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付文佳,孫冰梅

摘 要:河南省地處暖溫帶,四季分明,橫跨四大水系。地勢和環境的明顯優勢,使河南省成為中國糧食大省。“一帶一路”的提出,更是為這個糧食大省帶來了新的發展時機。但是新的機遇伴隨著新的挑戰。文章從河南糧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瓶頸及對策進行研究。河南糧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瓶頸包括糧食出口成本高,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對外開放水平不高;大型糧食出口企業較少;海外市場拓展不足。對于這些瓶頸,文章提出的建議包括依托“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培育高科技人才和大型跨國糧食企業,為河南糧食“引進來、走出去”提供支持,助力河南糧食發展新飛躍。
關鍵詞:河南糧食;“一帶一路”;瓶頸;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F30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5-56-02
一、 引 言
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并且具備了農耕文明發展繁榮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其中包括充足的水資源、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平原。就是這樣天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鑄就了河南省這個中國糧食大省。
近幾年,鄭州的中歐貨運專列更是搞得有聲有色,內河航運更不用多說。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河南省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發展機遇。然而發展的道路并不會一帆風順,河南省應該集中力量,破除河南糧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瓶頸,傳承和發揚新時代 的絲綢之路精神,彰顯中國力量。在瑰麗的絲綢之路上,河南糧食必將大放異彩。
二、 河南糧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瓶頸
(一)糧食出口成本高,競爭優勢不明顯
2017年,我國國標三等小麥市場價年平均值為2562.14元/噸,河南小麥價格年平均值為2499.08元/噸,全球小麥進口單價年平均值為1492.82元/噸,美國小麥到港完稅價年平均值為1821.82元/噸。與其他國家相比,河南小麥甚至與全國小麥價格優勢相比都不明顯。2017年1月到7月,中國農產品山東省出口金額為962724.1萬美元,浙江省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78380.4萬美元,遼寧省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67482萬美元,江蘇省出口金額為214167萬美元,云南省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00171.1萬美元,而河南省僅有107647.1萬美元。
(二)開放水平不高
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帶,雖然現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都已掛牌運行,但是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地理位置優越、對外貿易發展時間較長的城市相比,河南的對外開放水平仍然較低。
2010—2016年,河南外貿依存度維持在10%左右的水平,開放程度不高,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見表1)。
(三)大型跨國糧食出口企業較少
在2017年的中國對外貿易100強企業排名中,與糧食有關的、排名較前的進出口企業僅有2家,其中,中糧四海豐(張家港)有限公司排名65,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排名86,而這兩個企業均不位于河南。
(四)海外市場開拓不足
世界農業大國有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這些國家的農業技術水平都比較先進,小麥的種植質量也比較高,而河南小麥存在著配套栽培技術落后、施肥技術不合理等問題。河南糧食出口成本高、開放水平不高且無大型的跨國糧食進出口企業,這些都是河南海外糧食市場的開拓不足的原因。
三、 破解河南糧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瓶頸的思路
(一)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河南糧食“引進來、走出去”
長遠預期,緊平衡是我國糧食供求處于的狀態,尤其是本省的糧食狀態。依靠“一帶一路”的建設,在充分利用國際平臺上資源的同時,幫助糧食“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達到糧食資源的優質互補,是河南糧食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經濟合作契合點,更為河南糧食參與全球糧食資源配置提供了平臺,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拓寬了渠道。
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為河南糧食提供了更加深度和廣度的合作,加速國內外糧食市場融合,使糧食流通能力更加現代化,有利于實現全球化的糧食資源配置。
(二)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河南糧食物流跨越式發展
河南糧食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想要得到大發展,推動物流跨越式發展是關鍵,通過河南逐漸發達的交通帶動物流的發展,用物流帶動整個省市經濟的發展,最后形成河南省經濟帶。
河南省地處中原,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優勢,形成“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交通樞紐。從交通、區位、物流三方面來看,河南省鄭州市都具有成為最佳樞紐的條件。加快“米字形”高鐵網建設以及無水港建設,發展鐵海連運,從而推動“一帶一路”向東的陸海相通。當前鄭歐班列運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形成“一帶一路”向西融合發展。
(三)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河南糧食產能國際合作
河南糧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積極利用國際市場和國外資源。“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具有十分豐富的農業資源,并且有著十分優越的生產條件,對于提高糧食產量具有巨大潛力,可以利用當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發揮河南省農業種糧方面的長處。鼓勵河南省的糧食企業和種糧大戶積極到海外發展。在為沿線國家帶去先進農業技術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糧食的出口,從而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四)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培育高科技人才,助力河南糧食新飛躍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文化差距大、語言不通、缺少高科技人才是河南省糧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高素質人才與本土文化的融合是重中之重,加強人才本土化戰略是關鍵。沿線國家普遍國情復雜,宗教、政治差異明顯,政局動蕩很難預期,只有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國情和民需,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合作。因此,培養一批熟悉、了解當地文化的人才十分重要。交流不通則人心難通,所以當前熟悉當地語言人才的缺乏,無疑不利于沿線國家的溝通交流。語言人才的培養需要創新思維方式,改革機制,走協同創新之路。在“雙創”的背景下,進一步培養“一帶一路”建設需求的國內外高科技人才,助力河南糧食新飛躍。
四、 破解河南省糧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瓶頸的政策建議
(一)降低糧食出口成本,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通過對河南糧食的科技化投入,進一步降低河南糧食出口在國際市場的成本,形成由政府牽頭,財政為依托的支持體系。建立科學有效的農產品種植體系,在各省市進行推廣和應用,提高糧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政府完善農民種糧財政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戶種糧、售糧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使農村土地流轉更加合理化、合法化,由先前的分散經營到集約化經營的轉變,培育種糧大戶。同時,提高糧食的機械化水平,調整糧食的種植結構,與食品加工企業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形成產銷一體化的模式,并形成自己的規模和品牌,提升河南省在糧食出口的競爭力。
(二)提高糧食開放水平,統籌對外合作
開展農產品的多渠道經營,充分發揮我省在“一帶一路”的地理位置優勢,不斷研究糧食國際貿易的新模式,開拓河南省糧食出口的新渠道,引進國外擁有糧食先進技術的企業,構建我省的糧食出口新平臺,實現出口渠道的多元化,不斷開拓新的糧食需求大的國家,使我國在國際糧食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引進來”和河南省糧食出口“走出去”相結合,發揮中國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優勢,使農業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深度和廣度得到落實,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外和發達國家進行糧食合作,使中國的糧食企業走出去。
(三)樹立河南糧食知名品牌,打造大型跨國糧食企業
樹立出口農產品的良好品牌,適時對國內外的糧食品牌進行并購重組,政府給予河南省跨國糧食企業相關的政策支持和補貼,降低跨國企業的出口成本。糧食企業也需要制定正確人才戰略,培育優秀的人才,招聘國際化的人才,實現企業戰略和人才的高度契合。培育具有國際化水平的跨國企業,牢牢掌握國際市場對糧食的需求動態,向國外學習先進的農業科技,加大河南省的糧食科技研發創新,提升河南省糧食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使河南省的糧食企業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四)積極開拓海外國際市場,建立糧食的產業化經營
糧食企業應分散糧食出口市場,開拓國際新市場,不斷提升對新興市場的出口比例,發展糧食的產業化經營,糧食企業應分散糧食出口市場,開拓國際新市場,不斷提升對新興市場的出口比例,發展糧食的產業化經營,提升糧食的國際化競爭實力,使我省的糧食質量滿足國際化標準,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貿易壁壘,力求以合作的方式來實現共贏。鼓勵發展綠色農業,樹立品牌戰略,集中銷售名優農產品,同時創立穩定的營銷關系、建立新的交易關系,促進品牌糧食走向世界市場。
參考文獻:
[1]張蕓,張斌.農業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突破口[J].農業經濟,2016,(08):3-5.
[2]程國強.“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農業發展[J].農經,2015,(07):74-77.
[3]黃毅.“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農產品貿易研究[J].當代經濟,2016,(01):92-93.
[4]鄧滿.淺析“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J].西部皮革,2016,(08):67-68.
作者簡介:
陳宇,女,北京人,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5學生;
付文佳,女,河南人,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5學生;
孫冰梅,女,湖南人,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5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