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興起了一股雙創熱潮。科技企業孵化器是雙創的重要載體,為創新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文章探討了江蘇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孵化器創新發展的升級路徑,對推進江蘇孵化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5-03-02
一、 引言
科技企業孵化器(incubator)是指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的科技創業服務載體,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發展孵化器,對于發展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和創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二、 江蘇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張,目前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在運作和創新發展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空間布局不合理
江蘇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雖然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在空間布局上,卻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在江蘇不同城市,不同地區之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運行效果差異很大。總體而言,蘇北地區在孵化器規模、數量、質量和孵化器經濟效益上都要略遜于蘇南地區。
(二)孵化器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滯后
江蘇省孵化器發展主要是政府主導,國有孵化器體制機制缺乏市場靈活性,民營孵化器缺少政府激勵政策,針對“市場+孵化+投資+國際化”發展的新趨勢,孵化器管理人員招商、投資和國際化合作等管理能力還有不足。支持孵化器和創業企業的政策也有待進一步健全。
(三)孵化器之間交流合作不多
近年來,江蘇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迅猛,數量雖然眾多,但大多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孵化器之間交流合作不多,缺乏足夠的協同效應。
(四)融資渠道單一
目前在孵企業的運營資金很多來源于政府扶持,但這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求。許多初創型小微企業穩定性差,盈利能力不足,融資困難已成為制約這些企業發展的瓶頸。
三、 江蘇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戰略路徑選擇
針對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構建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孵化驅動模式,以促進孵化器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
(一)合理調整空間布局
要充分考慮各地區自身發展條件和資源稟賦,結合江蘇各城市、各地區產業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合理布局,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建設具有差異化、特色鮮明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二)營造濃郁創新創業氛圍
積極倡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導向,著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通過組織各類創新活動,如創新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咖啡、創業訓練營、創業大講堂、舉辦創業項目路演、宣傳展示等方式,普及創業知識,傳播創新創業理念,激發大眾的創新創業熱情,使創新創業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導向。
(三)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模式
搶抓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發展機遇,將科技企業孵化器搭建成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產業園等機構的人才、信息、技術、資源等要素資源集聚的互動平臺。進一步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對接合作,以市場化運行管理模式,開展技術研發、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活動,著力打通從“技術”到“產品”轉化的通道,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技術成果向產業化項目的轉化,發揮科技創新成果的輻射效應,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構建創業孵化鏈條,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貫徹國家科技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指南精神,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團隊或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化孵化服務,形成從創業項目初篩,到成熟項目產業化發展,最終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的全鏈條一體化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創業孵化鏈中孵化器是核心,向孵化鏈條的兩端延伸,不斷拓展投融資、創業指導、產學研合作等服務,優化升級加速、畢業發展等運行管理模式,提升孵化能力,促進孵化器轉型升級。
(五)加強孵化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通過建立孵化器行業協會、孵化器發展聯盟,整合孵化資源,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促進孵化器之間資源整合,共享,互動交流與合作。我省也成立了江蘇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協會。行業協會的建立,有助于推進全省孵化器建設、培養孵化器管理人才、促進區域孵化器合作與發展、加強孵化器間合作交流。江蘇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協會有效引導孵化器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差異化、國際化要求持續健康發展。同時,行業協會集聚各種優勢資源,完善孵化鏈,提升服務鏈,延伸創新鏈,大大提升了孵化器孵化能力,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了科技企業創新活力。
(六)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加強評價考核
完善考核評估體系,構建信息反饋平臺,從數量考核進一步向質量考核轉化。不僅要評估在孵企業數量,創業服務能力、初創企業存活率等指標,還要評估創業企業的成長水平和發展潛力,創新能力,競爭力,經營業績、盈利水平等,按照評估結果給予彈性扶持,形成完善的退出機制,清退不合適的創業孵化企業。鼓勵孵化器培育優質、高技術含量的初創企業,優質企業畢業孵化,形成新的產業業態和經濟增長點,提高孵化器的資源配置效率。
(七)加強科技金融結合,構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圍繞創新發展不斷完善資金鏈,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加強科技金融結合,不斷創新投融資方式,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向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促進孵化與投資深度對接,培育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市場,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發展以“首投”為重點的創業投資、以“首貸”為重點的科技信貸、以“首保”為重點的科技保險,促進投、貸、保深度融合,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服務科技小微企業的良好局面。同時,要發揮各種專項資金的作用,為不同孵化階段的企業匹配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為高成長型創業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撐,促進企業快速孵化。
(八)加強國際化合作,對接全球創新資源
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強與世界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全方位科技合作,加速與國際優質創新資源對接。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整合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全球資本和人才,采取直接投資、并購、收購等方式建立海外研發機構,進行全球合作和實現全球運營,構建適應我省產業需求的全球創新協作網。另一方面,鼓勵“引進來”,引進各類國際人才、風險資本等,鼓勵跨國公司、研究機構來我省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對接國外資本、技術、人才和市場等資源,發揮國際優質創新資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促進創新創業要素的雙向流動。
四、 結語
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江蘇科技企業孵化器應發掘新動力,以推動發展大眾創新創業為重要抓手,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幫助科技型企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家,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高附加值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推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黎明.科技企業孵化器系統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2]李偉杰,劉婷等.地方政府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14,(10).
作者簡介:
江文,女,江蘇常州人,碩士,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