追逐。大班幼兒以合作游戲為主,小文現在的游戲水平還處于獨自游戲,對合作游戲的興趣不高。在游戲中小朋友邀請他參與游戲,他都沒有給予回應,有小朋友和他一起搭建或者游戲,他會不讓別人幫忙,不讓別人游戲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對他進行了指導。首先,讓他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我對他說:“這個竹梯多重啊,你需要別人幫忙,別人來幫助你,你多省事!如果別人需要幫忙你可以幫他們,這樣你就有更多的好朋友了。而且,我們還可以去別人家里做客呢,別人邀請你你可以去哦,如果你想去別人家玩需要別人的同意!”針對具體的游戲我對他進行引導。再者,與他說說自己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
三、 混齡游戲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
混齡游戲與幼兒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混合年齡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認知的發展。在混合年齡游戲中,幼兒可以接觸不同年齡和不同經驗的同齡人,一些經驗和知識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混齡游戲促進幼兒的情緒發展,兒童的情感溝通和控制能力較低,通過混齡游戲經驗,可以幫助其進行成長,年幼的孩子學會角色互換,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促進社會情感交流的發生。一般來說,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生活經驗相對豐富,可以在戶外混齡游戲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年齡較大的兒童進行示范,引導幼兒進行合作。比如讓大班和小班的孩子配對游戲,讓大點的孩子負責解決疑惑、護理、教授游戲技巧等,遇到問題雙方共同解決困難。
戶外游戲應符合各年齡段的特點,是幼兒感興趣的,愿意玩耍的游戲,這樣幼兒在游戲中才能真正地感受游戲的快樂,得到發展。同時戶外游戲訓練了幼兒走、跑、跳、攀登等動作技能,幫助幼兒積累和豐富了各種不同性質的運動經驗,促進了幼兒主動性、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自尊心、成就感、自信心、交往能力等社會性的發展,為幼兒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雪梅.開展混齡拓展游戲,培養幼兒交往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141-142.
作者簡介:
陳妍,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實驗小學集團天津路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