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柏樂 潘涌璋 左偉
摘要:近20年來,盡管廣州市歷屆政府對流溪河的保護都非常重視,但流溪河白云段水質不斷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本文基于1997-2017年期間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GDP、人口和產業結構變化數據,從社會經濟、法規建設、守法情況和執法力度的視角分析近20年來流溪河白云段水環境質量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流溪河白云段水環境質量與流域GDP總量和人口數量都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環境法規的不完善、企業有法不依和行政部門執法不嚴對流溪河水質的保護有較大的影響,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流溪河白云段水環境的建議。
關鍵詞:流溪河白云段;水環境;經濟發展;環境法規;建議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6-0006-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03
Abstract: Although Guangzhou government has paid a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Liuxi River in the past 20 years, but it is a fact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Liuxi River in Baiyun Section has been deteriorat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data of water quality, GDP,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bout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between 1997 and 2017,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qua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deal with social economy,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the status of corporate compliance and law enforce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Liuxi River in Baiyun Section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GDP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populati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was influenced greatly by inadequat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non-enforcementandlax enforcementoflaws. Some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of Liuxi River in Baiyun section.
Keywords: Liuxi River in Baiyun section; Water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Suggestions
早在1993年,廣州市就制訂的《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范圍和新飲用水源污染控制區區劃(穗府環字﹝1993﹞10號)》,規定流溪河從李溪壩至西航道沙貝共45公里的河段執行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標準,但1991~2017年流溪河白云段(太平橋-江村橋)水質監測數據表明, 其石油類年平均濃度均超標, 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生化需氧量濃度出現不同程度超標,氨氮濃度呈上升趨勢,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類別多數月份為Ⅴ類或劣Ⅴ類,這說明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處于重度污染狀況[1-5]。2007年5月,廣州市政府開始實施西江引水工程,2010年9月西江引水工程勝利建成,西江水已取代流溪河水作為江村、石門、西村三家自來水廠的水源水,流溪河下游和珠江西航道作為備用水源地。2016年10月3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函(粵府函〔2016〕358號)原則同意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調整,流溪河李溪壩至鴉崗陸域保護范圍大大縮小,在流溪河白云段水質未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又大大壓縮了陸域保護范圍,是否意味著舊污染未除,新污染將至?流溪河作為廣州市的內河,如果逐漸放棄對她呵護,將對廣州市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非常有必要對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污染原因進行調研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保護建議。
1 流溪河白云段概況
流溪河為珠江水系北江支流,主源頭地廣東省從化區東北部呂田縣與龍門縣交界的桂峰山至大嶺頭一帶,全長157 km,流域總面積2 300 km?,其中從化轄區內河長113 km,流域面積1612 km?。流溪河從北到南流貫從化區,從白云區東北部鐘落潭鎮湴湖村流入白云區,流經黎家塘、長沙、鐘落潭、龍崗、竹料鎮寮采、米崗、龍塘、虎塘、人和鎮高增、鴉湖、秀水、蚌湖鎮南方、清河、新市鎮石馬、石井鎮唐閣、龍湖、滘心、南崗等村,至鴉崗村附近三江口與白坭河匯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云區境內干流長50km,集水面積529 km?,具體位置見圖1。
目前在流溪河流域的從化良口、從化太平、白云李溪壩、白云河口設置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參數有14個,包括酸堿度、濁度、溶解氧、電導率、水溫、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氟化物和重金屬(銅、鉛、鋅、鎘、鎳),實現了對流溪河全流域的水質實時監控,并可對從化區、花都區、白云區各交界斷面水質進行在線監測和評價,從而為流溪河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2 數據來源
2.1 水質數據
水質數據來自公開發布的廣東省環境保護公眾網的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報,廣州市環境保護局的廣州市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和廣州市1999~2016年環境質量通報,以及公開發表的有關文獻。
2.2 社會經濟發展數據
社會經濟發展數據來自公開發布的廣州市白云區政府網站白云區情信息庫主要經濟指標歷年數據。
3 統計結果及分析
3.1 20來流溪河白云段水質變化情況
我們查閱了1997~2017年近20年間流溪河白云段公開發表的公報及研究論文[1-4,6-8],以水體中氨氮濃度作為代表,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標準劃分水質類別情況,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標準的要求,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已經收到嚴重的污染,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水體中氨氮濃度已經超過V類標準,表明該河段河水中氨氮的污染非常嚴重,對該流域水廠的正常運行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3.2 近20年來白云區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
本研究中將白云區作為流溪河白云段流域的主要涉及區域,通過查閱廣州市白云區政府網站[9],獲得1997年到2016年近20年間白云區的人口和GDP數據的變化情況。結果分別見圖2和圖3所示。由圖2可知,1997~2016 年,白云區人口數量總體呈現增長,由于2003年蘿崗鎮劃出白云區,造成戶籍人口數量的減少,主要是農業人口的減少,非農業人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2001~2002年間,非農業人口的變化幅度較大,年增長率約20%,遠大于1997~2016年約5%的年均增長率。在人口增長的同時,GDP總量也迅猛增加(圖3),特別是在2000~2001年之間,GDP總量的約增長1.34倍,主要來源于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比較表1、圖2和圖3可知,1997~2016年期間,隨著流溪河白云段流域(白云區)人口和人均GDP 的不斷增長,流溪河白云段氨氮濃度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在2000~2002年期間,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流溪河白云段流域(白云區)人口、GDP總量均發生“突變”,這段時間恰好是非農業人口迅猛增加,GDP總量特別是第三產業的GDP快速增長期間,因此可以定性地認為:流溪河白云段氨氮濃度與該流域人口數量和GDP總量都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
根據有關報道[10],截至到2013年6月8日,每天排入流溪河的廢水有52.8萬噸,其中生活廢水占了44萬噸,工業廢水占了7萬噸。沿線的房地產開發現象比較突出,共有758個建設項目分布在流溪河沿線,其中房地產項目50個,甚至還有9個項目占用或部分占用了二級水源口。流溪河水質污染需要綜合治理,不是單一部門能解決的,有時也與地方發展經濟的理念有所沖突。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11]描述了在經濟發展初期,隨著經濟的增長,某些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污染物排放會下降,即經濟發展與污染物排放量存在著倒“U”型關系。有研究者對太湖水質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太湖水的總氮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典型的倒“U”型曲線關系,即太湖水的總氮濃度變化出現了拐點[12],分析認為這種現象與太湖流域自二十世紀末以來開展的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相吻合,說明這些措施對拐點的出現甚至提前起到很大的作用,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如果沒有出臺這些有效的環境政策,拐點的出現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拐點出現時的污染狀況也會更加糟糕。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表明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物排放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從對立走向雙贏,我們希望流溪河白云段氨氮濃度隨著流域的經濟發展能早日呈現倒“U”型曲線關系。
3.3 法規建設、守法和執法的影響
3.3.1 法規建設的影響
一直以來,廣州市比較重視對流溪河生態保護的立法工作,早在1997年便頒布了《廣州市流溪河水源涵養林保護管理規定》,1998年出臺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管理規定》,2014出臺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2015年4月頒布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開展流溪河流域水環境整治的通告(穗府〔2015〕8號)》。但為何《廣州市流溪河流域管理規定》起不到對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保護的重要作用呢?有觀點認為[13].廣州市流溪河流域管理規定》因出臺時期較早,先天不足,與一些新出臺的法律有抵觸,與新時期治水方針和流域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的需要不相適應,需要進一步完善。
3.3.2 有法不依的影響
根據有關報道[14],2016年年3月以來,廣州市各相關部門共同開展了聯合查控流溪河污染源行動,通過巡查、暗訪、取證、檢測等方式發現違法排放污水行為。白云區以29個河涌污染點名列第一,白云區的主要河涌污染源集中在養殖污染以及沿線各式各樣的農家樂違法排污,例如位于白云區人和鎮、鐘落潭鎮沿線就被發現多家不合規范的農家樂。事實上早在2015年和2016年初,記者曾多次走訪位于流溪河下游一帶的白云段,發現沿線農家樂一直屢禁不止。 2017年7月27日,廣州市河長辦工作人員巡查發現[15],位于廣州白云區人和鎮高增大街旁的河涌污染嚴重,而在這河涌的東邊就與流溪河交匯,是流溪河的一支涌, 27日下午,記者走訪了該河涌,發現河涌附近的工廠直排生活污水,河岸邊堆砌不少廢棄材料和廢土。
3.3.3 執法力度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在1997~2016年期間,廣州市開展了10多次流溪河專項整治行動,2013年5月22日白云區政府專門召集被曝光的沙坑涌部分區域內77家企業進行整治動員,現場簽訂排污責任登記表,并對到會企業進行環保普法宣傳[16]。但時至今日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卻從II~III類下降到劣V,因此,我們認為執法力度方面還有需進一步加大。
4 流溪河白云段水質保護措施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知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受嚴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所在流域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污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加上環境法規的不完善、一些企業有法不依和政府有關部門執法力度不足,導致流入流溪河白云段的污染源超過水體自凈化能力,并不斷累積,最終導致水體質量惡化,據此提出以下建議:
4.1 實施環境與經濟雙贏發展的綠色發展道路
在制定城市規劃時,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一定要避免因規劃布局失誤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由于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已經進行了調整,流溪河李溪壩以南的區域得到“松綁”,廣州空港經濟區、白云綜合服務功能區、民營科技園、廣州航空產業基地等項目得以實施,建議在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像習近平主席要求的那樣:“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4.2 強化環境執法確保流溪河白云段水質持續好轉
《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和相關的《廣州市流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已經開始實施。如果在環境治理遇上難題時,不要采用避開和放棄的做法,對流域的農業污水面源、畜禽養殖污水、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的治理進行有效的行政監管,否則一條清澈的流溪河將離我們越來越遠。
4.3 完善流溪河流域管理機制
流溪河涉及防汛減災、水資源調度、水質保護、水功能區保護等日常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涉及到水務局和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建議市政府要明確職責范圍,不留管理“真空區”,以有效的管理機制管理流溪河流域的生態建設。廣州市已經在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初步建立了統籌協調、督促指導、檢查考核、失職問責的河長制工作機制,市、區均成立了治水辦,出臺了《廣州市河長制實施方案》以及河長制考核辦法、信息報送、河長公示牌設置、河道巡查等配套制度。
4.4 建立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
2017年5月8日廣州市水務局發布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方案(征求意見稿)》,這顯然有助于調動流溪河流域政府和人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區域生態補償不但要能夠彌補水源地農民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機會損失,還要激勵生態服務改善的相關投入。
5 結語
(1)多年來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質污染狀況一直未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流域周圍的污水未能得到妥善收集和處理;(2)隨著《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調整方案(粵府函〔2016〕358號)》實施,原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內的土地使用限制得到了“松綁”,因此又面臨新的“污染風險”,政府必須制訂強有力的法規,避免因規劃布局失誤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3)強化環境執法、完善流域管理機制、建立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快流域周邊污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可以確保流溪河白云段盡早達到水環境功能區的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梁勁.淺談流溪河白云區段水環境現狀與保護[J]. 廣州環境科學,2000,15(2): 40 -41.
[2]劉芳文,吳軍,顏文等. 流溪河水質評價與監控措施[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4(5):19-23.
[3]陳光榮,張志,雷澤湘等. 廣州流溪河水質狀況及水體修復技術探討[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35(5):94-97.
[4] 焦自美,張俊帆,姚亦鋒等. 論我國城市河流科學管理—流溪河規劃管理探討[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78-181,185.
[5] 三水源地水質”極差” 羊城西部”守著珠江沒水喝”?[EB/OL].http://news.southcn.com/ dishi/zsj/content/2009-05/21/content_5177229.htm.
[6] 廣東省環境保護公眾網,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報[EB/OL].http://www.gdep.gov.cn.
[7]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廣州市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EB/OL]. http://www.gzepb.gov.cn.
[8]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廣州市1999-2016年環境質量通報[EB/OL]. http://www.gzepb.gov.cn.
[9] 廣州市白云區主要經濟指標歷年數據(1990-2016)[EB/OL]. http://www.by.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byqfzhggj/tjnj/list.html.
[10] 52.8萬噸廢水日排流溪河[EB/OL]. http://news.163.com/13/0628/08/92EM4GQA00014AED.html#from=relevant#xw wzy_35_bottomnewskwd.
[11] 左玉輝.環境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12] 程曦.太湖水質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方法[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5):73-77.
[13] 熊德遲.關于廣州市流溪河流域管理立法的思考[J].人民珠江,2012(3):1-3.
[14]廣州62個河涌污染源公布,白云有29個[EB/OL].http://www.yuexw.com/a/20160523/26041.htm
[15]流溪河一支涌污染嚴重[EB/OL]. http://www.sohu.com/a/160363236_119778.
[16]流溪河77企業環?!皰焯枴盵EB/OL]. http://news.163.com/13/0523/09/8VI56OBQ00014AED.html.
收稿日期:2018-05-04
作者簡介:潘柏樂,男,中學生。
通訊作者:潘涌璋,男,工學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的教學與科研。
通訊作者:左偉,女,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的教學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