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斌 龍楨
摘要:本文就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處理展開分析,介紹了大氣污染的危害,進一步從政府宏觀調控、大氣污染預防控制、環境治理工作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筆者旨在借此期望延緩大氣污染的惡化速度,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環境工程;大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6-0061-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3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ir pollution treatment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s analyzed, the harm of air pollution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overnment macro control,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Environ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ir pollution
1 大氣污染的危害
當前,大氣污染已經成為了一項全球性問題,在我國北京、蘭州、太原等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或重工業發達地區,污染現象尤為嚴重。工業生產過程中,煙塵、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是排放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斷增加,必然會加劇大氣污染現象;隨著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多,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除城市中的尾氣與工業排放,城鎮化建設也讓大量鄉村地區的環境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
隨著大氣污染問題的不斷加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近年來全球氣候越來越不穩定,臭氧層受到較大危害等,都是由大氣污染導致的。除此之外,大氣污染對人類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2 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處理措施
2.1 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
國家與政府應主動承擔起主管責任,除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資金與技術保障,有關部門還應從預防控制的角度出發,調整國內當前的產業格局,對污染物排放量超標的工業企業,進行大力整治,并通過宏觀調控政策,鼓勵這類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運用新能源、發展新經濟。政府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職能,讓環境工程與經濟發展形成共存、共贏的狀態,讓企業方面正確認識環境保護能夠對經濟增長產生的促進作用,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環境工程建設與發展的進程中來。此外,隨著新《環保法》的推行與不斷完善,政府部門應加強執法力度,以保證法律法規的有效落實,確保相關企業、城市的發展都能嚴守環境保護法,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為環境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保障。
2.2 加強預防控制工作
工業污染與煙煤污染,是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處理,應重點控制工業污染。首先,電力及相關企業,應作為污染排放檢查的重要對象,在嚴格監督電力企業脫氮與脫硫過程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還應鼓勵相關研究領域創新減排方法,讓大氣污染物的濃度得到顯著降低。其次,在北方地區,冬季供暖過程中由于煤煙排放而造成的大氣污染,也較為嚴重。因此,在管理控制工作當中,應保證供暖季節,相關污染物能夠在完成處理之后再排放,并從設備源著手,加強對相關污染的控制辦法;也可進一步研究能夠直接作用在供暖設備上的控制設備,從根本上對大氣污染進行有效控制。再次,對于汽車尾氣污染的有效預防與控制。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鼓勵車主使用清潔油;加大對汽車尾氣的檢測,強制要求汽車尾氣當中PM2.5、CO、CO2不達標的汽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針對大城市的車輛出行,實施限號政策等,能夠有效實現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治理目標。
2.3 加強環境治理工作
首先,在治理理念上應做出有效改進,由此改變傳統環境治理工作當中,治標不治本的狀態,從污染源頭著手,對大氣污染現象進行有效治理[2]。其次,應明確大氣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針對性地探索有效的處理辦法。對城市當中的主要污染源進行嚴格、詳細的檢查與數據分析,并以監測報告為主要依據,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對違規企業或單位等,做出相應的處理。再次,環保部門還應對大氣質量做好監測與控制,及時發現污染物超標或新增現象,進而保證對大氣污染問題進行及時治理。各級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應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并實施好“網格化”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落實各級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此外,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問題的處理,還可從生態角度著手,實施“開源節流”的治理方案。 “開源”的實現主要依賴于植樹造林工程的建設成果。樹木具有保護環境和凈化空氣的雙重作用,不僅能夠對大氣污染狀況的惡化起到一定的預防控制作用,還能在一定
程度上對已經形成的污染問題進行有效治理治。在城市環境工程當中,由于場地限制,難以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對此,應通過增大綠化帶面積的方式,提升空氣凈化效果。
參考文獻
[1]鐘聲.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處理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1):288+290.
[2]聶群,楊麗娟.對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處理的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7,(01):211.
[3]王愛霞. 南京市空氣重金屬污染的蘚類和樹木監測[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0.
[4]于文軒,楊敏.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法律制度之完善[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04):5-11+18.
收稿日期:2018-04-20
作者簡介:鄭友斌(1989-),男,侗族,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執法、污染防治、環境糾紛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