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慕冰 譚雨篁
摘 要:大學生創業信貸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籌集起著強有力的補充作用,但是創業信貸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法律風險。本文系統地分析了大學生創業信貸的風險,從政府、金融機構、社會以及高校等角度探究權利的保護途徑,以期為大學生成功創業保駕護航。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信貸;權利保護
自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舉辦以來,國家和政府紛紛開設綠色通道,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在2015年“兩會”上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其上升為國家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扶持大學生創業”成為國家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為適應“新時代”提供新的增長動力邁出了重要一步。對于創業大學生來說,資金是啟動創業項目的關鍵因素,創業信貸是推動大學生進行創業的重要資金來源,但是創業信貸存在諸多不確定風險,大學生很有必要提高對于創業信貸的風險管控能力。
一、大學生創業信貸的現狀與問題
大學生創業信貸是銀行等資金發放機構針對大學生創業或在創業中產生的資金需求,發放的信用貸款。這種貸款主要是面向大學生的一種激勵型貸款,以創業大學生群體為主體,銀行等金融機構是主要的資金發放機構。
目前大學生創業融資服務資助體系不夠健全,大學生創業信貸產品種類不足,無法滿足現實需求。一方面,各地對保障大學生創業的法規和政策多停留在原則性的解釋上,實際處理的方法過于籠統,對創業中存在的如資金籌集、創業引導等現實問題難以有效解決。如本調研地區長沙市許多商業銀行都沒有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專項金融產品。另一方面,創業大學生由于缺少擔保質押、項目缺乏明顯優勢、社會經驗不足等原因很難獲批銀行貸款。所以創業大學生在申請貸款時,第一選擇是有政府政策補貼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作為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政策措施,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著貸款金額不高,審批條件嚴格等問題,導致多數創業者放棄貸款甚至放棄自主創業。
大學生創業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較高,申請程序繁瑣。大學生創業還可以通過小額貸款方式獲得政府擔保創設的創業基金。一方面,小額創業貸款額度較小,有些地區提供的貸款額度限制在1-3萬元。另一方面,申請小額貸款還需提供擔保,增加了大學生獲批小額貸款的難度。申請人在申請貸款時若能提供貸款擔保的有關抵押物等憑據或第三者擔保證明將會獲得優先貸款,但需要支付相應的擔保費等。由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一般處于成長階段,創業者自身的資產和信用狀況可能無法提供貸款擔保。銀行對于面廣量大,分散性強的大學生小額創業貸款必須進行的前期信用調查、市場調查、用款監督、催促還款的成本較高。而且,對于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有些金融機構認為風險較高,不愿提供小額創業貸款。各地區對大學生申請小額創業貸款規定了不同的申請法律流程。如申請人需持戶口、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到所在地街道進行借款資格認定申請,填寫《資格認定表》,提交大學生創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和貸款擔保的有關抵押物等憑據才能到指定的金融機構申領小額創業貸款。整個貸款申請流程較為繁瑣,若申請人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不一致還會影響貸款獲批。大學生創業者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創業貸款融資的優惠便利。
大學生創業網絡信貸是指在國家支持創業的背景條件下,有效應用互聯網技術而形成的一種大學生創業金融業務。這種方式能避免出現貸款額度低或是銀行借貸繁雜的程序,通過將較小額度企業的有效集中,更好地集中資金并將其借給有需要的創業大學生。從信用風險的角度看,一旦大學生信貸額度超過了自身的償貸能力,就可能會出現無法還貸或逾期還貸現象。大學生不能按時還貸造成商家資金難以回流,維持市場運作的資金鏈很可能斷裂,最終導致商家資不抵債,瀕于破產。從個人信息的角度看,信貸過程中大學生不可避免地需要填寫個人信息,提供身份證、學生證等信息,那么其個人基本信息就有被泄露甚至被盜用從事違法行為的風險。這侵犯了個人隱私的權利,但是舉證證明信貸平臺泄露信息并不容易,也難以追討泄漏信息造成的損失。有的信貸平臺甚至通過買賣學生信息來實現牟利,對于這些平臺存在監管困難、舉證困難、處罰困難的法律難題。
二、保護大學生創業信貸權利的建議
從政府的層面而言,為大學生創業信貸提供更多優惠政策的同時,需要著重加強大學生創業信貸的服務與管理水平。第一,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的教育、人社、財政等部門應當強化合作,優化大學生創業貸款的審批程序,適當放寬創業貼息貸款的申請門檻。政府需要幫助創業大學生建立起長效的風險補償制度,簡化風險補償基金申請審批流程,及時足額撥付大學生創業風險補償資金。第二,相關部門應加強針對網絡信貸這一新興產物的協同監管,實現系統化、日常化的全程監管,規范其業務模式和經營行為。第三,立法部門應當加快制定、修改并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對各網貸平臺的安全性進行嚴格管制,對其業務種類和范圍做出具體規定,司法機關在實踐中還需要對創業大學生網絡信貸模式進行適當的解釋和指導,為網絡信貸提供一個有序發展、良性競爭的環境。第四,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大創業引導力度。如以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銀行機構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提升大學生創業貸款投放積極性。
從社會的層面而言,應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務和監督,組建大學生創業法律援助相關的協會,積極宣傳創業應遵守的法律法規,提供相應的法律咨詢與維權服務,協助大學生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進行創業。如組織律師協會到高校開展法律宣講及援助活動,針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和國家政策進行宣傳,使學生全面了解創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意識。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新媒體技術等設立大學生創業法律服務專欄及咨詢熱線和郵箱,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咨詢,規避法律風險。
從金融機構的層面而言,一方面,各金融機構應當加大針對創業大學生的金融產品的開發力度,靈活設置創業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對生產經營狀況良好、按時足額付息的大學生,在貸款到期后可適度延長還款期限、提高貸款金額。另一方面,貸款金融機構應當提高風險意識,全面審核大學生的基本信息、信用狀況、還貸能力,剔除虛假信息,避免不良貸款發生,減少自身經營損失。同時,充分利用各類信用數據庫,積累有效的貸款信用評價信息,與央行征信體系形成有效互補。每個貸款平臺都要建立預警體系,注重對大學生的創業網絡信貸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監控。
從高校的層面而言,應當重視創業法律教育,首先需要優化大學生的創業法律課程體系。精選實用的創業法律知識,設置科學合理的創業法律教育課程。在創業指導課程中穿插法律風險防范教育的單元模塊,幫助學生樹立基本的創業風險意識;開設全校性的創業法律維權類選修課程,幫助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創業法律應用教育,主要培養他們的法律維權思維;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也可以挖掘與創業相關的內容,融入創業法律知識。幫助創業大學生運用法律手段處理簡單的創業問題,當發生糾紛或出現風險時能依據法律作出正確的決策。其次,應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法律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應當鼓勵學生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創業活動與競賽。在這些創業活動與競賽中大學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相關的法律問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增長創業法律知識的機會。高校應大力支持諸如模擬創業、模擬法庭等活動,給大學生提供創業活動的沙盤,允許大學生在試錯中學習,使其具備一定的創業維權知識。另一方面,還可邀請創業成功的優秀校友、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等來校不定期講座,分享他們創業的成功經驗,以及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法律疑問及解決辦法,從而幫助大學生獲得相應的創業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風險應對能力。最后,高校應當聯合企業有效運用校企合作指導大學生創業。組織大學生到相關企業或者實踐示范基地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開展創業法律實踐教育,從而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法律實踐機會,以增強大學生的創業綜合素質和競爭力。校企合作實現了大學生立足專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創業實踐,它解決了大學生實踐經驗不足和資金缺乏兩大難題,如能正確引導,可以實現大學生創業、地方經濟建設、企業發展的三贏。
作者簡介
謝慕冰(1986—),女,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法學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長沙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法學。
譚雨篁(1998—),女,長沙師范學院2016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
注: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大學生創業信貸的權利保護研究”(項目編號:201713806003)的研究成果;2017年長沙師范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評審項目“基于微創業教育視角的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P2017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長沙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